这个问题很普遍。托管机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化场所,里面的托管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权威形象,老师的教导和要求他们大多数是选择认真听从的,即使是顽皮的孩子,也多多少少懂得机构的老师和家里人之间的亲疏有别,行为有所克制。

家对于孩子来说,那就是自由与庇护的港湾,自然可以轻松的张扬自我。

你要说到底哪个是真实的表现,我可以告诉你,两个都是。因为这就是人性,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能够具备适应环境的人格面具,这是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基础。

家长给晚托机构的评价(为什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在晚托机构的表现差别那么大)(1)

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家庭中,调动孩子的自觉学习的问题了。自觉与自律,一要有自我参与感,即“这是我的任务”;二要有主动为之的推动力,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但这个推动力必须是内在自发产生的。

当父母不断地用命令、督促的方式从外部来控制与推动孩子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就是在消弱孩子的自我掌控能力,使得孩子越来越降低对学习和写作业的参与感,变自控为他控。

只有当孩子认同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时,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意识去主动完成作业,为自己的功课负责。

家长给晚托机构的评价(为什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在晚托机构的表现差别那么大)(2)

因此,首先是要唤起孩子对学业的参与感。

1、科学的肯定

这是一句老生常谈,但却知易行难的话。特别是成长于“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文化环境中的我们,很吝啬于对孩子的正面夸赞,反而习惯于“良药苦口”式的不断批评与推动孩子自我批评。

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是他社会生活的环境,家庭是身心获取能量的港湾,社会性的肯定是孩子建立自信的外部因素,而来自父母的肯定则是推动孩子积极自主的根本动力。家长一定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多肯定孩子在学业方面以及兴趣爱好方面积极的、好的地方。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负性评价。

在家长积极的关注下,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积极动力。

2、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计划

当一大堆功课摆在面前时,孩子很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越抓越乱,越乱越失去信心。所以,家长可以刚开始协助孩子分析判断每项任务的“重要”与“紧急”的关系,然后排列好完成的前后顺序,甚至包括当天来不及可适当搁置。

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对任务的掌控感,以及完成后自由支配时间的快乐,能够令孩子重拾信心。

3、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并鼓励他

理解孩子面对难题时的心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允许孩子有不懂不会以及犯错的情况,家长可以启发他回忆课堂的知识,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时候只能耐下心来,帮助他放松情绪,让他自己通过查找参考资料,最后解决问题。

困难并不可怕,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只要身心放松,孩子就不会停下自主学习的步伐。

家长给晚托机构的评价(为什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在晚托机构的表现差别那么大)(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