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

临床心理科陆续推出

心理催眠系列科普连载

带大家了解这一门古老

且带有神秘色彩的技艺

赶快开始吧

催眠是什么

公认的催眠方法(健康学堂远古时期就有催眠)(1)

美国学者艾瑞克森认为:催眠是从一种意识到另外一种意识情景中的状态,并一直持续在这个状态中,或从一种意识到潜意识的状态。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人或动物用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语言的暗示。

1986年《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类似于睡眠,但对刺激尚保持多种形式的反应的心理状态。自动地、不加批判地按暗示来感知刺激甚至引起自我意识的变化暗示的效果还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状态中。

接下来

让我们了解一下

催眠的历史

催眠术的历史

催眠术的历史也许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催眠的身影。

祝由术

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催眠,中国古代的“祝由术”和农村留存至今的给小孩的“收吓”等一些仪式就含有催眠的成分。所谓的祝由术在古代亦被称之为巫术,巫是通天地之人,是人神之间的媒介,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据说黄帝自己也曾是巫师出身,每次出征前都实施一套仪式催眠部落士兵,如祭祀先人,占卜祈福,一起舞蹈为部落摇旗呐喊助威,使士兵有如神助而士气大增,因此打败蚩尤等各部落。

公认的催眠方法(健康学堂远古时期就有催眠)(2)

所以在古代,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 巫术或者祝由术的实施过程包括一整套仪式,有法器、摇铃念咒、唱歌、舞蹈等, 我们现在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仪式都同时具有心理和社会双重功能,可以使人心灵上的信仰变得更加虔诚, 以此加强个体内在正向的体验和感受,正向强化他的社会行为,开启内在和外在的疗愈功能。

催眠术

而在西方,以催眠形式出现的催眠术由宗教上的僧侣操纵,用于布教、占卜和治疗。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埃及、罗马僧侣每逢祭日,在身前呈现一种失神状态,替人占卜;另一种被称为占星术,施术者凝视手中握定的宝石(水晶球)口中念念由此,旋即能预知未来, 据说灵验异常。

公认的催眠方法(健康学堂远古时期就有催眠)(3)

后来一位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医师布雷德,1841年,英国医生布雷德(C.BRAID)在观看一位瑞士医师表演用催眠术为病人治疗时,本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想从中找出欺诈的手法,但他未发现任何破绽,病人被治愈了。

布雷德被这种奇异的现象所吸引,并为之震惊,进而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多次观察,他发现受术者总是闭着双眼,表现出疲劳的姿态,布雷德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睡眠方法,布雷德逐渐变得相信并开始应用催眠术。

他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令受术者凝视盛满水的玻璃瓶也能取得同样效果,达到催眠状态,因而他认识这是视神经疲劳后引起的睡眠,根据这一观点,布雷德引用希腊语“hypnus(睡眠)”提出hypnotism(催眠术)一词,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

公认的催眠方法(健康学堂远古时期就有催眠)(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催眠术十分适用于战争创伤性神经症。 这一治疗方法后来在二次大战时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催眠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在世界各地已被广泛用于医学、心理、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