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话题,除了催婚催生、工资奖金、房子车子,还有“年味淡了”。

可即便大家每年都这么说,每年都有人不遗余力地巩固年味。只是方式各有不同。有人大扫除、做菜、贴春联、迎财神;有人致力于收发祝福;有人专注抢红包;当然也有人只想吃了睡睡了吃,比如小姐姐。

不瞒各位,身为一个“原年人”,小姐姐原本打算在年三十晚上就着牛年春晚的背景音,缓缓睡过去~人算不如天算,三十晚上看到这张喜剧人的脸,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小姐姐抖然有了过年的感觉,尤其收到爸妈微信喊我一同看,谁说今年就地过年没滋味呢?!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

01

2021最忙最强喜剧人

牛年春晚播出期间,“气质空姐倪妮”上了热搜,可最令小姐姐感动的却是她的搭档:贾冰。那声“过年好”让人仿佛回到了第一次见到他的2018年央视狗年春晚舞台。

那年春晚,贾冰在小品《学车》里演驾校教练,心有所爱却不会表白,还被来学车的蔡明和潘长江猛塞“狗粮”。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

虽然事后总结第一次春晚体验,贾冰反复说自己内心很紧张,可当年看节目,与两位喜剧前辈搭档表演,在他身上丝毫感受不到一丝丝慌乱,反而是“笑果十足"。尤其是跟蔡明说“加油”,却被回了一句“我会努力的”时,那种心中万马奔腾脸上只有无奈的样子,让小姐姐和台下不用带口罩的观众们一起捧腹大笑。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3)

而今年的《开往春天的幸福》,是贾冰乘务长系列的新作。短短十几分钟,小小一节车厢,浓缩展现了春运路上常见的几种人物关系:有吵架的情侣、有互相牵挂的异地夫妻、还有即将迎来新成员的小两口,以及前任相见分外眼红(不是)的尴尬一幕,甚至出现了所有人看到都会心一笑的火车“卖货”小推车即景。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4)

就像贾冰过往作品聚焦小人物日常一样,这回他出演的乘务组“贾好人”生动自然,仿佛大家在高铁上能遇到的工作人员一样。面对同事明撒娇暗“胁迫"的替班要求,贾乘务长第一反应是“我寻思能不能踢你一脚。"但很快便答应了包贝尔“我就说行啊行。”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5)

但最考验贾乘务长业务能力的还是形形色色的乘客。比如唐艺昕一上车就哭哭啼啼内容难懂,以及“小保姆”杨迪开开心心想给妻子张秀娟“惊喜”时却找不到戒指,这一桩桩听着都是小事对当事人却都是大事,身为乘务长没一点经验都hold不住。

幸而咱们贾乘务长就好像高铁上的“哆啦A梦”般,挨个解决。只有他“标点符号都不带差的”听出了唐艺昕生气的点在于老公居然忘了结婚纪念日,“确实有点过分了”感同身受的声讨了那位马大哈老公,也安抚了激动的唐艺昕。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6)

就连杨迪“戒指疑似丢失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在一边急得跳脚,只见贾乘务长缓缓的从口袋中掏出另一个戒指,让对方拿去应急。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7)

在妥帖自然又有趣的展现春运高铁方方面面之余,贾冰整段表演笑点更是密集,语言梗“我这个虚名就是浪出来的”让观众哄堂大笑,舌弹 语言梗“我就想当一个热爱工作的美男子,怎么啦!”更是赢得全场的掌声。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8)

还有这个外表粗旷的“美男子”扭头娇羞哭泣的动作,让人有些动心是怎么回事?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9)

其实,不止央视牛年春晚,贾冰今年还参加了包括安徽卫视、辽宁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在内的5个地方台春晚,“春节最忙喜剧人”名副其实,“春节最强喜剧人"贾冰也不遑多让。

尤其今年辽宁卫视的《嗨!老爸》,贾冰与辣目洋子演父女。其实生活中贾冰也有个小女儿,微博时常能看到他晒出的与女儿的温馨日常,这使得他在表演女儿新婚之夜“哭哭啼啼”地和她道别的场景时,令人忍俊不禁,又非常感动。

那种哽咽的声音明明就是夸张的手法,被贾冰演起来,丝毫不觉得夸张,只感到情真意切,仿佛每一丝的爱,都融汇在了哽咽声中。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0)

安徽卫视《真情便利店》的故事比较巧妙,利用移动支付的便利,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贾冰为了收货款,不得已却卖起了货,送面包这段每句都是梗,面包人、街上最靓的仔、捏方便面、摄像头太多,包袱抖得让人应接不暇。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1)

北京卫视的《做生活的甲方》,厨师贾冰骗老婆自己开了饭店,老板还帮他伪装。一开场的花式向右看齐有多好笑,后来穿着破洞衣服的贾冰就有多催泪。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2)

还有江苏卫视春晚的《年终奖奇妙夜》,出自贾冰团队之手,作为“年终奖奇妙夜”系列第三集,贾老板发年终奖的老问题不变,但老问题新方式一样不落俗套看的人饶有趣味。

且不说语言梗“带拉拉拉不拉拉布拉多,取决于拉布拉多拉得多不多”和“张亮麻辣浪”,差点没让小姐姐把刚喝下去的饮料一口喷了出来。等到年终奖变成砖头捐给希望小学建图书馆, 从“卡里”变成“卡车里”,“一百一百的”变成“一块一块的”的笑点,变成了孩子们带着感激与希望的泪点,贾冰团队创作喜剧的走心,让我们难得地跳出了日常生活,真实地感动。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3)

去年“三十而已”的小姐姐们,让全国人民看的心有戚戚焉,贾冰在东方卫视春晚上表演的《四十而已》,则更加贴近中年男人们的奋斗日常。在外面独当一面的“贾总"为了业绩天天整“商务局”,但娇妻韩雪更担心丈夫“伤胃局”参加多了身体有问题,两人就此在酒桌上斗智斗勇。

而夫妻“交战”中一来一往,这个四十岁男人的为难处被贾冰表演的真切感人,妻子质疑他“为了张合同至于吗?”可是听到张总“明天到办公室把合同推进推进一下时”,贾总又笑靥如花的开始敬酒。让人感慨中年男人之不易。可看到两人搀扶着形容着对方一个是家里顶梁柱一个是家里承重墙时,又能感受到中年夫妻相濡以沫的温馨与深情。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4)

可以说从年三十晚上到今天,小姐姐就地过年的欢乐感大部分来自贾冰在各个春晚舞台上奉献的好笑又感人的小品。

而且,大家发现没,这些节目里贾冰没有重复演出,总是有新鲜事与新鲜角度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而《开往春天的幸福》的导演娄辰就说过,贾冰的表演方式和节奏已经自成一派。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5)

这些年,他所塑造过那些的小人物,从农民工、送货员、出租车司机、外卖大叔、乡村老师、创业者,乃至一直赔钱的小老板,都像他本人一样,做的很多说的很少,却真实的陪伴在大家身边。

02

资深喜剧人让每个小人物都有高光时刻

算上今年,贾冰已经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对一名喜剧演员来说,这已然是成功的标志。可回看他的成长经历,一切都不是意料中事,反而是他爱折腾爱学习的个性,让人生在某些重要时刻有了至关重要的转变。

别看长了一张大叔脸,其实贾冰是1980年生人,虽然父母都是老师,但他没有书香门第的气质,调皮捣蛋,经常闯祸,性格倔强,16岁就选择放下学业去当兵。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6)

军营生活很适合活泼好动的贾冰,所以一开始在炮兵团的生活也让他十分开心,不久之后文工团来慰问新兵,需要新兵出一个节目,贾冰就毛遂自荐地报了名,2个小时写出了一个小品。

没想到这就成了他喜剧生涯的开始,小品反响非常好,比文工团的节目都红,他就此加入文工团,17岁干到24岁,七年时间都在部队文工团担任曲艺队长。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7)

期间贾冰得到了四次三等功,和平时期战士立功其实非常难,但他就是靠着出色的创作能力,排演出优秀的作品一次次在文艺汇演中获奖,才攒到了如此的功勋。

不过贾冰没有止步于此。在战友们以为他会带着功勋一直待在文工团的时候,他选择退伍,放弃优裕安稳的生活,选择去更大的舞台上闯荡。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8)

2005年12月,贾冰开始在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有限公司工作,身兼数职,不仅当编剧、当导演、当演员,有时还要客串主持人。在《非常静距离》里他回忆说,那一年半他“像驴一样地干”,天天想着怎么创新节目,怎么让演出更好,可以说他的整个青春时期,都奉献给了喜剧事业。

在事业上孜孜不倦的进取,让他32岁就拿到了国家一级演员称号,33岁就成了国家副处级干部,根红苗正的同时,也矜矜业业,同年贾冰创作的小品《鸿雁》获得了第四届浙江省曲艺新作(曲目)汇演优秀节目奖,他也因此获得优秀创作奖和表演金奖。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19)

《鸿雁》的故事来源于一张农民工坐地铁怕弄脏位子而靠在角落里的图,而贾冰给他们赋予了细致的性格、背景,以及坐车的来龙去脉。尤其开头时两个拿着简陋编织袋的农民工,一个突然停下,导致后面挨着的贾冰的鼻子被撞了,“火车没刹车你怎么刹车了呢?”“俺累”。对话简单又有信息量,喜剧效果也非常出色。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0)

深厚的积淀与勤奋的耕耘,让他的作品总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也让他的角色不管说东北话、普通话,甚至是河南话,都能让人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比如《车站奇遇》里这位有钱任性的土豪,上车站接儿子,听到小曲儿就情不自禁地扭起来,被发现还不好意思。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1)

一口hè南话也是溜得不行,显摆自己有钱的时候,简直称得上憨态可掬了,“萌叔”不是浪得虚名。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2)

再到2017年他获得《笑声传奇》的冠军,2018年获得《欢乐喜剧人第四季》冠军,绝对实至名归。

只要是他的作品,肢体语言丰富不说,还常常出其不意↓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3)

表情夸张,却也细致耐人寻味↓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4)

口头禅“漂亮”即是他的个人特色,也总能与节目浑然天成↓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5)

他那句“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更是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句子,能让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都会心一笑。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6)

在《非常静距离》接受采访时,贾冰曾说喜剧创作非常枯燥,经常要为三句话耗一个下午,还经常达不到效果。被问到“达不到效果怎么办?”贾冰的答案是耗着,每一句都不能马虎。呈现在台上的十几分钟,可能经过了台下几百几千小时的锤炼。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7)

对喜剧效果的精益求精,让他回家之后都精疲力尽,但作为一个从70后到00后通吃的喜剧人,贾冰也时刻关注着时下的流行。

所以才会有《鸿雁》里说出“吓死宝宝了”的当年金句,也有《爱的专车》里打趣喝醉酒的乘客是在演《芳华》↓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8)

其实,对贾冰而言,时下的流行不仅有词语,更有生活的细枝末节之处,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愁。比如今年东方卫视春晚的节目《四十而已》,他陪客户玩游戏时说的那些心声。

“谁有过身无分文的时候睡过火车站”“谁有过白天上班跑业务,晚上下班跑出租,周六周日送快递,过年过节偷着哭”?特别后面这句话,不正是前段时间刷过屏的北京白领“流调”吗?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就这样让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29)

贾冰作为喜剧人的成功之处,就在这里。他不仅给舞台创造了笑声,更创造了真实的人,让生活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神奇的是,让观众笑得很大声,哭得很动情的贾冰,为人处事却很低调。《非常静距离》里主持人曾问他红了之后出门戴不戴口罩墨镜。他有点不好意思,说这件事让自己很纠结。戴吧,怕朋友说他耍大牌,不戴吧,在地摊上撸串喝酒总是要被拍照,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少出去。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30)

贾冰还特别喜欢做饭,他微博一半是在说作品,另一半就是做饭吃饭。端午给家人做一桌子菜,下雪了在片场也要做点酸菜炖猪肉。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31)

蘸酱菜吃得香,也爱街上的菠菜面,闲时包个饺子一兜儿肉,也爱涮个火锅,跟朋友喝点小酒。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32)

贾冰还像所有的父母那样爱晒娃,女儿把他画成大花脸,他幸福地自曝“丑照”。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33)

小姐姐觉得,作品的细致、温暖和感人,也许就是来自于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吧,能把乐观和正能量表现地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因为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啊。而年味儿,不正是这样的感觉吗?!

今年贾冰春晚霸屏,作品不仅多,质量也过硬,更加惊喜的是,他今年的大银幕作品也不缺。去年《囧妈》里笑料十足却毫不夸张的列车员已经证明了他的演技,目前他参演的《大红包》正在热映,票房已经破两亿。他参演的陈建斌导演作品《第十一回》也将要上映。

对喜剧人的感想(看到这个喜剧人的脸)(34)

贾冰把源源不断的热情和精力,投向他所热爱的生活和事业,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所以才为我们制造了那么多的笑声,希望接下来的大银幕作品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