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

今年“十一”长假新能源汽车出行状况究竟如何?过去充电排队等待的“盛景”是否得到缓解?根据能链智电以及战略合作伙伴快电后台数据显示, “十一”期间,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显示出供需两旺、充电体验趋好的态势,充电量、订单量均实现翻倍增长。

短途游成首选,多个景区充电量增长超100%

今年“十一”期间,半径200公里以内的短途游、周边游受青睐。受出游需求刺激,城市近郊热门景点、主题景区周边迎来充电小高峰。

其中,能链智电充电网络充电量同比增长最快的城市是苏州,增幅高达284%,郑州也实现了208%的增长。而同比增长一倍以上的城市也不少,包括北京、南京、合肥、杭州、广州、无锡、上海等。

城市里新能源汽车在哪里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涨幅Top8城市)(1)

与此同时,各个主题景区充电量也水涨船高,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同比增长292%,西安大唐不夜城同比增长123%,北京环球度假区、上海迪士尼乐园、杭州西湖风景区等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城市里新能源汽车在哪里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涨幅Top8城市)(2)

通过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情况,可以从侧面反映城市夜经济的发展状况。“十一”期间,根据晚9点到晚12点间充电量排名,南京新街口、北京三里屯、武汉吉庆街、长沙坡子街、广州北京路等成为充电Top5商圈。在充电服务网络越来越完善的当下,有滋有味的城市夜生活跃然而出。

城市里新能源汽车在哪里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涨幅Top8城市)(3)

创新服务受青睐,充电订单量同比增长113%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9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63.6万台。2022年1-9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87.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6.3%。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放量增长,体现在“十一”出行上,是充电均量和总量均保持较快增长。

后台数据显示,“十一”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再创新高,而充电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好。“十一”长假期间,能链智电网络的充电量同比增长95%,充电订单量同比增长113%,快电App交易用户数量同比增长94%。这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且基数不断扩大不无关系。

跨城、跨省出行一直是部分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心病”。不过,跨站充电增速明显。48%车主选择跨站充电;跨站充电用户同比增长107%;高速服务区充电量同比增长79%,快电App启动次数同比增长106%。

城市里新能源汽车在哪里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涨幅Top8城市)(4)

在基本服务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新能源车主充电还有更多提升体验的潜在需求。创新服务成为新能源车主最爱,最受车主欢迎的充电场站增值服务依次是:共享按摩椅、自助售餐柜、智能洗车机。

“一键找桩”服务增长175%,快充与换电相结合成趋势

以往,每逢重大节假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就必成为各大媒体热议话题,甚至引发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优劣之争。说到底,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焦虑所致。

通过充电网络互通和充电桩合理布局等手段,新能源汽车正从“人找桩”变“桩找车”,充电变得更加便捷。“十一”期间,使用快电App“一键找桩”功能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75%。“一键找桩”整合了市场绝大多数充电桩,App页面上会显示使用者定位区域附近的充电桩,并显示充电站设施、充电桩总数及闲置数、是否免费停车等信息,还有洗车、餐饮、便利店、卫生间等周边服务设施。

与此同时,用户借助快电等第三方充电服务,进一步发挥新能源汽车省钱的特性。“十一”期间,通过会员优惠、优惠券等多种方式,快电共帮用户节省电费800多万元。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高歌猛进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便利性,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能的大趋势依旧是“充电为主,换电为辅”,但不管是充电还是换电,都是为了更好服务电动汽车。

换电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加速应用成为“十一”新能源出行的新亮点。截至2022年8月,全国换电站总量达到1685座。换电模式下,新能源车主可以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池,平均3-5分钟即可实现换电补能,大大提升补能效率。据不完全统计,到2025年国内主要换电企业规划建设换电站将超过3.3万座。

充电体验的持续向好,对于拉动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今年“十一”长假,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引领出行的新风尚,也让我们看到新能源产业所爆发出的旺盛生命力。在行业高速发展趋势下,能链智电也保持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能链智电连接29万台充电桩,到2022年6月30日,这一数字已增长至40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