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产教融合培养装备制造领域人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打造东莞产教融合新样板)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产教融合培养装备制造领域人才

当前,广东东莞正牢牢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制造业为本,推动其从产业、产品、制造手段、产业工人4个方面迈向高端化,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为更好地服务东莞制造迈向“东莞智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装备制造专业群主动适应区域发展、产业变革、技术创新,在服务湾区先进制造业中识变、应变,不断深化“行业—企业—学校”三元协同、“生产—教学—科研—创新”四轮驱动的“三元四驱”育人模式改革,破解学生职业素养不高、专业定位与产业升级不同步、培养规格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专业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不强等难题。

专业群根植东莞丰沃的装备制造产业土壤,设计“产学研创”闭环控制系统,迭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定位与产业升级同步。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及时反馈信息,整合企业资源,与高新企业共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双师”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产融入学→学结合研→研促进创→创转化产”闭环上升的育人体系。

为实现精准育人,专业群将行业企业认可的用人标准,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锚”,构建“一企一策”动态课程体系,开发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专业群与北京精雕公司试点现代学徒制,按企业生产实际开发“3D模具产品造型应用”等6门课程,编写配套教材,在校内“精雕工厂”和东莞精雕分公司开展教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办“质量技师班”,“华为通用知识”等8门课程按华为标准在企业完成;与东莞轨道交通合办“轨道设备检修”订单班,“低压配电系统”等4个实践性科目在企业完成;与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工学交替和生产性实训,“智能制造系统”等6门课程在校内工业4.0实训基地实施工学交替,“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

模德宝产教融合(样图)

专业群大力加强硬件建设,打造省级高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刀实枪的实训中练就硬功夫。目前,校外建成40个优质实训基地,校内建成“精雕工厂”等2个先进制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硬件更新与市场发展同步,学院引进精雕产品、华为产品检测、数控机床装配等企业真实产品,保证学生接触新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和知识。

为实现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专业群深化内涵文化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引入5S管理标准,生产性实训融入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企业适应性等内涵。专业群通过企业专家进校园,利用校企“双导师”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科研“造血”能力,智能制造学院着力打造国家、省级平台,先后承担省科技部门项目5项、省教育科研项目5项,编制《制鞋机械》等国家标准5项,编制省行业标准2项,获省科技成果鉴定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项目一个;指导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奖项3项、省级奖项5项。同时鼓励教师带学生参与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产学研项目,培养科研“后备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32项、发表论文19篇,获得授权专利1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0项;机械专业本科“4 0”获知识产权28项,承接29项横向课题,为东莞鸿宝源等18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改服务。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金钥匙”。专业群培养德技并修的毕业生超过3000人,毕业生本省就业超过98%,其中173人入职华为,大批毕业生进入大族激光、天域科技等高科技企业;还有不少学生创业,成功孵化7家企业,其中2013届机电专业学生王卓龙创立的东莞方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2016届数控班梁耀荣等4名学生创立的广东国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连续5年产值800万元;教师朱飞虎带领学生朱耀东等创办深圳市优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产汽车动力电池模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和喇叭开关的自动组装测试线两条产线,年产值600万元。

经过4年探索、8年实践,专业群教学改革取得系列成果,办学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入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省示范校重点专业,立项建设省一流校高水平专业、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省级一类品牌专业等。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兄弟院校、相关行业企业参观交流432人次,为职教改革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东莞产教融合新样板”。

来源:中国教育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