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博格和马克·沃尔伯格又出来打打杀杀的了。这一次,足足杀了22英里! 从《孤独的幸存者》《恐袭波士顿》《深海浩劫》一路走来,两人配合默契,相互成就。
一个成为了个性十足的动作演技派明星,一个变成好莱坞炽手可热的大制作动作片导演。全能型导演彼得·博格有着出色的场面调度能力,快速剪辑,交叉叙事,手持摄影,抓魂特写,所有令人血脉喷张的手法他都玩得如火纯青。
两人合作的新片——《22英里》(Mile 22 ),几乎可以看作是《孤独的幸存者》和《恐袭波士顿》类型元素结合体。
故事讲述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特工詹姆斯护送外国特工李(伊科·乌艾斯 饰)从市区到机场,只有完成护送任务,李才会告诉美方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料地址的硬盘密码。
而全程22英里的路上,危机四伏,地方政府不希望李被引渡到美国成为关键证人,因为硬盘的秘密足以让他们失去统治的合法性。一场你死我活的人质抢夺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22英里》是一部很聪明的影片,动作片该有的它全有,结尾还有一个力道十足的反转,的确令人惊喜。影片的第一幕就在做局,看似与主线故事毫不相干的行动,其实是整部影片的逻辑要点。
当你看到最后是,就会知道导演拍摄这一幕的“良苦用心”。
另外,《22英里》有着明显的印尼动作片血统。导演彼得·博格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于印尼动作片《突袭》系列的喜爱。这一次,他找来了《突袭》的动作指导团队,启用了印尼“托尼贾”伊科·乌艾斯 作为男二,和马克·沃尔伯格演对手戏。而且,伊科·乌艾斯的戏份相当吃重,几乎整部影片都是围绕他安排布置。他是被护送的人质,关键时刻还有亲自上阵杀敌,保护自己和团队,结尾,那惊人的反转也来自他的卧薪尝胆,金蝉脱壳。说《22英里》的核心是伊科·乌艾斯也一点不算夸张。
在激烈的枪战戏和格斗场景里,可见大量的印尼的动作人员。于是在《22英里》里中,我们能看到美式枪战戏和印尼动作戏的左右互搏。马克·沃尔伯格的“守卫团队”复杂了监控和枪战,
一场追车戏,街道突围戏,展现了彼得·博格的美式枪战,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恐袭波士顿》中的动作戏元素。被围攻,团队配合突围,再被围,舍命突围。
反反复复的较量,加上街道情况的复杂,可以看出彼得·博格的深厚功力,这种类似《盗火线》的街道巷战是动作片影迷的最爱,配合彼得·博格的镜头感,实在是看地爽快。不过全片最有看头的动作场景,还是在大楼狭小空间里的“猫鼠游戏”。无论是暗箭伤人的枪战,还是以一打三的格斗戏,都带有强烈的“突袭”元素。
被逼迫到房间里,就地展开反击;营救小组杀个回马枪营救队员;
砸开墙壁,绝处逢生;还有室内的一对一困兽斗,这些《突袭》里的经典场景都在《22英里》中得到了再现。不过成也剪辑,败也剪辑。相比实打的《突袭》,《22英里》的剪辑明显有掩饰和炫技之嫌。随着技术的进步,费力的硬桥硬马已经不被大多数影片所依赖,因为依靠后期和剪辑就能拍出比较好看的动作。
虽然有伊科·乌艾斯的加盟,但《22英里》明显靠剪辑多于实战动作的设计,那些一晃而过的打斗,点到即止,没有多做停留,为了保持节奏和剪辑类型的一致性,《22英里》牺牲了动作戏的复杂程度和延续长度。不得不说,这是一大遗憾。随着而来的,就是《22英里》的节奏感单一,就如影片中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狂躁症”队长詹姆斯一样,急迫的台词,精分的语速从头到尾强推剧情,让人生出一丝疲惫。
幸好结尾有个不错的反转设计,要不然《22英里》将完全沦为好莱坞的流水线作品,过目即忘,成为消磨时间的爆米花之作。对比《恐袭波士顿》和《孤独的幸存者》,《22英里》最大的问题就在节奏上,它没有在情绪共情的时刻,延缓节凑,失去了慢下来的片刻,一路狂奔“22英里”,拉着观众一路跑到了终点,剥夺了观众需要回味的“慢时刻”。
所以,豆瓣及格线以上的得分还是给的比较公允。《22英里》是爽片,但离高潮还差那么几下。片尾,已经给续集打下了埋伏,也算给了喜好该片的影迷一个交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