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罗并立时期【第一节:波罗巴罗米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所有封号斗罗出场顺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所有封号斗罗出场顺序(架空历史第十二课)

所有封号斗罗出场顺序

1.三罗并立时期

【第一节:波罗巴罗米罗】

公元前1804年,斗罗第一王朝灭亡,波罗、巴罗、米罗三个割据政权相互形成对立,造成分裂局面。同时波罗王、巴罗王、米罗王三人相继称王,三方势力互不相让,在公元前1804——前1721年的这一时期一共发生了十次大规模战争,被称为“三罗战争”。其中,米罗王(前1851——前1795)前坐拥东北天险,实力很快壮大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三罗并立早期最强的势力。为了对抗强大的米罗王,波罗王(前1845——前1794)和巴罗王(前1840——前1792)经常联合起来,与米罗王势力形成东西对峙

公元前1801——前1798年,第一次三罗战争爆发,米罗王强势击败波罗王和巴罗王,奠定三罗霸主地位。公元前1794——前1791年,第二次三罗战争爆发,米罗王二世(前1820——前1768)击败巴罗王,但被波罗王二世(前1818——前1763)出奇制胜,并且巴罗王二世(前1815——前1762)执政后迅速配合波罗王二世大败米罗王二世。此战使三罗地位开始有所调整,随后于公元前1787——前1783年的第三次三罗战争,米罗霸权被彻底终结,三罗势力逐渐趋于均衡

公元前1781——前1776年,第四次三罗战争打响,波罗王二世在崇古罗地区击溃米罗王二世,确立波罗霸权,米罗转入被动,史称第一次崇古罗之战,同时巴罗王国趁机夺取崇开罗地区。公元前1774——前1771年,第五次三罗战争爆发,巴罗击败米罗,自此彻底衰落。随后,波罗王三世(前1791——前1741)巴罗王三世(前1790——前1738)米罗王三世(前1788——前1735)相继执政,同时在米罗势力被击败后,波罗和巴罗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凸显出来。公元前1769——前1761年,波罗与巴罗发生了激烈冲突、展开了规模战争,双方之间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第六次三罗战争

六次三罗战争后,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持续动荡,于是三方势力之间开始保持一段短暂时期的相对和平,并注重于本国国内势力的经营和建设。在公元前1800——前1750年的这一时期,南方文明的奴隶经济几乎彻底解体,封建经济的萌芽开始推动封建社会的形成。在此时期,曾经作为南方文明最广泛的宗教锡金教却开始没落,锡金教推行反抗压迫和反对奴隶制,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在公元前2100年时达到了极盛。但当这一时期南方文明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时,锡金教的教义触及到了封建地主的利益,封建统治者因而将其打压地位,锡金教也开始衰落

【第二节:波罗五世改革】

公元前1741年,波罗王三世逝世,其养子成为准继任者,但被他的养父之子波罗王四世(前1765——前1738)反对他继位并自己称王,但仅仅当了三年国王便于公元前1738年被杀,养子便顺理成章成为了继任者,称波罗王五世(前1762——前1710)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改革思想且力图统一试图光复斗罗第一王朝荣光的国王,他也同样具有胆识战略和眼光才能。公元前1735年,他推行改革:政治上建立郡县、整顿吏治,经济上调整生产、改革税制,军事上取消暂时民兵制,正式建立征兵制

公元前1735年改革也被称之为波罗五世改革,这次改革巩固了波罗封建王国的统治,建立了波罗封建王国的统治基础,并推动了波罗王国进一步向封建社会过渡,使得波罗王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接下来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波罗五世还在宗教上进行了改革:他取消主张“反抗压迫、反对奴役、自立更生、独立自主”的锡金教的统治地位,转而皈依鮀门教作为波罗王国的主体宗教

鮀门教代替锡金教的主要原因是,锡金教已经不适应于当时社会的发展需求了,这一时期,南方文明的奴隶制经济已经基本解体,封建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转而成为主流。鮀门教则是波婆教分裂出来形成的一支,公元前2500年左右,波婆教分裂成两支——鮀门教和多日教。波罗王国皈依了鮀门教,而阿德罗南国后期则皈依了多日教。鮀门教和波婆教一样,主张忍耐顺从,符合当时封建主的统治需求,因此很快受到重用

波罗五世改革承认了鮀门教,使其取代了锡金教,波婆教一脉也再次回归到了对各宗教的主导统治地位。同时,波婆教的创立者波婆舍利子,在波罗五世的支持和宗教思想的推广下,也很快成为了波罗王国人民的最高宗教信仰,他的地位在信波婆教一脉的南方文明逐步提高,很快成为了万代宗教神主。与此同时,南方文明南方地区的阿德罗南国在大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开始信奉多日教,并且将波婆舍利子奉为神主信仰

【第三节:波罗统一战争】

公元前1735年的波罗五世改革大大增强了波罗王国的实力,随后在波罗五世的领导和指挥下,波罗王国开始发动全面统一战争。公元前1733——前1730年波罗五世开启第七次三罗战争,结束了将近三十年的和平局面,并迅速击溃巴罗王国。公元前1728年发动第八次三罗战争,再次大败巴罗王国以及米罗军队。米罗王国一开始支持巴罗,但在第八次三罗战争中被击败后,又转而倒向了波罗,并达成了共同灭亡巴罗王国的决定和协议

公元前1725——前1724年,波罗五世与米罗王国联合起来,共同进攻巴罗王国,巴罗军队连续惨败。战争时期,米罗王国试图夺回被巴罗王国抢占的崇古罗地区,但是由于战术指挥不当遭到惨败,使得巴罗王国成功反攻,史称第二次崇古罗之战。随后,波罗五世派兵支援,帮助米罗王国击溃巴罗军队,帮助米罗王国夺得崇古罗地区,史称第三次崇古罗之战。随即继续发动进攻并占领巴罗王国的首都,巴罗王四世(前1760——前1724)被杀,其他军队和平民一律投降。随后,波罗与米罗共同瓜分,巴罗王国宣告灭亡

公元前1725——前1724年的这场波罗王国和米罗王国联合进攻巴罗王国的战争,被称之为第九次三罗战争。第九次三罗战争后,巴罗王国被瓜分灭亡,仅剩的米罗王国是不可能抗衡强大的波罗王国的,但他还是很头铁的与波罗五世进行斗争。随后,波罗五世在进行了多次协商争谈讨论和无数次的恐吓威胁都均无效之后,终于在公元前1722——前1721年,下令对米罗王国发动最后的进攻,开启了波罗统一战争的最后阶段,即第十次三罗战争

波罗王国的攻势势如破竹,米罗军队很快就溃不成军,随后当波罗大军兵抵国都城下时,米罗王四世(前1755——前1721)出城投降,很快波罗王国军队占领米罗王国全境,米罗王国也宣告灭亡,第十次三罗战争结束。第十次三罗战争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波罗统一战争的胜利结束,三罗分立局面宣告统一,斗罗第一王朝自分裂八十多年后,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新大一统的强大政权

【第四节:斗罗王城建立】

公元前1721年,波罗五世在接连灭掉巴罗王国、米罗王国,进而统一全国后,在南方文明北部地区偏西中部的一块大平原建立都城,赐名斗罗王城。斗罗王城总周长达1200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同时还设有内城和外城,外层主要为居住区,内城主要为权力中心。在南方文明斗罗时代鼎盛时期,斗罗王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当时仅次于西方文明的波里普利城堡和东方文明的旧南圣皇城

斗罗王城在南方文明的辉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它在当时斗罗时代鼎盛时期是南方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一座国际大都市,更在于它利用了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在不甚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化弊为利的智慧结晶。由于斗罗王城的坚固和宏大,使它成为了南方文明的历史见证者和斗罗时代辉煌繁盛的标志

公元前1715年,历经了六年的时间,斗罗王城初步建成,开启了这座南方文明千年古城的悠久历史。公元前1721年,波罗五世开始迁都斗罗王城,并宣告着斗罗王国的再次建立,史称斗罗第二王朝。公元前1715年,波罗五世正式定都斗罗王城,此后,斗罗王城一直以来都作为南方文明斗罗时代万世一系的千年都城

在统一全国、建而定都后,波罗五世准备南下,灭掉当时的阿德罗南国,进而彻底统一南方文明全境。公元前1719——前1718年开始,波罗五世准备第一次南征,公元前1716——前1713年进行第二次南征,波罗五世南下攻占了一些城池,公元前1712——前1710年发动第三次南征,但波罗五世在中途病逝,南征被迫结束。他死后,后人奉波罗五世为“斗罗王国再造之主”,他被尊称为斗罗王二世

2.斗罗第二王朝

【第一节:推罗王和帕罗王】

公元前1710年,斗罗王二世逝世,南征被迫结束。此时波罗王国和斗罗第二王朝已经经历多年对外战争,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导致财政积蓄开始出现枯竭。为此,斗罗王二世之后,继位的推罗王(前1735——前1681)宣布不再穷兵黩武,转而实行休养生息

为挽救经济,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政策,将一些私盐私铁收归中央管理,打击非法贩卖,实行经济管控,促进农业生产。推罗王逝世后,继位的帕罗王(前1707——前1648)实行米法和籴法,开凿水渠,制定政策稳定物价,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是斗罗第二王朝的国力很快恢复过来,社会经济呈现繁荣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斗罗王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总周长增加600米以达到1800米之长,总面积增加800平方米以达到6800平方米之多。推罗王和帕罗王时期,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常借公田安置流民,派遣官吏巡查民生,减免赋税赈济救灾,设置粮仓供应边塞军需,中央多次平衡粮价,这一时期被称之为斗罗第二王朝的“推帕之治”

推帕之治形成了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的局面,并为接下来的“西苏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帕之治时期,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给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使人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同时受到鮀门教的思想影响,农民百姓勤劳苦干,统治者积极治理民生,封建主也实行减租减息,大大增强了斗罗第二王朝的内部凝聚力

【第二节:第二王朝鼎盛期】

公元前1648年,帕罗王逝世,继而承位的是西苏王(前1680——前1608)由此“推帕之治”的局面结束,斗罗第二王朝进入了“西苏盛世”时期。西苏王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同时锐意进取,积极开疆拓土,国力达到巅峰,开创西苏盛世。政治上加强王权、管控地方,经济上控制盐铁、平抑物价,思想上提高鮀门教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西苏王最注重的是军事方面,他正式建立起封建征兵制:规定20岁入伍,44岁退伍。同时又建立军功爵制,鼓励人民参军。西苏王吸取斗罗王二世在位时期的教训,限制参军人数规定每年参军人数不得超过8000人,军队数量控制在三万人左右,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农耕生产

西苏王在位时期,军队最高峰达到了四万人左右,当时人口有60至80万之多,其中作为当时的王国古都——斗罗王城的人口就达近万人之多,是名副其实、享誉盛名的国际大都市。同时,西苏王动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积极对外扩张,公元前1640——前1622年十几年时间里一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南征,彻底打垮整个阿德罗南国,使其臣服变为斗罗第二王朝的藩属国,阿德罗南国也由此开始由盛转衰

公元前1700——前1600年是斗罗第二王朝的极盛时期,而在西苏盛世的顶峰时期时,其版图疆域相比第一王朝有了进一步扩展,向北部和南方都有扩张势力,其领土几乎囊括了当时南方文明的整个北部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与西方文明的宁壶根第二帝国并列为当时最先进的文明和最强大的国家,当宁壶根第二帝国开始衰落时,繁盛时期的斗罗第二王朝便取而代之成为了当时人类文明的世界第一大国

【第三节:福尔扎人的入侵】

公元前1608年,西苏王逝世,乌尔王(前1659——前1597)继位。公元前1597年,乌尔王逝世,拉图王(前1632——前1588)继位。西苏王和乌尔王在位时期,斗罗第二王朝进入中期,国力开始逐渐步入中衰。公元前1588年,拉图王逝世,辛马王(前1601——前1553)继位

当斗罗第二王朝处于西苏盛世时期时,在西方文明爆发了第二次克扎南之战,耶律丁六世击败奥切修人和福尔扎人联军,征服奥切修地区,且在公元前1647年攻占福尔扎地区,福尔扎人被迫东迁。大约公元前1550年时,内迁的福尔扎人进入南方文明的西北部地区境内,并开始在这里定居从而休养生息

公元前1547年,密开王(前1570——前1523)成为内迁的福尔扎人的首领,随后率领部族南下开始了东征和南征。公元前1545——前1542年发动了第一次入侵阿德罗南国但被拦截下来,公元前1539——前1536年进行了第二次入侵又被阻击下来,公元前1531——前1527年开始了第三次入侵,绕到大后方并成功突袭阿德罗南国

公元前1525年福尔扎人第四次入侵,阿德罗南国紧急向斗罗第二王朝求救,当时的腊泰王(前1568——前1521)非但没有拒绝反而福尔扎人共同入侵,阿德罗南国军队很快溃不成军,但密开王中道崩阻,福尔粘人被迫撤军,不久腊泰王也病逝驾崩,军队同样返回国内,阿德罗南国暂时转危为安

【第四节:风罗与开罗政权】

公元前1523年,密开王逝世,福尔扎人陷入内战,随后分裂成三大势力分别领导福尔扎人部落。其中,开罗王(前1541——前1488)率领一支福尔扎人继续南侵,最终于公元前1520年灭掉阿德罗南国,并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开罗王国,由此终结了阿德罗南国一脉持续近千年的统治,南方地区进入了开罗王国的统治时期

公元前1521年,腊泰王逝世,拉齐王(前1541——前1508)执政斗罗第二王朝。自辛马王执政以来,斗罗第二王朝已经进入后期,国力开始衰落。在经历了腊泰王时期的折腾后,国力进一步衰落。当斗罗第二王朝进入拉齐王统治时期,面临着当时严重的内忧和外患,其衰落和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公元前1519年,福尔扎人陷入第二次内战;公元前1516年,年轻的风罗王(前1531——前1478)脱颖而出;公元前1512年,风罗王结束内战,统一福尔扎人并开始执政,随后进行东征。公元前1510年时,风罗王在崇古罗地区大败斗罗军队,夺取了第二王朝西部地区的半壁江山,史称第四次崇古罗之战,随即乘胜追击继续向东部进攻

公元前1508年,风罗王攻破斗罗王城,占领第二王朝全境,杀死了拉齐王,宣告着斗罗第二王朝的灭亡。随后,风罗王在斗罗第二王朝的境内建立风罗王国,在北部地区与南方地区开罗王成立的开罗王国形成南北对峙。由于灭掉阿德罗南国的开罗王国和攻破第二王朝的风罗王国,都是由福尔扎人成立的,因此也将公元前1508——前1435年的这一时期称之为福尔扎人时代

3.斗罗第三王朝

【第一节:风罗王的统治】

公元前1508年,风罗王(前1531——前1478)攻占斗罗第二王朝后,成立风罗王国,定都斗罗王城。风罗王执政时期,在统治第二王朝全境后,开始停止扩张的脚步,致力于修建斗罗王城。继位的风罗二世(前1502——前1460)承父遗志继续进一步修建斗罗王城,但在他逝世后,风罗三世(前1478——前1435)和风罗四世(前1475——前1435)兄弟不和,两人之间展开了二十多年的争斗

同时风罗王国统治时期,实行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重的刑罚和残暴的统治,血腥镇压反抗的人民和起义的部队,导致农民百姓对风罗王国的暴政统治和福尔扎人的嚣张跋扈产生不满和仇恨,造成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风罗王国的统治民族是福尔扎人,外族压制主体民族,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得当时起义爆发此起彼伏

卡罗尔(前1476——前1421)是斗罗第二王朝的皇族后裔,他立志于驱除外族、光复斗罗,他凭借惊人的胆识和聪慧的才能,很快成为了风罗王国的朝廷要官,随即他潜伏在风罗四世身旁暗中培养势力,并借着风罗四世的影响力和支持很快发展壮大起来。随后在公元前1435年,当风罗三世与四世之间的内斗将近消耗一空时,卡罗尔终于出手,杀死了风罗三世和四世,掌握朝政大权

风罗王国其它保王势力联手试图将其绞杀,此时卡罗尔向农民百姓号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时民众苦风罗暴政已久,迅速响应了卡罗尔的号召,使他很快获得了民心并站在了优势一方,随后放出暗中培养的势力击败了风罗王国的正规军,并推翻了风罗王国的统治,建立斗罗第三王朝,宣告着风罗王国的灭亡。至此,福尔扎人时代开始瓦解,民族意识出现早期萌芽和觉醒,卡罗尔也被尊称为斗罗王三世

【第二节:第三王朝成立】

公元前1435年,卡罗尔被尊称为斗罗王三世(前1476——前1421)建立了斗罗第三王朝,定都斗罗王城,并且继续进攻,追击风罗残余势力,并在崇古罗地区彻底将其击败,史称第五次崇古罗之战,随后,斗罗王三世统一全国。斗罗王三世在位时期减轻徭役赋税,降低鮀门教在全国的地位,削弱鮀门教对思想的控制,采用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和政策,社会经济很快恢复起来

斗罗王三世之后,相继继位的是米德王(前1449——前1392)和德波王(前1425——前1381)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这一时期,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并延续斗罗王三世的治国理念,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

米德王和德波王逝世之后,相继执政的是图尔王(前1398——前1355)和安善王(前1376——前1325)他们执政时期的斗罗第三王朝,已经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军事力量。公元前1368年开始,南方地区的开罗王国时常袭扰斗罗第三王朝的南部边境,逼得其在多次商讨无果后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公元前1361——前1357年两国开战,第一次开罗战争爆发,开罗王国取得大胜并继续向北推进

公元前1354——前1351年,第二次开罗战争打响,安善王亲自指挥并成功击退敌军。公元前1347——前1342年和公元前1339——前1338年又接连开启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开罗战争,在安善王的统领下两次战争均取得胜利。公元前1338年开始,在安善王的劝说与和谈以及开罗国国内形势日益恶化下,两国终于休战罢兵,迎来了近半百年的和平

【第三节:民族的解放者】

自公元前1435年开国以来,在斗罗王三世、米德王、德波王、图尔王和安善王接连五代明君超过一百年的治理下,斗罗第三王朝的已是国力昌盛,社会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次开罗战争的三次对外胜利更是提高了其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公元前1325年,安善王逝世,卡罗容(前1345——前1260)继位,公元前1300年开始,他准备支援南方地区的起义力量推翻开罗统治者

公元前1350年以来,开罗统治者所实行的血腥的暴政统治和残酷的种族歧视政策,造成社会人民不满。开罗战争时期,统治者征收苛捐杂税、强行征兵男丁,激化国内社会矛盾。开罗战争战败以后,被疯狂压抑的社会矛盾终于爆发了,从公元前1330年开始,开罗国内各种起义此起彼伏,一些有志之士反对外族统治、号召人民反抗,但被统治者大肆迫害和血腥屠杀

公元前1319——前1315年第一次大伦台起义爆发被很快平定,公元前1311——前1302年第二次大伦台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声势浩大,开罗统治者将其血腥镇压却遭到更大反弹,最终起义也被平定。但两次轰轰烈烈的大伦台起义沉重打击了开罗王国的统治,严重削弱了开罗统治者的力量,并激发了更多人民的反抗意识。公元前1295年斗罗容开始支援起义力量,前1290年宣布讨伐开罗王,开始正式宣战

公元前1281年卡罗容率军与起义力量会合,起义部队热情欢迎并接待了他,随后双方于前1279年开始进军,前1276年发起反攻,前1271年推翻开罗统治者,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开罗王国,史称后开罗。推翻开罗统治后,后开罗的人民拜卡罗容为国父,对其感激不尽,其他以前被压迫的农民和民族也把他奉为“民族解放者”,卡罗容凯旋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被后人尊称为斗罗王四世

【第四节:第三王朝极盛】

斗罗王四世(前1345——前1260)在位时期,对内不断推行改革,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对外输出力量,比如支援开罗起义,增强了斗罗第三王朝的影响力,提高了国家声望和大国地位。斗罗王国在他的执政下开启了盛世时代,公元前1400——前1200年是第三王朝的极盛时期

斗罗王四世尤其注重政治建设方面,他在政治上改革官制,虚心纳谏,新建立并完善了一套体系较为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稳定,行政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将官员的权力束缚在中央,严惩贪官污吏,防止专权发生,杜绝腐败现象

斗罗王四世时代是斗罗第三王朝的繁盛时期,在建筑、哲学、史学、宗教等方面都非常兴盛,文学艺术光耀千古,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同时第三王朝积极的同南方文明境内各民族进行交流,其文化促进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文明的进步

公元前1260年,85岁的斗罗王四世逝世,当时南方文明大批农民和民族前去参加他的葬礼,整个斗罗王城陷入一片悲痛之中。在葬礼当天,人们对斗罗王逝世的哀悼词这样写道:“可惜波婆舍利子很喜欢他,让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离开了我们”

4.斗罗第四王朝

【第一节:三王共政时期】

公元前1260年,斗罗王四世逝世,接连继位的是已经年老的诸罗王(前1321——前1256)和那德王(前1295——前1247)随后波尼王(前1272——前1220)继位,斗罗第三王朝转入盛世余晖。公元前1242——前1240年,波尼王将中央权力交由其他大臣代行职务,替自己摄政一段时期。公元前1228年开始,波尼王病重并放权让大臣二次摄政,公元前1220年病逝

随之继位的是年幼的无骨王(前1232——前1206)前波尼王时期的二次放权使得王国大臣的权力开始集中,并代替尚还年幼的无骨王行政管理大权。公元前1218年,朝中大臣勾结米艳、尤姆、梅达三位王子,三方各自在暗中培养势力。公元前1212年,无骨王亲政,但实际上,大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到米艳、尤姆、梅达三人的影响

公元前1208年,无骨王试图重掌大权,被米艳、尤姆和梅达所知,随后三人达成同盟。公元前1206年,米艳、尤姆和梅达三人废掉无骨王掌握大权,斗罗第三王朝由此进入三王共政时期。这一时期,斗罗第三王朝中央朝廷陷入内斗,各种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成为政治常态,整个国家逐渐陷入长期内斗

公元前1200——前1190年,米艳二世、尤姆二世和梅达二世相继承袭权力。公元前1180——前1170年开始,米艳三世、尤姆三世和梅达三世三人之间爆发战争,整个国家日趋分裂。至公元前1160年,米艳三世、尤姆三世和梅达三世三人开始停止战争,随后三方划定势力地盘。斗罗第三王朝得以进入一段短暂的和平期,但实际上整个国家内部已经是三分之局

【第二节:第四王朝统一】

公元前1140年,卡罗盛(前1161——前1102)执政,他假意沉迷于好色享乐,借助三王一方的力量打击另外两方,他假意装成一副碌碌无为的样子,同时也在暗中调动起历代君王培养的势力。于是靠着拉一帮打一派,逐渐削弱三王的势力,最终开始公开对抗

公元前1130年,卡罗盛以国王的名义发布“讨贼书”,以图谋不轨、犯上作乱的名义将他们贬为逆贼,宣布剥夺其名望地位和一切财产并将其诛杀之。“讨贼书”刚发布后,米艳五世极其不屑,不相信卡罗盛能有这样的胆识和作为

公元前1129年,米艳五世进斗罗王城便被立即抓捕,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和布置,其势力也很快被暗杀,随后下令将米艳五世处死,鲜血流淌以示王威。尤姆五世和梅达五世惊恐不已,随即立刻逃出斗罗王城并召集势力准备反抗

公元前1127年,尤姆五世和梅达五世以“清君侧”为名发起内战,但卡罗盛临危不惧、冷静判断、镇定指挥,最终将其逐个击破。前1126年击败尤姆五世并于次年击败梅达五世势力,随后将此二人也斩首示众。自此,卡罗盛接连灭掉三王统一全国,结束了三王共政的局面,使斗罗王国再次回归统一,他也被尊称为斗罗王五世

【第三节:第四王朝盛期】

公元前1125年,斗罗王五世卡罗盛(前1161——前1102)统一全国,定都斗罗王城,建立斗罗第四王朝,在位时期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治世局面。继斗罗王五世之后,胡杰王(前1132——前1088)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尼法王(前1106——前1054)开始改革官制机构,完善选史制度;法布王(前1081——前1027)多次鼓励农业生产,推行军事改革

在胡杰王、尼法王和法布王的三朝治理下,斗罗第四王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并很快开始繁荣起来。卡罗鼎(前1060——前990)执政前,在发布王时期充当太子时,便提出多次修建斗罗王城,而他也是当时斗罗王城建筑改造的总设计师。在他执政后,开始大力推行军事教育,提高军功军饷,选拔将领人才。为了充实国库财政对军事力量的支撑,他建立军田制,完善盐铁制度,这些政策都保证了军粮和边饷的供给,为对外扩张提供了经济支持

公元前1020年开始,卡罗鼎开始了长达近半百年的对外战争,并在军事扩张上取得了辉煌成果。公元前1020——前1016年,卡罗鼎东征西讨,东部进一步扩张至沿海地区,西边则击溃了福尔扎人的残余势力,征服了周边一些游牧民族的地区。公元前1012——前1011年卡罗鼎第一次南征,开始进攻后开罗王国;公元前1009年卡罗鼎第二次南征,并联合了南方地区正在崛起的吴哥王朝攻打后开罗,夺取大片领土;公元前1006年卡罗鼎第三次南征,联合吴哥王朝灭掉了后开罗

后开罗灭亡后,斗罗第四王朝和吴哥王朝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公元前1002年卡罗鼎第四次南征,公元前998和前995年又发起第五、六次南征,彻底击垮整个吴哥王朝,夺取了大片南方地区。公元前992年,吴哥王朝归降并向斗罗王国称臣,至此南征战争结束。卡罗鼎在位时期,斗罗第四王朝的版图达到最大,国力达到极盛,开启了第四王朝的强盛局面和斗罗时代国力的最高峰,他也被尊称为斗罗王六世

【第四节:斗罗黄金时代】

第四王朝的黄金时期,既是斗罗时代最强盛时期,也是南方文明史上的黄金时代。公元前990年斗罗王六世逝世,随之继位的是安塞王(前1025——前968)和左塞王(前998——前949)他们在位时期放任政事不管,第四王朝国力开始有所衰落。公元前949年左塞王之子卡罗繁(前975——前910)执政,在位时期休兵养民,减轻徭役赋税,节省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

卡罗繁推行的政策和措施,刺激社会经济持续繁荣,避免了第四王朝走向衰落,开启了斗罗第四王朝的中兴局面,延续了第四王朝的鼎盛时代,被尊称为斗罗王七世,他也是最后一任斗罗王。公元前910年,斗罗王七世逝世,孟普王(前952——前906)继位,但公元前908年便爆发了卡拉和胡拉之乱,孟普王在叛乱中被杀,随后继位的乌斯王(前927——前867)迅速调兵镇压了叛乱

乌斯王平定叛乱后,推行官制改革,巩固中央集权,同时他皈依鮀门教,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接下来继位的乌伦王(前901——前836)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并将鮀门教尊为主体宗教,封南方地区的多日教为次主宗教,打击其他异端宗教,使其他宗教和文化遭到迫害。此后,鮀门教成为了南方文明的第四宗教,多日教则成了第五宗教。两大宗教忍耐顺从的教义以及对社会思想的垄断控制,是斗罗第四王朝能够统治长达六百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在公元前1100——前800年时,第四王朝在历经了斗罗王五世、胡杰王、尼法王、法布王、斗罗王六世、斗罗王七世、乌斯王、乌伦王八代明君的治理后,国力达到极盛时期,开启了三百年盛世。这一时期的第四王朝,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科技发达、军事强大、斗罗王城空前热闹、对外交流极其活跃、对外影响力也很大。繁盛时期的斗罗第四王朝国力极其强大,被称为南方文明的黄金时代,与当时西方文明的波利里兰帝国并列为这一时期最先进的文明和最强大的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