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电子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逐渐呈现出取代传统纸质阅读的趋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阅读的情绪版关键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阅读的情绪版关键词(指尖上的阅读危机还是新局)

阅读的情绪版关键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电子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逐渐呈现出取代传统纸质阅读的趋势。

一方面,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用户逐年增加。今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0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9亿。比5年前分别增长了1.52亿和1.78亿。

另一方面,“听读”的兴起,进一步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番茄小说”“起点”“掌阅”等手机阅读APP都提供了听书的功能,一批主打“听读”的APP如“喜马拉雅听书社区”“懒人畅听”“微信听书”等纷纷涌现。读者只要戴上耳机,选择想听的书籍即可,使“闭着眼睛”读书成为可能。

手机上的阅读,打开了阅读的新局面,即实现了阅读的无界性与交互性。

与纸质阅读相比,手机阅读的一大特点就是阅读的无界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即时阅读的可能。只要连上网络,就像进入一个小型移动书库之中,随时能够浏览海量的图书。APP还会自动记录下读者的阅读进度,其标签功能可以帮助记录阅读感受、备注疑问等。“听读”模式,更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功能的便捷与选择的多样,为手机阅读赢得了大量的用户。

手机阅读的另一大特色是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上。读者阅读时可以就某一章节展开整体评论,也可以选中作品中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查看其他读者的评论并进行点评、回复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论等。例如在“掌阅”APP里,《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解说《好了歌》处,就有数十条网友留言,有的对生僻词进行了解释,便于一同阅读的用户理解。网络阅读平台的出现,亦让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不少作者在网络原创作品的连载过程中,常常根据读者的建议完善部分情节,甚至修改结局等。

在笔者看来,手机阅读开启了全新的阅读模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因为缺乏专业的引导和相应的规范,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值得警醒。

风险之一便是阅读的浅显化。截至2021年6月,安卓商店里下载量排名前三的手机阅读软件为“番茄小说”“七猫小说”“书旗小说”,分别拥有3.5亿次、2.6亿次、2.02亿次的下载次数。虽然收录的书籍不同,但三个阅读APP在首页栏目的设置上却非常相似,置顶的前三个类别均是“推荐” “男生” “女生”。推荐书目多为玄幻、悬疑类、言情等网络小说。其他如“掌阅” “微信读书” “全民小说”等下载量靠前的阅读APP,也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

尽管大部分阅读软件也提供了出版类图书,即纸质书的电子版供读者阅读,但就整体页面设计和书库内容而言,APP对纸质书电子版的推荐力度明显不如网络小说。以“番茄小说”为例,登上过首页推荐榜单的一部网络小说有241.2万人在读。而“出版”栏目下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仅5.8万人在读;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刘慈欣《三体》的阅读量也不过17.4万。

这令笔者有些忧心。移动阅读改变的应是文本的载体与阅读的方式,而不是阅读本身。现有手机阅读APP主页推荐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标题新奇花哨、内容哗众取宠的网络小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其潜在导向:以求奇求新的网络作品为卖点。作为原创网络文学PC端衍生产物的APP,主推网络小说尚可理解。然而,以“引领品质阅读”为旗号的“掌阅”“享百万好书”的“微信读书”等综合阅读类APP仍是如此做法,就值得商榷了。这种阅读导向,容易影响对作品质量辨别能力不高的人群。长期关注此类书籍,必然会干扰读者阅读更有深度、更需要理解力和专注度的作品。

因此,各类手机阅读APP在页面设置和栏目分配上,应该适度加入对优质纸质书籍电子版的推荐。在传统经典作品与新兴网络文学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读者拥有更为全面、综合的阅读选择权。

此外,需要关注的是移动阅读中极度弱化的青少年模式。

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10岁以下、10~19岁网民的占比分别为3.1%、13.5%,儿童和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总网民数的1/6。因此,为低龄人群设计专门的阅读模式已经势在必行。目前,大部分阅读软件都提供了青少年模式,并且会在主页面提醒读者有青少年模式可供选择。然而,青少年模式下的书籍数量锐减,使用功能弱化。例如“掌阅”APP的青少年模式下总共只收藏了10本书;“七猫小说”APP的青少年模式不提供书目的检索功能,只能阅读软件里显示的书目,虽设有“少年中国”“华夏名著”“知识海洋”等9个书籍类别,但每个类别下仅5本书。少数APP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例如在“番茄小说”APP上注册后,用户信息的“阅读偏好”里可以设置读者的年龄,其中有性别和年龄的选项,选择“18岁以下”与选择其他年龄段,APP上展示的书目内容并没有差异。

青少年模式的弱化,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书籍资源的匮乏。事实上,市场上已出版有大量专门为儿童及青少年创作的书籍。在图书销售网站“当当网”上以“青少年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200万条以上的结果。鉴于纸质书向电子书转化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手机阅读APP完全能够实现青少年模式与普通模式齐头并进的局面。然而,青少年模式的弱化,恐怕源自于设计者在认知上的缺失:忽视了我国低龄网民的庞大数量,出于购买力等市场因素的考虑,未能真正把儿童、青少年作为预设的读者。加之国家并未出台强制性执行标准,青少年模式往往沦为形式存在。青少年人群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多元共治的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提供更多的保护措施与资源支持,才能让指尖上的阅读成为人人皆宜的阅读方式。

“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阅读是丰富知识、提升修养、拓展眼界的重要手段。指尖上的阅读,是未来阅读发展的趋势,也是一个隐藏着危机的全新局面。如何在新局中消除危机,是今后我们建设书香社会应当全力以赴解决的问题。

(何 李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 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9B060)阶段成果)

来源: 福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