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去外地读书,或者到其他城市务工。为了方便当时的就业和生活,人们会选择把户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迁移户口以后,还是会在原来的户口本上,还会有农业家庭,或者非农业家庭的标注。农转非农业户口,理解起来意思就是,原来是农业户口,因为各种原因把户口从农村迁到了城市。

当人们迁移户口以后,父母就不需要,独自守在偏远的老家。人们可以把他们接到城市里一起居住,他们也能够享受到,城市的一切资源。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1)

尤其是父母年龄大了,在城市可以更方便照顾他们。人们在城市里面购买商品房,把农村户口迁移到城市后,子女跟随着自己的户口,也更容易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在以前人们觉得城市户口,就比农村户口高大上。所以到城市生活以后,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建设力度加大,很多农村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国家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建设新农村,在规划到的很多区域,农村的村貌已经焕然一新。有很多地方都能够,和城市的建设规划不相上下。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2)

国家倾斜于农民的,政策福利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趋势的转变,自然就伴随着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当人们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以后,是否还享有在老家,对宅基地和农田的使用归属权?

一、对土地归属权的解释

在老家的房子和土地,还能够正常使用吗?这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农村里面的宅基地和农田,是以村集体的形式,分配给所在村的村组成员使用的。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3)

要具有本村的农业户口,才能相应分配到宅基地和农田。把自己的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以后,那么也没有权利,去享受村集体的这些福利和资源

村集体分配到,每个家庭的宅基地和农田,获得分配资源的人群,只有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却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没有以所有权作为前提,就谈不上继承。任何人都对这些土地都没有所有权,所以子女也不能够,继承父母在农村里面,留下的农田和宅基地。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4)

每个家庭分配到的宅基地和农田,只是让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行使对土地的使用权。可是最终的归属权是由国家所有,从头到尾土地资源的所有权,个人都无法掌控在手。

在拥有本村户口的前提下,那么归属于这个村的村民,就可以对宅基地上面的房子继承“拥有权”。也可以继承到宅基地的使用权,可是归属权这块是,无论如何也继承不了的。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5)

二、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土地和房子

户口变成非农业户口以后,对地块上面的房子,可以继承所有权。但是不能够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非农业户口想要,处理老家的宅基地,可以把通过流转的方式转让给别人。要么就要等宅基地,上面的房子自然坍塌以后,宅基地被村集体重新回收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当自己的户口从农业,转到非农户口后。当一个家庭里面还有其他的成员,仍然还有农业户口的前提下,那么以家庭为单位,还是可以对分配到,家庭户口头上面的宅基地进行使用。因为宅基地的申请,也要以一个家庭为单位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6)

整个家庭里面的成员,对宅基地拥有共同使用权。宅基地并不是归属于,某个家庭里面的,其中一个成员所能够拥有使用的。当有家庭成员继续使用宅基地,或者农田的情况下,村集体是不能够,对农田和宅基地进行回收的。

当全家人都是非农业户口,另外在宅基地上面,也没有建造房子。宅基地又没有转让的情况下,村集体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把闲置的宅基地给收回去。

我是非农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老家农村里的宅基地和农田)(7)

总结:

每个人都要了解,土地使用权和拥有权的区别。对一些国有资产,个人不具有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处理,在老家留下来的农田和宅基地,依据法律法规的政策落实,去完成整个转让流程

最好还是保留着自己的农业户口,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是越来越匮乏。当人们在城市里面的发展,受到限制以后,还能够回农村去从事农业耕种。从事农业耕种也能够,维持基本温饱,不用担心有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