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丈量城市公众号

摄影:李忠 李海涛

撰稿:李海涛 | 插图:李海涛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

隅田川,位于埼玉县与东京都分界河荒川的下游,而荒川则是东京都会区内最重要的水道之一,其河面最宽处达2.5公里,位列日本第一。荒川上游水面宽阔,纵贯东京七个城区,下游河道大幅收窄,导致泥沙堆积,形成沉降地质。因此,自古以来每逢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侵袭城市时,下游河道沿线都会沦为重灾区。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

1910的关东大水灾,荒川沿岸数百人死亡,数千间房屋倒塌,下游沿岸1公里范围内的城区被淹。1913年日本政府下定决心治理荒川,在其下游河段兴建分洪道,即「荒川排水道」,工程于1930年完工,这段市区河道长23.5公里,平均宽度约500米(包含堤岸区域),流域面积690.3平方公里,大幅纾解了东京市区一带的洪水威胁。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3)

1946年,东京新闻发起民间对该河道的命名号召,隅田川的名字票数第一,(隅田川为古名,意思是在河流的三角洲种田,后来又衍生出了角田,墨田,澄田等叫法)但是当时「隅字」并不是日语通用字,于是未被采用,官方依旧统称为荒川。1965年,政府正式将荒川排水道编为荒川的主河道,岩渊水门以下的荒川河道最终命名为隅田川。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4)

1949年、1959年的太平洋风暴,让东京深刻意识到更大的威胁来自于海洋,于是隅田川沿岸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以应对自然灾害挑战与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探索与「敌」共生之路。如今的隅田川是东京「生活」的河,有80万人生活在两岸;「生产」的河,14万家企业,150万员工在这里聚集;有生机的河,浅草寺、晴空塔、国技馆、江户东京博物馆等文化、建筑地标坐落在两岸,隅田川花火大会也在这里举行。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5)

国家:日本

区位:东京都荒川至东京湾之间的河道

坐标:35°42'28.97"N, 139°47'53.74"E

长度:约23.5公里

所在城市人口:

市区人口约955万(2018年10月)

特色:抗击自然灾害与城市功能结合的河流

1、超级堤防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6)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隅田川面临着城市快速扩张用地紧张的问题,而沿河地带因水灾、地震的频发,形成了有地不能用的现象。

应急期: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7)

隅田川周边大部分区域在最高潮位线以下,快速建设的防护墙割断了城市与隅田川的联系。

隅田川通过不断升级的堤防系统,试图破解这一矛盾,直到「超级堤防」(也称绿堤防,是将堤内建筑基地提高的设计,1988年开始兴建,迄今已建成了7km的超级堤防) 开始建设,它不仅能抵抗洪水的侵袭,具有优秀的抗震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增加了大量优质的可建设用地,重塑水与城市的关系,水、城之争的难题迎刃而解。

提升期: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8)

超级堤防:高14米,宽约400—500米,可以抵御200年一遇的灾害。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大量亲水的开发用地。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9)

普通堤防:此类堤防具备防洪抗震能力,但建设用地未增加,水与城的割裂问题得不到解决。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0)

1999年,《东京景观条例》将隅田川两侧50米岸线定为:「隅田川景观保护轴」,规范建筑建设,增设休憩平台和绿化景观,构建「露台护岸的一日使用系统」。依托岸线为市民提供了晨练、工作休憩、夜间观景、花火大会等活动的水岸休闲空间。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1)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2)

政府启动「隅田川文艺复兴」微更新项目,通过塑造生态岸线提高水质恢复生态;与有关组织合作,开展与河流有关的公共关系活动;修订「河道占用许可规则」允许商业开发,例如,2013年沿水岸建立了第一家咖啡馆。这一系列的行动,重塑了有活力的现代滨水生活。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3)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4)

2、文娱再造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5)

隅田川沿线的文娱区分布示意

江户时代隅田川是城市的文娱中心,近代工业的大力发展,使得该区域的文娱属性消失殆尽。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6)

如今,在超级堤防的保护及活力滨水岸线的吸引下,一个当代的文娱中心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西岸有升级版的浅草寺坐镇,东岸兴建的江户东京博物馆、晴空塔、国技馆、东京复兴博物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星罗棋布,用当代的手法重新演义江户时代的繁华景象。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7)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8)

3、千桥千面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19)

江户时代因城市防御的原因,隅田川上的桥梁被限制建设,从明治时期开始两岸的联系逐步加强,桥梁大量涌现。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0)

如今隅田川上的桥梁有30多座,仅河口至浅草一带大约7公里的河段就有:佃大桥、两国桥、蔵前桥、厩桥、驹形桥、吾妻桥、言问桥等大小共16座桥梁,因此隅田川被誉为「桥梁博物馆」。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1)

关东大地震后,复建的桥梁出于车辆通行和抗震的双重考虑,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形式建设,即原始外貌现代结构,而新建的桥梁则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设计,它们一起展现了东京的历史变迁。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2)

4、一船一景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3)

隅田川将城市建筑、自然风光串联起来,百步一景,可谓是城市中一道天然的风景线。这种风景的最佳观赏角度无疑是在水上,于是,隅田川规划出城市第二条观光游览线路:水上通航。通航线路在不同区域有着强烈的环境切换,有滨海风光,也有现代都市,还有文化景点,形成了丰富游览路线,如浅草台场周游观光线、悠悠一日游线路、海滨公园线、夜游路线等等,满足了游客不同的需求。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4)

通航的船只根据路线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打造,既有历史之船,也有未来之船,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其本身也成为了水面上一道多变的风景。例如「宇宙船」号(HIMIKO),就是日本漫画家松本零士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从现代新都心台场出发,一路可以领略东京的现代之魅。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5)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6)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图片影像版权归1/6图片工作室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7)

隅田川世界尽头 人定胜天的东京命脉(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