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智”,最有代表性的是:“知(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可见“智者”首要“不惑”。那么,什么是 “不惑”?我们离不惑的智者有多远?

论语人生励志的句子(论语智者不惑人生的自我超越)(1)

何为“不惑”

智者首先要不惑,不惑方能成就智者。小不惑则小智,中不惑则中智,大不惑则大智。为学不惑则获真知,做人不惑则成达人,为政不惑则为明君。由不惑而至无惑,则是洞察天人之际、深透社会自然之道、明达人情世故之智者。

“不惑”,梁代皇侃注解为“智能辨物, 故不惑也”,认为能“辨物”、不被外物蒙蔽迷惑。朱熹解释为“明足以烛理, 故不惑”,从理学角度认为明于“理”与“天理”即得不惑。钱穆解释“智者”为:“智者明道达义, 故能不为事物所惑”,认为明道达义方能不惑。

这些解释虽然角度不同,但共同揭示了“不惑”是在纷纭复杂的“外物”面前,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在千变万化中不失天经地义、正道正理。以此坚持正确的识见、看透弄明即得不惑。

对《论语》出现9次“惑”、3次“不惑”、8次“智者”以及有关论述考察,可以看到,追求智慧成为智者,是君子的重要指标。君子是仁智勇合于一体、诸善美集于一身。“不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生方向“不惑”,能择善固执,志于学、志于道、行于仁;二是德性修养“不惑”,能自觉严格地修养自己、完善自己;三是复杂人事“不惑”,能“以我为主”,坚持根本,不为所惑、不为所伤;四是知己知人“不惑”。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如此自我不惑,方能超越而成智者。

论语人生励志的句子(论语智者不惑人生的自我超越)(2)

"不惑",需要树正天地道义、人生大义以及为人处世准则

孔子自述“四十而不惑”,总结自己到了四十岁不再因外物所困惑。这个“不惑”,经过了“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而至四十岁的漫长岁月,是在“志于学”、“志于道”即确立了人生奋斗方向以及深透社会人生规则、取得礼的通行证而自立于社会的基础上,获得了对外物即对社会道义、人生大义和自己立身处世行为准则的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不被迷惑不被改变的向善意志。可以据此认为,孔子自我肯定四十岁开始成为了真正的智者。

《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子路请教怎样事奉鬼神,孔子告诉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而他"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大讲特讲文明文化、社会人生。

孔子把弟子以及当时人们的注意力、关注点从鬼神、死亡等虚无不实的思想泥淖中拉了出来,定向、定格在如何选择好人生之路,如何谋划好活着的人生,如何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以此指向天地道义和人生大义以及为人处世准则。可以说,胸中有标尺,万事方不惑。

论语人生励志的句子(论语智者不惑人生的自我超越)(3)

“不惑”,需要辨正是非、知善知恶、知行知止

择善固执的辨别力和意志力,是“不惑”的关键。

面对行为,要辨明而“不惑”。“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孔子指出,不是自己的祖先,而跟着别人去祭祀他的祖先,这是不该做的事却做了,这是一种惑;面对正义的事情却躲着不做,这是该做的事不去做,这也是一种惑。“不惑”,就是要辨别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行知止。

面对言语,要辨明而“不惑”。人的言语表达,最容易与真心实情相脱离,所以要不为言语表象所迷惑,特别要明察谗言。“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论语·颜渊》)。孔子告诉子张怎样明察而不至于迷惑:点滴又慢慢渗透那样的谗言,贴肌贴肤那样的诽谤,都行不通,可以说是做到明察而有远见了。明察和远见就在于隐蔽处不迷惑、切身处能清醒。

面对时势,要辨明而“不惑”。“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宁武子是卫国大夫宁俞,他辅佐卫文公励精图治,很好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到了卫成公荒淫无道、政治陷入了混乱的时候,他装起了糊涂,周旋其中,自保其身。孔子称赞他的政治智慧,用智用愚能辨明政治生态,用之适时,是一位不惑的智者。同时可见孔子的思想,不是愚忠报君,而是只服从“真理”即实现圣仁的理想,能行圣仁之道就展现才华,不能行圣仁之道就要保住自身,以等待时机,或另找出路,决不是象后世宣扬的那样为君主死谏。孔子此章深意在于,要深透把握时势,相势而为,宜智则智,宜愚则愚。

面对回报,要辨明而“不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回报恩德、怨情,是人之常情。老子讲“以德报怨,安以为善”。孔子认为要用“直”来对待怨恨:“直”首先是直于“心”,要用你内心的真实情感来对待,不走样,内外一致;其次是直于“往”,过去你怎样做的你现在照样怎么做,不改变,今昔一致。关于用“德”来报答恩德问题,古今并无异议。关键是报怨问题,或者认为以德报怨,企图用德来感化他,结果会滋长怨恨蔓延,错以为兴怨也可得到德的回报,谁还去做善事?或者认为以怨报怨、以牙还牙,结果会使怨恨升级加重,容易催生质变。相比之下,还是“以直报怨”比较明智,让怨恨不受刺激发展,使其处于量变状态,以至于自消自灭,“静之以徐清”。

论语人生励志的句子(论语智者不惑人生的自我超越)(4)

当今时代的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共同的理想愿景,"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都为我们"不惑"、辨惑提供了根本标准和方法指导,而当代人们一切生动实践及其成果更为我们树立了智者的典范,加上优秀传统智慧的丰厚滋养,我们人人在当代都可以成为不惑的智者。

朋友,我是清如静如,力求按照"义理"全面系统地"照着说"《论语》,很高兴与你对坐经典!

论语人生励志的句子(论语智者不惑人生的自我超越)(5)

(图片借用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