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山河令》的时候,觉得温客行实在是太能说了,他的台词太多了。而且还是出口成章,一言不合就要吟诗作对。

比如,他和周子舒刚刚认识的时候,他就说过:“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后来,他在桃花林与周子舒比武时,他又说:“兄台这步法,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甚美,甚美。”

又比如,他在湖水边,再次遇到周子舒时他说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还有,那个雨夜里,当他得知周子舒时日无多时,悲痛万分。他走在风雨里,随口吟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凉雨知秋,青梧老死,一宿苦寒欺薄衾……世事蹉跎,死生契阔,相见恨晚叹奈何。”

山河令为什么没有告诉周子舒(山河令一开始觉得温客行能说会道)(1)

温客行能说会道,主要表现在面对周子舒的时候。那简直是文采飞扬,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而且,你会发现,他夸奖周子舒的每一句词,都不带重样的。让网友们直呼:没有点文化,都不敢看山河令了。

也有网友说:看山河令,跟着老温学了好多诗词和成语。

又有人给温客行起名叫“温搭讪人”,或者叫他“文科行”。

总而言之,温客行口才确实不错,而且让人觉得,他属于饱读诗书,很有文化的那种人。

山河令为什么没有告诉周子舒(山河令一开始觉得温客行能说会道)(2)

但是,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周子舒也挺能说的。而且,只要他肯说,绝对比温客行更能说。

说到底,温客行也只有在周子舒面前,才会变成话痨,到了其他人面前,那就不一样了。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温客行夸奖别人的词,其实都是千篇一律的。

他似乎就会那么一句:“久仰久仰,今日得见真人,风采更胜传闻。”不管见到谁,都用这一句来表达。

他说这话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周子舒,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我估计周子舒心里会想:老温啊,咱就不能改改词吗?你总说这一句,会让人觉得很假、很敷衍啊。

可是没办法啊,估计温客行也不会说别的词了,他也懒怠说别的词。他就只想夸他喜欢的人,至于其他人嘛,敷衍一下得了。

如此看来,温客行在社交方面,懂得并不是很多。他其实很单纯的,不太会说什么客套话、也不懂什么场面上的事。

这大概是因为他在鬼谷待的时间太久,与世隔绝的时间太了吧,渐渐的,他已经忘了该如何融入这个世间。

山河令为什么没有告诉周子舒(山河令一开始觉得温客行能说会道)(3)

周子舒和温客行就不一样了,只要周子舒愿意,他就可以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来,只是,他不屑那样做罢了。

还记得那次,在饭店里周子舒、温客行二人初见曹蔚宁时,周子舒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久闻清风剑派择徒最为严苛,门下弟子个个都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文武兼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瞧,这话说的,多有水平啊,几句话就把曹蔚宁夸的心花怒放,很快对周子舒卸下心防。

周子舒的这几句话,不只是夸奖了曹蔚宁,也夸奖了清风剑派所有弟子,顺便也夸奖了一下清风剑派的掌门眼光很高,很会挑选徒弟。

当时,曹蔚宁的钱包被偷了,没钱结账,打算笔墨回报,可是老板却不同意,场面闹得很是尴尬。

后来,还是周子舒掏钱,帮曹蔚宁结的账。

曹蔚宁很是感激,打算回去取钱来还他的时候,他又说了:“钱财乃身外之物,若能因此结交一位朋友,那就太好了。”

然后,他还要拉着曹蔚宁坐下来,还要和人家好好的聊聊,把曹蔚宁这个小憨憨哄得别提有多可开心了。

明明是一番客套话,却让人听不出客套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心里非常舒服。很想和他继续聊下去。

山河令为什么没有告诉周子舒(山河令一开始觉得温客行能说会道)(4)

他的这些举动,让坐在一旁的温客行全都看在眼里,都吃醋了。

最后,温客行只好找了一个理由,把曹蔚宁赶走了,这才算完。

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周子舒故意这么做的,他就是想逗一下温客行,就是想看看温客行有什么表现。

不得不说,周子舒确实很有本事啊。

不要忘了,他当年可是一个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都能游刃有余、应付自如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也是个社交高手。

不但有勇,也有谋。这就是周子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