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辆梦想座驾,当然,有些人也许不止一辆。之所以是梦想座驾,那是因为多半结果是这些车终其一生也买不起。但一般情况下,多数人会在这张梦想座驾名单中列出一辆可能“梦想照进现实”的车型。当你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或者在原公司得到晋升,那么梦想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回到我念高中的时候,也的确有这么一辆汽车:后轮驱动,手挡变速,还有一个强大的V8动力,而这台V8的马力超过了300匹。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1)

这台车的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在5秒之内, 400米冲刺仅为13.5秒@173.8公里/小时。好了,不卖关子了,他是庞蒂亚克Firebird WS6。说实话,15年前300马力是个了不起的数字,这需要一台V8或者很大的一个涡轮才能触及。如果说你400米冲刺跑了13秒,那说明这是相当快的一辆街车,能到12秒就更加不可思议,如果到11秒了,那就是神车加神人的配置。

马力和扭矩都小一些的科迈罗为什么在上述两项客观测试数据上占得先机呢?刚才我们说到了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匹野马“偏胖”。第二个原因就是野马的扭矩输出在快速升挡时显得有些拖沓,这样一来你很难在冲刺跑中得到一个完美的成绩。以上两点最终导致了动力强的野马400米冲刺时间反而比科迈罗慢了0.6秒。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2)

主观上,我们认为这两台车的发动机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当然,我们并不是性格分析方面的专家。野马的低扭十分给力,一踩就有,特别是在出弯前的那一脚,这使得城区驾驶很有乐趣。但是,过了5000转/分后就不行了,而且是瞬间“脸拍地上”的感觉。科迈罗就大相径庭,3000转/分前,他就像个小姑娘。涡轮介入以后,小姑娘变成了女汉子,而且兴奋能一直达到转速指针尽头。这种激情让人很难在城里消受,但上了高速后你就感受到他的优点了。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3)

“野马的低扭的确要比科迈罗好,但我更喜欢科迈罗发动机的风格,”Jonny Lieberman说到:“因为我受不了野马2.3升EcoBoost那种动力拖沓的感觉,而科迈罗2.0T只要涡轮介入后那种扭矩爆发直到峰值转速的酣畅是我无法拒绝的。”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4)

坦白讲,我认同Lieberman所言,这和喝酒是一个道理:“喝得多”和“喝多了”还是前者更好一些。所以,科迈罗“通常情况”要比野马更好玩一点,不过,一旦开启“运动模式”情况就会被反转,而且野马还有一个“赛道模式”,这可让他获益匪浅。如果说“运动模式”是野马的“不得不”模式,那么它就是科迈罗的“试一试”模式。科迈罗有“不得不”的模式吗?当然,那就是他的尾段声浪模式,开启这个功能,这个四缸机“啪啪啪”的声响不比V8差劲,自然比野马的I4也强出好多。

野马的低扭好、弯道好,科迈罗的直线牛,这两台车是不是赛道表现也不相上下呢?答案稍后公布,让我们先来插播一段制动数据。在96公里/小时到静止的制动测试中,野马的成绩要比科迈罗短了整整3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对比已经可以分出胜负。在横向最大g值测试中,野马的数据是0.95g,比科迈罗多了0.4g。在我们的招牌8字绕桩计时当中,野马也凭24.2秒@0.79g的成绩勇超科迈罗的25.1秒@0.76g。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5)

可能你会奇怪,加速不行、体重偏胖的野马是如何在制动和横向g值上占得先机的呢?答案是——选装包。我们这台野马加装了1995美元的性能选装包:四条夏季轮胎、前四活塞卡钳、优化齿比后轴等等⋯⋯科迈罗呢?当然没有这些,RS版本的甚至连套像样的夏季胎都不配,和野马这个选装最像的就是一套高性能四季胎和前刹车的升级,这无疑是科迈罗更上一层楼的巨大障碍,而且这一点在后来的赛道测试中显露无疑。在8字绕桩中,野马的制动坚实有力,车子入弯后的转向也灵敏且精准,些微的转向不足发生在弯道中段,回方向出弯时动力输出和抓地力啮合很好。相比之下,科迈罗的制动显得偏软,转向不足发生在整个弯道当中,出弯当口,却又发生转向过度。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6)

测试中的性格特征在实际的道路驾驶里也有充分体现。野马的特点是只要动力还能跟得上,即便在有侧风的公路上,你也不会觉得飘飘然,自信满满的。科迈罗之所以能跟上野马,全都是因为他在加速方面的优势,但你无时无刻不因为其不给力的轮胎而有所保留。直线起步后,科迈罗的后视镜里很容易看到野马的鼻子,但刹车进弯后你透过风挡玻璃看到的可能就是野马的尾灯了。而野马虽然跟前跑后的有些吃力,但还并没有因为这种状态而精疲力尽。另外,科迈罗的轮胎虽然抓地勉强,但烧胎弹射这点上还是好过野马很多。

也许你知道这对儿肌肉兄弟家里都有V8的大哥罩着,如果把他们搬出来干一场,结果会是如何呢?故事的过程可能就会一边倒了。我的意思是说,野马GT和科迈罗SS比起来,显得笨重、拖沓、动力欠佳很多。

如果是起伏的峡谷路面呢?两台车子的不同依旧十分明显。野马的制动非常线性,刹车一点就有,并且制动力从一而终,整个制动过程力道变化不大。然而,科迈罗的刹车却有所不同,他的前段制动力道偏软,但脚面真的用力踩上去即刻坚挺有力,我们承认这种设定适合日常交通,但我们本次是在寻找一股类似性能车般的制动反馈。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7)

两辆车在弯道中的动态响应也不尽相同,野马的过弯速度虽然很快,但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车子很重导致的悬架消耗,他悬架的硬度还难以标称自己是辆性能座驾。直到你适应这种悬架柔软带来的重心转移,不然它真的会影响弯道中的信心。与此相反,科迈罗的平衡感非常好,这得益于轻量化的车身。虽然,两车的前后重量配比仅仅差了1%,但野马的发动机是布置在前轴之上,而非科迈罗的前轴靠后一点,所以野马的推头也更为明显。

在用方向盘找抓地力的时候,重量上的差异让科迈罗有更好的感知力,特别是轮胎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当然,野马入弯更好,但转向对抓地力感知要模糊一些,不过好在你可以在“正常”、“运动”和“赛道”三种不同模式下转化,以获得最好的驾驶表现。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8)

另外,他们换挡杆也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野马和科迈罗都使用了6挡手动变速器,但福特的换挡拨叉表现更出色,换挡行程不仅短而且吸入感很好。同时,倒挡锁止机构的设置也颇得人心。相较而言,科迈罗就不那么好了,在3退2挡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听到误入倒挡时棘爪打齿的声音,说实话,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吓人一跳。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9)

接下来,是一些小小不言的方面,但又很实用。两台车子都有行李厢,但和科迈罗相比,野马的要大一些,而且开口幅度也更佳。他们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排座椅,不过野马的“第二排”座椅可以放下比科迈罗年龄更大一些的孩子。还有,福特的USB接口不止一个,而且被设计在了能用的地方,并且车内储物空间也更为合理一些。另外一点,影音娱乐系统:福特野马目前使用的是Sync3版本,但Lieberman搞了一天都没能让自己手机和它互动起来(他想在充电的同时将手机的流媒体在车载影音系统中播放)。而我的雪佛兰MyLink也没有好到哪儿去,每当我手机上的谷歌地图试图通过蓝牙将导航语音播放到车载系统时,手机里的音乐总是莫名其妙地被放出来。燃油经济性?我们知道,你买他们的四缸车型就是为了这个,我们很乐意告诉你“美国工信部”给的数值和真实油耗都还算是说得过去。

我们知道,刚刚说完燃油经济性就上赛道有些扯。有人会议论:两台四缸发动机,3万美元出头的车子⋯⋯没错,小排量的廉价车肯定没法和GT、SS相比,但我们就是这么干了,而且感觉还很爽,也许你也应该去试试。可以说,两个家伙在赛道上都还算“初生牛犊不怕虎”,跑的不仅兴致盎然,而且还可圈可点。和他们的V8哥哥相比,整备质量上的优势在多弯的柳泉街道赛道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然,科迈罗还是因为自己的四季轮胎受到影响(不过我们在上一页已经给你解决方案了),所以,野马在如此情况之下,以0.86秒的优势赢得了本次计时比赛。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10)

Randy Pobst说到:“和野马相比,科迈罗的制动反应很慢且整体性差。”整个赛道测试阶段,Pobst不止一次用“胆战心惊”来形容科迈罗的制动,弯道中这辆雪佛兰也没得到什么好评:“整个转向阶段的感觉和野马差的不是毫厘,制动后科迈罗并没有给我预期当中的抓地力,取而代之的是四条轮胎在扭动中带有更大角度的侧滑和相对更多的空转,可以说是转向既不精确也没乐趣。”但科迈罗并非一无是处,Pobst告诉我们:他还是非常喜欢这辆雪佛兰在动力驱使下出弯时的漂移姿态,出弯速度慢加上出弯动力猛让科迈罗带着一点滑胎冲出去的时候还是能给人一些小惊喜的。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11)

野马也没能逃过Pobst的吐槽:“发动机表现过于慵懒,我以为我将感觉到动力迸发,实际上没有,而且后来几圈的表现更为糟糕。没飚几圈油温报警的黄色小灯就亮起来了。我只猜到了故事的开头,没有猜到结尾⋯⋯但是,我却爱上了野马的制动反应,最大制动g值弹指间即可获得,因此刹车点可以一推再推,在这条赛道上我想我的刹车点已经晚到快要创纪录了,而且很多制动点都能很晚,可能他喜欢你去一遍一遍地考验,尽管这辆车子很重。”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12)

上面列举的不同之处已经满了一箩筐,但是我和Lieberman还是久久凝望这两台肌肉车。坦白地将,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比测试最旗鼓相当的一次了,成绩差异也就那么1%。我们一致认为,如果哪台车能让我们的眼神多停留一会,那么那台车就是今天的获胜车型。科迈罗毫无疑问驾驶很有快感,但他的轮胎把自己束缚了起来。野马是公认的最牛肌肉车,但这次他的发动机和体重都不太理想。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13)

好吧,还是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谈谈梦想座驾。梦想座驾是理性能解决的吗?当然不是。对于现在的中产阶级,也许一台300马力往上的车子已经触手可及。而于我而言,V8的梦想在记忆里的高中年代久久挥之不去。两款车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那款,还要必须选出一个带回家,我们是不是该问一些更加实际的问题了?你想要这台车最快开到多少?你的预算包牌价格几何?你每天开车上下班多少公里、堵不堵?等等⋯⋯

野马和大黄蜂驾驶感受(野马单挑大黄蜂)(14)

一系列问题之后,可能你想把哪台车带回家已经有个结果了。而作为对比测试,我们又必须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多方面考虑之后,那么我就选择野马吧!可能有人会为雪佛兰打抱不平,我也承认,如果科迈罗有一套夏季轮胎,或许故事的结尾会完全不同,但谁让你就是没有这个选配呢!改变能改变的一切,接受改变不了的一切,就是这样。

哦,最后Lieberman为我敲了一下边鼓:“让科迈罗黯然的并非只有轮胎一项,作为肌肉车,野马的物理手刹是个必杀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