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感情,别离是最好的安排,再相逢已成隔世。

将往事清零,将人生重置,接得住烟火幸福,也放得下转身天涯。

往后余生愿你遇到的都是美好 愿你接得住美好(1)

1[太阳]

愿你接得住美好

命里有时终须有的,都是宿命的安排,容不得自己有半点反映,就已经开始接受宿命的美好安排。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亦是如此。

1920年9月,徐志摩为了结识狄更生先生,故而拜访了林徽因的父亲,也有幸结识了花一样年纪的林徽因。

那时的徐志摩已经已婚,并且还是两岁孩子的父亲。而情窦初开的十六岁女孩林徽因,面对一个如此俊俏又风度翩翩的徐志摩,又怎能做到心静如水,毫无波澜。

当徐志摩再次与林徽因相见时,已经被她的清纯美好深深倾倒。那清澈的双眼,高贵的气质,让徐志摩肯定,这就是他追慕多年想要遇见的女孩。

一个花季少女,一个青年才俊,在眼眸交换的一瞬间,便有了浪漫的康桥之恋。

那些日子,伦敦的雨,每天都若有似无地飘落着,从未停歇。

他们坐在温暖的壁炉前,聊梦境与现实,聊音乐与文字,总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有时,说到心动处,彼此就沉默,彼此感受。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因为爱。

爱来的时候,无需多言;相互靠近,彼此走近;不论天涯有多远,都要携手走一程。

往后余生愿你遇到的都是美好 愿你接得住美好(2)

[太阳]2

放得下过往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康桥深刻而浪漫的爱了一场,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爱到轰轰烈烈时,几乎忘掉,他们的相逢是一场美丽的错误。

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自己要爱的人,是多么不容易,怎么又会忍心轻易说出别离。

他们甚至愿意一直在爱的梦里徜徉,也不要回到赤裸裸的现实身边,因为他们深知,梦醒后,彼此都会受伤。

那时候,徐志摩和林长民是好友。

林长民欣赏他的才情,但作为林徽因的父亲,他想将林徽因许配给梁思成。

林长民默许他们可以相恋,但需要适可而止,不会让他们谈婚论嫁。

林徽因骨子里的浪漫不比别人少半分,梦的时候,比谁都浪漫,可是一旦清醒,却又无比理智。

于是,那一首《再别康桥》,便是他们此生的刻骨铭心。

1921年10月,林徽因的父亲出国考察的时间到期,林徽因毅然决然地跟随父亲一起回国。

回国后的林徽因,又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她看上去仍然美丽,可是没有人知道,她是负伤而逃。

梦醒之后,往事如烟,她既然选择了悄悄离别,就没有再回头的想法。

林徽因的爱是清醒的,理智的,决绝的。一个柔弱清纯的女子,可以把过往不露痕迹的掩藏,难免让人滋生凉意。

就像她诗中的一句话:“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

往后余生愿你遇到的都是美好 愿你接得住美好(3)

3[太阳]

余生,愿你接得住美好,也放得下过往

“人生不论你再怎么精心策划,都抵不过一场命运的安排,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

林徽因也好,现实中的我们也罢,愿你,学会接得住美好,放得下过去;做一个清醒又薄凉的人,将美好永存,把过往安放,如此,便可岁月安好。

往后余生愿你遇到的都是美好 愿你接得住美好(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