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美的,然而很多家长谈零食色变,面对孩子渴求的眼神,家长心理也很纠结,到底能不能吃零食呢?

可以吃,但要适时适量,其实零食是很多孩子重要的消遣方式——这不一定是坏事。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1)

咱们都有过童年,一定也记得童年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零食的快乐!所以孩子的这份快乐,我想家长们一定也不愿意剥夺。

但是选零食一定要:健康、好吃!毕竟快乐和健康都挺重要的。

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

我们都知道成人饮食一般参照由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

其实儿童零食怎么吃也有权威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 2018)》(以下简称零食指南)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怎么吃零食进行了指导

针对2-5岁的学龄前儿童

1.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2.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5.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6.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7.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针对6-12岁的学龄儿童

1.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2.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5.零食新鲜、营养卫生;6.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从零食指南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吃零食也要考虑儿童营养均衡的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别多吃,优先选择水果、奶类和坚果,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保持口腔清洁

并且,在2020年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对儿童零食在营养健康及安全性上进行了明确规定,还明确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

标准中明确规定,以下6类儿童零食被国家明确列入黑名单,家长选择千万慎重!

1.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加孩子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2)

那么,如何判断零食中是否有反式脂肪酸?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根据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则可以标示为“0”。

含有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原料的食品,大概率会出现反式脂肪酸,家长要特别注意营养成分表。

常见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有:威化饼干、夹心饼干、奶油蛋糕和奶油面包、曲奇等焙烤食品。

2.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

辐照工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灭菌工艺,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但是对产品营养素有影响,某些情况下对蛋白质也有影响。

辐照处理的食品虽然不会有放射性危害,但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造成营养素流失,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所以明确规定工厂用的原料不能使用辐照工艺。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3)

常见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有:方便面蔬菜包、蜜饯、果脯、水果干等,经过辐照工艺处理的食品,通常都会明确标注出来,家长在选择时要注意。

3.少盐、少糖、少油

高盐、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一旦孩子摄入过量的化学添加剂或重金属盐类物质,其神经系统和脑部发育将会受到伤害。

高盐高糖的食物还会破坏孩子的味蕾,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养成了重口味、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4)

长期食用“重”口味食物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儿童肥胖、龋齿、儿童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中关于低盐、低糖、低脂肪的要求如下: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5)

父母在为孩子选择零食时,尽量避开一些“重口味”的食品。

4.拒绝防腐剂、 人工色素、甜味剂

当下在零食中添加各种添加剂非常常见。若儿童食用含有过多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产生急性或慢性疾病。

《中国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以下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如:方便面、火腿肠、蜜饯、冰淇淋、奶茶、口香糖等。

5.包装安全不能崩到牙

考虑到孩子吃零食可能会崩到小牙齿,标准特别提出包装结构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在儿童使用过程中不应对其产生伤害,如割伤、误食等风险。

6.必须标出过敏原

国家标准强制要求标示出过敏原信息,以及醒目标注影响儿童食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示。

对于蛋类、海鲜等过敏的宝宝,家长们在选购零食时千万要留意标签标识安全性提醒。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6)

吃错零食的后果有哪些?

零食指南并没有禁止儿童吃零食,只是要严格控制量和吃的食物。

我们常说的“垃圾食品”,通常来说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盐、糖含量高,膳食纤维、铁、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低,但是热量却很高。

长期以往,摄入高热量不健康的食物必然会造成营养不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儿童长高的物质基础,膳食不科学、不合理必将导致营养不均衡,造成生长发育所需的一种或多种营养的缺失,影响身高的增长。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7)

同时,肥胖使得孩子很容易达到“性成熟启动的阈值”,性激素的提前“造访”让孩子的生长周期缩短,骨骺提前闭合,身高发育停止早于同龄人。

研究证明,孩子早发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长7厘米。

零食选购如何避免踩坑?

与其让孩子自己偷着买不健康的零食,不如我们主动给孩子购买一些健康、营养、美味的零食给孩子吃,那么如果如何正确选购才能避免踩坑呢?

首先,我们要读懂包装:

1.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

排在前几位的最好是天然原材料,如牛奶、鸡蛋、水果等,尽量选糖靠后一点的。

2.配料表长不能说明添加剂多;

一般情况下,配料表越短越好;但婴儿奶粉等,它的配料表一般都很长,但其成分是宝宝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它的营养价值是较高的。

3.包装上的“无蔗糖”并不是无糖;

很多商家在包装上标明标明“无蔗糖”。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无糖,蔗糖仅仅是糖的一种。

4.包装上的钠含量越低越好;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8)

其次,我们要分清是给哪个阶段的孩子吃的:

1岁以内的儿童零食选择不额外添加糖、盐;

1~3岁的儿童零食选择少糖少盐、低钠高蛋白、成分天然、添加剂少的;

3~5岁的儿童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选择新鲜多样易消化的零食。

很多品牌在产品商标、名称上使用一些”宝贝、宝宝、儿、童、婴”等字,或是在图案中使用一些卡通形象来吸引家长的注意,例如有些品牌的产品并不符合婴幼儿辅食标准,却打着婴幼儿辅食名头误导或欺骗消费者,导致多数家长分不清其中的区别,从而盲目选购。

提醒家长在选购零食时一定要看清是给哪个年龄段孩子吃的,并且配料表是否符合相应年龄段零食要求指南,切勿混淆哦~


儿童零食规定及标准(儿童零食也有权威指南)(9)

零食是儿童日常营养的补充,是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父母为其选择零食时可以尽量多选择天然食物以及低糖、低脂、低钠的零食,同时,糖盐油在配料表中越靠后越好。

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是给他们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更不是任其满足口腹之欲。

毕竟,成长所需的营养来源主要还是依赖于正餐,零食仅仅起到辅助作用。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用零食代替正餐。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