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倪明)孩子不乖,打还是不打呢?对于当下很多妈妈而言,这是个艰难的选择近日,淘宝情绪报告发布《虎妈自救指南》,数据显示男孩的中国虎妈更容易焦虑,广东妈妈购买儿童学习自律表人数全国第一,寄希望于孩子懂事早,老母亲操心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儿童暑假自律本?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儿童暑假自律本(广东妈妈购买儿童学习自律表人数全国第一)

儿童暑假自律本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倪明)孩子不乖,打还是不打呢?对于当下很多妈妈而言,这是个艰难的选择。近日,淘宝情绪报告发布《虎妈自救指南》,数据显示男孩的中国虎妈更容易焦虑,广东妈妈购买儿童学习自律表人数全国第一,寄希望于孩子懂事早,老母亲操心少。

八成妈妈

辅导作业时想过打孩子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每十年都会做一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最近一次报告显示,在40岁以下被访爸爸中,最近一年从不或很少照料孩子生活的占到70%,从不或很少辅导孩子功课的占到47%,而妈妈在这两项的表现分别为7%和2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照顾和教育下长大的。

因为家里老人无法帮忙照顾小孩,刘女士只好劝说老公将房子出租,一家三口租房住在学校附近,自己则要每天6时起床,开一个小时的车去上班。“这一个小时才是一天里最开心的时候。”刘女士告诉心理咨询师,下班回到家,看到拒绝写作业,只想游戏的儿子,感觉他“比任何客户都更难沟通”。尽管她发誓说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使用暴力。

辅导作业已经成为破坏家庭亲子关系的“定时炸弹”,数据显示,全国近76%的家庭曾因写作业问题发生过矛盾,很多妈妈陪娃写作业之前都给自己做足心理准备。但很多情况却让她们根本无法冷静,80%的妈妈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想打孩子。

江苏虎妈

买了戒尺还买“莫生气”

数据显示,江苏虎妈在淘宝购买戒尺人数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有趣的是,他们购买“莫生气”字画的人数同样排名靠前。江苏虎妈一边寄希望“黄金杆下出人才”,一边又望着字画时刻提醒自己,孩子如此可爱,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

广东妈妈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购买儿童学习自律表人数全国第一,寄希望于孩子懂事早,“老母亲”操心少。而浙江的虎妈最酷,购买儿童运动设备、户外装备最多,从小让孩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盼他们长大不会轻易认输。湖北、河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虎妈,在孩子教育上同样投入不菲,点读机、书籍、线上课程等商品购买排名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男孩妈妈更容易焦虑,2019年淘宝售出教养男孩的书籍比教养女孩的书籍多5倍。此外,正面管教、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受欢迎。

长期忍不住想打孩子?

你可能患了间歇性暴怒障碍

据阿里健康心理咨询师介绍,如果经常“情绪崩溃”“忍不住想打人”,确实有一个疾病符合这种情况,叫做“间歇性暴怒障碍”。其典型特征是无法控制造成语言或躯体攻击的冲动,行为爆发为冲动性、非计划性,是出于愤怒的一种反应。攻击冲动与诱发愤怒事件的严重程度相比,按照一般人的常识看来不成比例、小题大做。

当然大家也不要急着对号入座,这事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诊断标准,比如“言语攻击每周2次以上,持续至少3个月”“12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损坏财产或躯体攻击”等。

阿里健康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如果感到焦虑,可以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思考一小段时间再作出决定。或者从眼下不舒服的场景中暂时抽出身来,做点儿别的,比如吃水果或站起来拉伸放松肌肉,也可以让你得到释放。最关键的是,管理好自己的预期,让这种辅导孩子时出现的挫败感,不要与“愤怒”和“焦虑”建立关系,保持理性的判断。

“教育焦虑”测试表

1. 每天晚上,都忍不住坐在孩子旁边,生怕他(她)浪费时间。

2. 一到晚饭后就坐立不安,老想进屋看孩子做作业是否认真,但又怕打扰他。

3. 常常忍不住一遍遍问孩子考了多少分。

4. 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一听到孩子没考好就忍不住发脾气。

5. 有时变得比往常更严厉,说话偏激,有时变得比往常更亲切,连自己都觉得不自然。

6. 听说孩子要测验考试,自己便坐立不安,觉得压力比孩子还大,却要装得若无其事。

7. 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大步走路,看孩子的眼神都怕惊动了他。

8. 担心孩子太疲劳,又担心他们营养不够,内心忐忑不安,怕孩子考试那天会生病。

9. 无论干什么,心都挂在孩子那边,坐卧不宁,心悸、心慌,希望孩子快考完。

10. 莫名其妙地抑郁、痛苦、难过,悲伤得不想做任何事,有快撑不住的感觉。

(如果以上这些症状出现4条以上,说明已经出现焦虑,8条以上则情况严重,应当引起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