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抄袭论文 被指论文抄袭者的(1)

红色框内为被指论文抄袭的免试直博生“小王”的成绩。图/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官网截图

据九派新闻报道,11月2日,四川大学研究生小李(化名)发文称,自己在2019年发表的论文被人抄袭,且涉嫌抄袭论文的南开大学学生小王(化名),目前已被北京大学拟录取为免试博士研究生。小王接受采访时称,此事系论文辅导机构所为,自己还花了几千元版面费,而且论文与保研无关,并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已经报警了。

目前,此事的相关细节还有待相关高校的进一步调查,但小王称此事系论文辅导机构所为,却引起了新的争议,不少人从这些话里嗅出了不同的味道:论文抄袭的最终操作者不论是谁,难道不都是他自己的责任?

一直以来,论文买卖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如果小王的“代抄”行为属实,那把论文买卖行为说得这么理直气壮,而且还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也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综合目前信息看,这起事件中,小王口中所谓的论文辅导机构很可能是家论文中介,而这家论文中介很不讲“职业道德”,收了小王的钱,却没有帮着代写论文,而是抄袭了一篇他人的论文,最终“丑事败露”。面对相关调查,小王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更是自称“受害者”,也让人很难理解他的脑回路。

涉嫌抄袭论文 被指论文抄袭者的(2)

长期以来,论文抄袭一直饱受舆论诟病。图/IC photo

学术诚信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更是良好学风与学术生态的前提。无论对哪所高校而言,免试推荐研究生,对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都会“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制”。

小王的“求生欲”让人读出了比论文造假更可怕的信息:假如论文中介讲点“职业道德”,找人写一篇“合格论文”拿给小王发表,这起事件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小王也不会陷入直博资格不保的危机。

小王自认为是“受害者”,恰恰反映出其学术道德的偏差以及论文买卖的猖獗。小王一再强调“论文与保研无关”,无疑是在自欺欺人,也表明,其扣错了学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论文买卖、代写是典型的学术造假行为,更是践踏底线、触碰红线的行为,但在小王眼里成了一场正常的商品交易,买到假货后还可以报警维权,可谓贻笑大方。这样的学生,哪个大学敢要?

如果此事属实,那也再次给莘莘学子敲响了警钟,求学没有捷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奋斗,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如若把弄虚作假当作理所当然,还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撰稿 / 陈广江(职员)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