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07:0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林梦芸 通讯员 郭楠
“你看我人怎么样?我发型怎么样?我西装怎么样?”
“好!硬!挺!”
“一会儿见到他,我该咋说?”
“不就要个债吗,怎么跟搞对象似的?”
这段把所有观众绕进去的对话,来自第四季《欢乐喜剧人》中,贾冰的小品《钱在哪儿呢》。
是的,这档直男最爱、老少咸宜的喜剧综艺,上周回归东方卫视。首期阵容就很有看点:既有“雨露均沾”的宋小宝和“春晚钉子户”孙涛,也有“开心麻花”的贾金金、冯秦川和“百家笑坛”的孙建弘。
各门各派中,贾冰这个名字显得十分突兀——第一期里最搞笑的这个胡碴油头的微胖大叔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很快,不少杭州人就认出他来了,这不是咱们的老朋友么。
沈阳人贾冰,在杭州待了将近12年时间,曾任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从团长变成竞演选手,这位搞笑萌叔到底经历了什么?近日,记者对贾冰进行了专访,他说:“20年的蛰伏与沉淀,就是为了这一刻的爆发。”
在杭12年
摸清浙江人的笑点和脾胃
贾冰从小就是舞台体质。平时性子特别安静,一旦上台,就好像按下开关。他笑着回忆:“一演就停不下来,演到别人不愿看为止。”
但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喜剧演员台上台下一个样,那是对职业的不尊重,“说明你在台上演你自己。”
这种自我规范,来自他在这个行业整整20年的摸爬滚打。
1997年12月,17岁的贾冰参军。刚下连队不久,就被文工团领导看中,把他调到了文工团,成了一名文艺兵。后来的8年中,由他创作、参与演出的军旅作品多次在全军文艺汇演中立功获奖。
2005年12月,贾冰从部队转业,作为曲艺人才被浙江引进。能编能导能演的他,在浙江省曲艺杂技总团待了一年半,就被提拔为曲艺团团长。
团长的日常是怎样的?面对舞台上如此呆萌的贾冰,我们实在想象不出。
“嗨,没那么严肃啦!”他忙解释,平常需要管理分团工作,运营整理团队的业务线、演出市场之类的事情,“但创作是从来没有搁置过的。”
在杭12年,贾冰跑遍了浙江,小品、滑稽戏、话剧都能演,而且编演的节目获奖无数,不仅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拿到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作为北方人的他,在南方搞笑很容易水土不服,慢慢的,他摸清了浙江观众的笑点:
“浙江观众‘吃’得比较直白,得把包袱明明白白说清楚了,才会笑得特别开心。而杭州可能更注重地方的一些文艺形式,比如说莲花落、阿六头、老开心啊,地方特色浓一点。”
去年,他辞职离开曲杂团,开始自己闯。
出走闯天下
上遍所有“喜”字节目
贾冰不仅善于让人笑,还抓住了杭州食客的胃。他在城北开的东北菜馆“喝丢一只鞋”,如今算得上是“网红”了。聊到厨艺,他是丝毫不谦虚:“不能说好吃,也不是很好吃,那是相当好吃。”他说自己的拿手菜能列一本菜谱出来,其中最爱做的,还是东北菜和川菜。
不过最近,他别说开伙做个菜了,连睡觉都被压缩到四五个小时。
接受采访时,贾冰正在准备《欢乐喜剧人》第五期的剧本。手头上接的活,还有央视的春晚和另外几档卫视的春晚。
特别是央视春晚,他有两个小品都入选了,“他们(导演组)觉得都还不错,最后会挑一个。”
离开体制一年多,从新人开始的贾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走这条路,如履薄冰。”他感叹道。
贾冰的背后有个五人团队,都是和他一起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从编剧到编导一一具备,专业而全面。他们一起从喜剧类选秀开始打拼,《笑傲江湖》《笑声传奇》《喜剧总动员》……几乎把国内带“喜”字的节目上了个遍。
其中,小品《贾总的演讲》在2016年获得过全网过亿的点击量,一炮而红——被大兵评价“对得上《笑声传奇》这个招牌”,程野直言“在贾冰面前我就是个小学生”。去年,又在另一档喜剧节目《笑声传奇》中,和蔡明搭档,拿下总冠军。
笑点密集,节奏精准,演技到位,几秒一个反转是贾冰作品的特色。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三句话要有一个包袱,如果10到20秒都没有笑声,我心里就会很难受。”
比如大受好评的《钱在哪儿呢》,他只打80分,被扣掉的15分源于网友“中规中矩”的评论,在贾冰眼里,这个褒义词是打击性的。
每次演完,刷一遍网友评论,也是他的习惯。“闭门造车可不行,我会认真思考、研究这些反馈,观众提出的毛病,会在下一期改正。”贾冰说,这也是他们团队的创作准则。
时刻准备着
只为做个纯粹的喜剧人
《欢乐喜剧人》这档竞演综艺,在业界是出了名的压力大。它的模式和《歌手》很像,都是一个星期必须要出一个新节目。
但,排演小品可比编排歌曲的作业量要大多了。
贾冰却应对得很从容:“我没有被掏空的感觉,毕竟有这么多年的积累。”他就像个时刻准备着上场的“脑力型选手”,看似一潭静水,但早早就运筹帷幄,“今年是我启动另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原来,他早早就给自己定下“小品演员”的终极定位,而这一路,他都是照着一个个“五年计划”走的——
从17岁开始是第一个五年,在部队立住脚,要让南京军区搞文艺的人对他有所了解;
第二个五年,从部队到地方,完成第一次身份的转换;
第三个五年,在地方曲艺厚积薄发,转变思路,在全国的曲艺行业中崭露头角;
第四个五年,带领团队从综艺闯到影视,让全国观众知道有个叫贾冰的喜剧人。
不难发现,每一个五年都彼此承接,存积的专业知识、舞台经验和影响力都呈阶梯式上涨,非常科学。
“我们团队是在各方面都非常稳定的前提下,再来专心做喜剧的,没有赚钱、出名的压力,就是喜欢,纯粹地喜欢。”
而他在采访中,也反复地说:“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中国有个喜剧人叫贾冰,这是我20年坚持的梦想。”
嗯,现在,很多人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