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视察第71集团军,在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介绍王杰事迹的展板前,深有感触地说,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

王杰是上世纪60年代涌现出来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保护身边战友而光荣牺牲。他的事迹所体现的不仅有人们熟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也有“三不伸手”这面境界和操守的明镜。

所谓“伸手”,意为索取、索要。渴望荣誉上增色、待遇上提高、物质上优厚,一般来说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变成了向组织索取荣誉、索要利益,就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就荣誉、待遇、物质的获得而言,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做一点事就觉得了不起,张口要这、伸手要那,实质是丢掉了组织观念,忘记了党员身份,是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在荣誉上不伸手,反对的是沽名钓誉。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有一个著名公式:“一个人的价值=他人的评价-自己的评价。”意思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他的价值就显得越小。荣誉是党组织对党员的肯定和褒奖,但是伸手要荣誉的行为,则难免掺杂私心杂念,很容易名不副实。“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共产党员所赢得的荣誉,应该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认可,这样才真正让人骄傲和自豪。

在待遇上不伸手,倡导的是淡泊明志。1955年授衔时,许光达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报告,请求由大将降为上将。毛主席赞扬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对照许光达这面明镜,我们应该懂得什么叫淡泊明志。强军兴军使命在肩,每名党员想得更多的应该是创业和奉献,老想着个人付出是否得到回报,是自寻烦恼、自损形象。前不久,中央军委印发《军级以上领导干部有关待遇规定》,要求“严格规范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办公用房、住房、用车、工作人员配备、医疗等方面的待遇标准”,这不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在全军树立的鲜明导向。

在物质上不伸手,严格的是法纪操守。品德高尚的人,对精神的追求往往超过对物质的要求。钱学森说:“我姓钱,但不爱钱。”他为国为民奉献一生,晚年,又把两笔不菲的科研奖金全部捐给国家,用于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一位哲人说,如果一味追求物欲,就会陷入无聊和空虚。一个人如果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谋取物质、追求物欲上,精神上的“钙”就会在物欲的冲刷下不断流失,导致奢靡之风滋生,甚至坠入违纪违法的深渊。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的一起起典型案例表明,贪恋金钱、权力、美色,最终必然要栽大跟头。

笔者曾去过“王杰班”所在的这个集团军,很多领导干部的办公桌上都立有王杰日记里的这句“三不伸手”。这支部队的一名领导干部曾有感触地谈到,“三不伸手”只有短短一句,但立在案头,就像是老班长在时刻看着我们、监督我们。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共产党员多照“三不伸手”这面镜子,淘尽杂质杂念、擦掉灰尘污垢,共产党员的信仰、作风和形象才会愈加耀眼!

人心太复杂要有一副好心肠(常照三不伸手这面镜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