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娘深爱百里弘毅,无奈百里弘毅在男女之情上不咋开窍,还为了和自家老爷子对着干,反对老爷子给他定的亲——娶柳七娘。
百里弘毅和七娘打小相识,少女早熟,七娘对貌似木讷的百里弘毅打小情有独钟,长大后柳家与百里家结亲,对七娘来说是件顺心如意的事,可百里弘毅就像一块冷冰冰捂不热的石头,对她始终说不出一句好话,给一次笑脸。
婚前为了见未婚夫一面七娘费尽心思搜索古籍献上,以此为借口,才得以见上未婚夫一面。结婚当天,百里弘毅坚拒不迎亲,拒穿婚服,最后他老父亲差点快给他跪下,并用缓兵之计,说自己现在去向柳家求饶,百里弘毅这才心软。
婚后不要说什么洞花花烛了,当晚百里弘毅的父亲就被柳七娘的叔父下毒害死。
在谁下的毒没有揭开时,七娘承担了百里家女主人的职责,一个大家闺秀,为了缓解府里开支,谴散下人,亲自动手操持家务,一日三餐在厨房忙乎服侍百里弘毅,对他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极尽温柔,从不给百风景点弘毅添麻烦,但似乎看不到百里弘毅心里坚冰融化的迹象。
七娘太爱这个丰神玉立的男人,把自己低到了尘埃,他给的委屈,他的冷漠,她都可以忽略不计,一心希望能和他相守。
她应该是知道水滴石穿这个道理的。只是,命运没给她太多时间。她的叔父谋害百里弘毅百里延的事被揭穿,七娘成为害死公爹的凶手的侄女,这让她在百里府的地位十分尴尬。
进,进不得;退,不知如何退。
02百里弘毅这么聪明的人分得清七娘叔父与她的关系,也知道七娘的清白,无奈他们都需要时间去消化这突如其来的感情冲击。
百里弘毅觉得自己不能耽误七娘的年华,“在我身边你只会虚度时光”。他想休妻,是觉得这样对七娘好。可他太不懂女孩子的心,她如此爱他,女孩子如果被动离开心爱的人,她以后的人生一点都不会感觉到快乐。
尴尬中的七娘想到了离开百里府外出散心,她想跟百里弘毅提前说,但百里弘毅心烦意乱之际,没有给她开口的机会。七娘连夜收拾了行李从百里府消失了。
人总是这样,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你眼前晃呀晃,你是不会怎么在意的,也就是通常说的,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可如果这东西有一天突然凭空消失,没给你任何消息,你会突然惊觉,哪个地方空了,巨大的失落感瞬间将你包围,你急迫地想重新见到他。
那些成天吵架的夫妻,恨不得你死我活,但如果哪一方真的离世,剩下的一方并不会觉得解脱,而是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空虚感。因为习惯被打破,重新适合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人走得出来,有些人还不一定。
百里弘毅平时对七娘熟视无睹,没有任何亲近表现,但得知七娘不见了,也是心急,带着仆从出门寻妻,却在门口遇到了外出清修十年不见踪影的七娘亲爹。
七娘父亲离家十年,一去音信全无,七娘是她叔父带大的,并给她配了百里弘毅的婚事。所以说柳适的个性也挺奇葩的。
03突然出现的柳适知道七娘不见了,作为亲爹他竟然一点都不急,还说出了很“尊重”七娘行为的一番话。
他说,七娘从小就很有主见,很任性,只要她想得到的东西,无论多难,她终究都会得到。如果她想离家出走,就让她出去散散心好了,你们就别担心了。
柳适的心还真是大,十年不归,一朝归来见不到女儿,他居然一点不着急,还能劝女婿别去找。这心态,肯定不会得焦虑症,真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明显,七娘和她爹柳适一样,都是那种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可以为了目标努力奋斗的人。柳适为了心中所想,丢下年幼的女儿一去十年,不知生死,说是在深山里清修,过往十年干了什么讳莫如深。
“百里也是尚书门第,虽然比不上我们柳家,但我从来不在乎门第之见”,柳适说他很欣赏百里弘毅为守初衷对抗家长催婚的态度,如果百里弘毅是他儿子,他一定支持他,可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激烈“可你只是我女婿”。他质问百里弘毅,七娘不达目的不休,她不是轻易放弃的人,百里弘毅让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的委屈,逼得她离家出走。
一个放弃尽责十年不见,对女儿成长阶段不闻不问的父亲,理直气壮地责问女婿,总感觉他这一身正气有点站不住脚,却能让百里弘毅哑口无言。
那一边,月华君佐证了七娘从不服输的个性“只要是你想要的,你就一定要得到。”
可这样的七娘,却在感情上撞得头破血流,落寞自责中还极力维护着百里弘毅,“他如果没有我,会轻松一些”。
04柳适与柳七娘的个性很像,他们可以为了心中所想不惜一切。不同的是,七娘身为女儿,陷入情感的迷局。当然她最后或得偿所愿,毕竟百里弘毅面冷心热,并非真的冷酷无情。而和那些单相思且控制欲超强的人不同,柳七娘对百里弘毅的爱不具压迫性,她用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不出意外的话,她成功得到百里弘毅之心的几率很大。
柳适出身名门大户,却不在乎门第,思想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行动上打破常规,且豁得出去(抛家弃女为心中所想),这种人往往富有叛逆精神,骨子里带有几分疯狂,也颇具领导者潜质。
柳适的来头一定不简单,很难说与宋凉的反叛势力有没有牵连。毕竟柳适的弟弟,七娘的叔父柳襄就参与了春秋道的诡秘行事。
有其父必有其女,七娘和柳适这种个性,如果走正道,还是挺有人格魅力的,也是能成事的。(图片来自《风起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