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玉器,在我国古已有之,《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因为“君子于玉比德焉”(孔子),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诗经》里也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即君子以玉象征高洁的德行,玉是君子的象征,古代男人带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样。玉,总给人们带来吉祥、美好、温馨的回忆。

君子以善渡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1)

玉石具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的质地,它是大自然的精魂,是美石中的君子。可能因为玉凝聚了上天赋予的特性,玉这种物件与君子的美好品格十分符合。于是,玉被人格化、道德化、思想化了。温润如玉、洁身如玉,是一种美的赞誉。君子如玉高洁,玉如君子正直。玉性温凉,虽有丝丝寒凉入骨,然而玉暖石凉,总有一种温润,让人不忍离弃。

君子以善渡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2)

“玉品如人品,品玉如品人”当今社会也不乏喜佩玉饰的君子。喜爱玉甚于黄金和其它玩物,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

君子以善渡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3)

国人历来以佩玉为美,《礼记》云: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君子以善渡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4)

君子如玉,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由内向外慢慢透射出一种魅力无穷的美,这些特点与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玉者无声,不急不徐,从容不迫;温文尔雅,随意淡泊;不温不火,价值自在。表面温润晶莹,望之含蓄内敛,近之如沐春风,内质坚贞静定,可碎不可裂。君子之风,不求人赞,唯求自身心安。愿世人常怀君子之道,守候心灵之地。因为有玉的地方,才有安宁平静。

君子以善渡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5)

传说中玉能辟邪。一个佩玉的人如果遇到危机,玉会先碎,劫难也会减轻。这叫“玉碎人全”。玉是吉祥之物,是一种有灵气的珍宝,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防身避祸,逢凶化吉,祛病延年。

君子以善渡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