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进行时。最近,你或者家中有没有人正在找工作?
在小红书、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输入“神仙公司”四个字,就会跳出许多网友,尤其是以职场小白身份分享的帖子。老板随和、同事好相处、不加班、水果零食无限量供应,甚至还能摸鱼打游戏……
而帖子后面,往往跟着一连串的跃跃欲试:“有实习机会吗”“还招人不”“求姐妹内推”……即便目前没有求职需求的人,也会羡慕地感慨一句:“这真是神仙公司。”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神仙公司”可能是由运营人员打造出来的?
一人运营三个人设账号帮公司打造形象
去年下半年,原先从事计算机开发岗位的小濛找了份新工作,进入某快消品公司的品牌部成为一名运营助理。她的日常工作,简单说,就是通过运营账号,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为公司打造形象、发发软广,运营好了还可以商业变现。
此前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小濛,通过自学网上一些教程,摸索着定下了三个账号的人设,“一名严肃中透着可爱的老总,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无私科普”,还有一个是她的最爱,也是投入感情和精力最多的:刚刚入职“神仙公司”的实习生。
网上会有很多此类运营账号打造人设的经验帖
这个实习生“找了好久的工作”,“慢慢摸索到了面试的技巧,也开始教大家怎么写简历”。终于,她如愿“找到了工作”,这家公司的“老板大方又明智”,同事拒绝内卷,日常还能听到很多八卦。她还渐渐爱上了公司的产品……
小濛为这个账号的日常更新,注入了许多鲜活且看上去很真实的细节,有融合自己和同事的经历,也有借鉴其他账号的故事。
初入职场者的视角,让许多年轻网友产生共鸣。不少人恭喜她找到了好工作,也有人问这家公司招不招人,还有人跑来合作,求“种草”带货。很快,实习生账号成为三个账号中运营数据最好的一个。
在小濛原先的设想里,实习生接下来还要分享公司产品开发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再介绍她主导的首款产品,还凭此拿到了一笔可观的年终奖。可惜的是,就在年初,公司效益不好,叠加几个账号后期数据增长趋缓,她被裁员了。
有公司
模仿“神仙公司”帖招人
过完年,小濛开始找新的工作,前阵子将这段经历发到网上。“公司里不会再有人能模仿我的口吻,所以这个号也不会再更新了。”她把停更的账号,比作“无限的互联网世界里一块电子废料”。
一夜间,爆帖诞生。排第一的留言获得了5000多个赞:“原来我看到的入职神仙公司还有假的。”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运营编不出。”小濛回复。
还有一些网友看了直呼“世另我”:“也干过运营,带我的师父还嫌我的人设不够温柔”“很真实了,我的上一个身份是和男友在一起特别沉迷某游戏的搞笑女”……
猫猫刷着这些留言,打出几行字:“哈哈哈,我也运营过一个走狗屎运进入神仙公司的小白号。结果,工作四个月公司股价腰斩,网上差评大概70%,顺理成章停更了。”
猫猫做的是执行策划,去年因为一些原因公司招人比较难,便跟人力资源部一合计,参考网上的“神仙公司”帖,做了一个实习生口吻的账号。她陆续操作了几篇文章,发布在知乎、小红书等年轻人刷得较多的社交平台。“基础福利一个不少,节假日有慰问品和红包,三八节休假,儿童节有娃家庭、单身人士都休假一天……”一段时间下来,果然成功收到很多有求职意向的私信。
不同的是,猫猫向橙柿互动表示,账号人设是包装的,但提到的福利是真的。
找工作可不能单纯依赖
社交平台爆料
事实上,这种打造人设的做法,是眼下新媒体营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操作方法。除了需要通过内容“种草”变现的品牌,一些企业在日常招聘中也会用到。毕竟,诉诸情感的内容,往往比理性内容更容易得到传播。
“在这上班做梦都笑醒,不加班不打卡,周一居家办公;咖啡水果无限量供应,还有节日贺礼、月度活动、生日派对。”“神仙公司终于轮到我了,刚毕业的小白遇到专属职场导师,在公司也丝毫感觉不到上下级关系的压迫感……”只要在社交平台上看过几篇入职“神仙公司”的帖子,你就会发现,这些年轻人心目中的“神仙公司”,所具有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老板随和、同事好相处,不加班、收入不低,日常供应水果零食,还能摸鱼打游戏……
“打造‘神仙公司’,本质上是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都会有专业的人员或是固定的部门,通过一些具体的形式来传播雇主品牌形象。”前程无忧相关人士表示。
“现在许多公司招聘,会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一些传播,这对于招年轻人来说非常有效,尤其是偏互联网的企业。而打造好的雇主形象,有助于吸引更多求职者。”杭州名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沈敏跃认为。
作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沈敏跃也曾发现某些企业在网上打造的形象与实际并不相符。“这样其实留不住人,求职者入职后一旦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很有可能干了一两个月就走了。”
而对于热衷在网上找“神仙公司”的年轻求职者,两位资深业内人士也有话说。
“互联网让招聘、求职变得更为便捷,但也让年轻人变得更‘宅’,就连找工作这种事都严重依赖网上信息。”在沈敏跃看来,“神仙公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年轻人求职观念上的一种变化。可同时,“找工作不能仅仅看办公环境,有没有游戏打,是否有零食等,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该公司的理念、经营业务、所处行业的地位、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老员工的留存率等问题,还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前程无忧相关人士也持类似观点:“年轻人找工作时在意的薪酬,可参考各平台发布的薪酬报告,或是国家统计局权威发布的各行业平均工资。其他的福利水平、公司氛围、企业评价等,虽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查找,但网络信息庞杂,客观性、真实性都有待商榷。此前也不缺‘面试造航母,入职拧螺丝’的现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辨证分析。”
在他们看来,最好的方式还是向已经在企业工作的学长、学姐或者具备一定行业认知的人和第三方公司求证、咨询,而不是单纯依赖社交平台的爆料。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橙柿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