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修从涛

一卷卷文字、一张张图纸、一幅幅影像,济南高新区城建档案馆的档案里,记录着高新区道路桥梁、建筑楼宇和地下管网的原始数据,承载着高新区追高逐新的历史轨迹,也生动诉说着高新区不断开拓进取的发展印记。

济南城建高清竖图(20万卷城建档案记录济南高新区十年发展印记)(1)

近十年城建档案达20万卷

8月10日,济南高新区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加工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黄金谷安置区二期及其配套教育和城市道路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化加工。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数以千计的档案材料经过整理加工和杀虫消毒后,被放到库房存档。

黄金谷安置区二期项目,是济南高新区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了35栋安置楼,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让8307名当地村民告别了陈旧的老房子,住进了环境优美的新楼房。

“高新区每一个项目的落地竣工,在高新区城建档案馆里都会存有档案记录。可以说,城建档案馆一直在见证并记录着高新区的发展变迁。”济南高新区建设管理部建筑质量安全监督办公室(城建档案管理办公室)主任闫玉红告诉记者,从1991年济南高新区开工奠基到现在,高新区城建档案馆里已馆藏了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各类城建档案近35万卷。

在高新区城建档案馆里的档案中,近十年来的档案最多。闫玉红介绍,最近10年,入馆的档案有20多万卷,占整个馆藏档案的近三分之二。这也反映出,近十年来高新区建设持续加快、项目逐年增多的特点。

济南城建高清竖图(20万卷城建档案记录济南高新区十年发展印记)(2)

片区建设加速变得更有国际范

这些城建档案里记录着高新区的城市变迁。

在档案库房里,记者看到了十年前开始建设的汉峪金谷的纸质档案。汉峪金谷体量庞大,其档案数量也多得惊人,超过6000标准卷。在这些档案里,小到一根钢筋的标号,大到各类管线的走向,都有记录。

时间跟着汉峪金谷的图片档案回到十年前,当时汉峪金谷所在的汉峪片区还是济南的城乡结合部。2012年9月,汉峪金谷土石方开挖,开启了汉峪片区的大建设时代。随后,中铁逸都国际、德润天玺、三盛国际、凤凰国际、东城逸家、华皓英伦等一大批新建社区拔地而起。如今,汉峪金谷已长成为济南科创金融高地,汉峪片区也变成了成熟社区遍地的片区,更为济南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和国际范儿。

随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项项工程落地生根,高新区的城市品质在全面提升,高新区城建档案的馆藏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闫玉红介绍,高新区城建档案馆已从最初的以房建为主,到目前涵盖房建、市政设施、工程规划、城市管线等多个类别。

如今,高新区城建档案馆时常会收到居民或项目单位的查档咨询:“我家房子装修,想查一下承重墙位置”;“我们项目开始建设,需要查询一下周边的管线走向”……

济南城建高清竖图(20万卷城建档案记录济南高新区十年发展印记)(3)

腾笼换业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这些城建档案里也记录着高新区的产业升级。

今年5月,济南高新区轻骑街区近260亩土地完成腾退搬迁并成功挂牌,实现了“腾笼换业”的完美收官。未来,这里不再是工业厂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质量的商务、居住、教育等项目。

像这样的产业升级项目,在高新区城建档案馆里还能找到不少案例。从早期的大学科技园到如今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从费斯托凤凰路老厂区到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的孙村新工厂;从天辰路的天辰试验机到孙村的天辰智能装备产业园……一个个腾笼换业的案例记录着高新区的产业升级之路。

据统计,近年来,济南高新区通过腾笼换业,仅在高新区中心区就为新动能引入和产业升级释放出2000多亩发展空间,助推了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崛起。

在闫玉红看来,这些产业升级项目背后,其档案里还反映出济南高新区营商环境变化。从档案材料的记录里可以看到,不少项目已实现“征地即供地”“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交房即办证”,体现出高新区全链条的审批流程再造,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在全国、全省、全市的多个“高新记录”。

济南城建高清竖图(20万卷城建档案记录济南高新区十年发展印记)(4)

民生项目增多成就幸福新城

这些城建档案里还记录着高新区的民生变化。

2014年6月19日,济南高新万达广场项目正式开工奠基,该项目投资近100亿元,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米。2016年6月19日,该项目建成开业,成为当时高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也是高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体验式时尚购物中心。

2019年9月1日,位于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南端的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正式启用,学校占地115亩,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是济南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不仅有助于留住现有海外人才,也对高新区引进新的海外人才形成吸引力……

雨滴广场、高新万达广场、泉城书房、托马斯国际学校、开心麻花剧场、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投入使用,展现了高新区商业活力、教育升级、文化消费、医疗提档;大山坡山体公园、玉兰谷公园的投入使用,体现了高新区生态环境改善。在闫玉红看来,这些民生项目的不断增多,从城建档案角度也说明,高新区已成为宜居宜商宜游宜业的幸福新城。

“城建档案馆是高新区发展的‘记录者’,同时也对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起到资政作用。”闫玉红介绍,项目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改建、扩建,都需要城建档案作为依据,因此这些城建档案在记录高新区发展印记的同时,也在为高新区的明天贡献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