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产业发展(解密韩国三星电子)(1)

文/史额黎

要论中国人最熟悉的韩国企业,三星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尽管人们主要了解的是三星手机、电视等电子消费品,但三星集团实际是一家在2014年时拥有85家子公司的巨型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电子、金融、建设等多个领域。

今年7月发布的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三星旗下共有三星电子、三星人寿保险、三星C&T公司3家企业上榜。三星电子更是以2119.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12位。

7月31日,三星电子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收为58.48万亿韩元(约523亿美元),营业利润为14.87万亿韩元(约133亿美元)。以7月31日汇率计算,三星电子每天的营业利润约为7.5亿元人民币。

三星电子产业发展(解密韩国三星电子)(2)

(三星电子2018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与营业利润)

具体来看,三星电子虽然在消费电子(CE)业务、IT和移动通信(IM)业务以及显示面板(DP)业务上有不同程度的营收下跌,但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大增25%。更重要的是,第二季度半导体业务的营业利润占总营业利润的比例高达78%。

并不为普通消费者熟知的三星半导体业务,贡献了三星电子的绝大多数利润,它在业内是怎样的存在?在中国大陆,三星电子又有哪些布局呢?

存储器业务日进斗金

2018年第二季度,三星半导体业务的营收为21.99万亿韩元(约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5%;营业利润为11.61万亿韩元(约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率为53%。

在半导体业务的营收中,存储器业务占比达到了84%。第二季度,三星存储器业务的营收为18.5万亿韩元(约166亿美元),同比增长33%。

对于三星存储器业务的出色表现,半导体分析师李寿鹏认为,这是由于三星产品在DRAM和NAND Flash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最近两年手机容量升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情况的兴起,也推动了存储器需求的增长。此外,从2016年年底开始,存储器价格一路高涨。

存储器主要分为DRAM、NAND Flash、Nor Flash三类。DRAM一般用于PC机内存(DDR)和手机内存(LPDDR),NAND Flash、Nor Flash则属于闪存。

在DRAM和NAND Flash两个大市场,三星的占有率都位列第一。据集邦咨询数据,2018年第二季度,三星在DRAM市场的占有率为43.6%,在NAND Flash市场的占有率为36.4%,均领先第二名十几个百分点。

三星电子产业发展(解密韩国三星电子)(3)

(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DRAM厂商营收排名)

三星电子产业发展(解密韩国三星电子)(4)

(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NAND Flash厂商营收排名)

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资深协理吴雅婷表示,三星的地位在存储器相关领域已经非常稳固,尤其在DRAM部分,该公司的市占率已经超过50%。

而三星生产的存储器,又有相当大的比例被中国企业所购买。据韩联社报道,2018年上半年,三星电子在华销售额为27.41万亿韩元(约1673亿元人民币),在其全球销售额中的占比首次超过美洲。报道称,这是由于近期成为全球巨头的中国IT企业多为三星存储器的主要客户。

在另一篇报道中,韩联社援引专家分析称,尽管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上使用的存储器正在迅速发展,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仍然落后。中国预计将暂时严重依赖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企业,因为韩国企业在技术和批量生产半导体的能力方面仍领先于中国企业。

与此同时,三星半导体业务也加大了在中国的生产布局。1994年,三星电子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三星(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公司累计投资额为8.7亿美元,是三星电子在中国的第一个半导体生产基地。

2012年,西安高新区引进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是三星海外投资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已于2014年竣工投产。2017年三星电子追加投资70亿美元建设二期项目,该项目为NAND生产线,已于今年3月举行开工仪式。

据李寿鹏分析,在存储器领域,目前有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尔等厂商在国内投资了工厂,“三星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他认为,三星在中国大规模投资,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人工成本便宜,另一方面是国内的政策支持比较好,而且在中国布局,能够帮助三星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客户。

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占率超90%

三星电子的显示面板业务与存储器业务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均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面向下游厂商而非终端消费者,是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核心配件。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三星数次采用“反周期投资”的方式——在市场低谷期扩大产能,挤垮其他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这两项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

但在今年,三星显示面板业务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2018年第二季度,三星显示面板业务的营收为5.67万亿韩元(约51亿美元),同比下降27%;营业利润为1400亿韩元,同比下降92%。

在财报中,三星电子将显示面板业务的表现不佳,归因于柔性OLED面板的需求放缓,以及LCD电视面板销售量与价格的下滑。

LCD全称为液晶显示器,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等设备的主流显示技术。但随着近两年苹果、三星及部分中国厂商开始在高端手机上搭载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需求日益强盛。

三星电子产业发展(解密韩国三星电子)(5)

(三星电子位于苏州的LCD面板生产工厂)

据DSCC数据,2018年上半年,三星在OLED面板市场的占有率为86%。具体到中小尺寸OLED市场,咨询机构IHS称三星占据90.1%的份额。不过,目前垄断大尺寸OLED市场的LGD(乐金显示有限公司),也在积极进军手机、智能手表等中小尺寸市场。

对此,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称,即使LGD与中国国内后进厂商持续投入小尺寸柔性OLED生产行列,但SDC(三星显示有限公司)在未来2~3年基本上依旧能维持产能、良率、客户组成以及产品组合等多方面的优势。

而LCD电视面板销量的下滑,也有三星主动关停LCD生产线的原因。据媒体报道,过去几年,三星已经关闭了两条5代LCD生产线和一条7代LCD生产线。IHS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还曾表示,三星甚至在评估关闭一条8.5代生产线,因为OLED面板营收是LCD面板的3倍。

邱宇彬也表示,由于在面板业务有小尺寸OLED这样一个“金鸡母”(即“摇钱树”)的存在,舒缓了营收与获利的压力,SDC目前对于LCD业务的着墨积极度确实不如其他竞争者,策略重心除了在满足同集团三星品牌的需求外,其他的资源则倾向锁定中、高阶产品区隔。

据他透露,除了位于中国苏州的8.5代LCD生产线,SDC其他LCD与OLED的前端生产线都位于韩国国内。

一天卖出10万台,电视出货量全球第一

除了继续沿用LCD面板的电视外,三星电子近年也在大力推广应用QLED技术的三星电视。

2018年第二季度,三星消费电子业务的营收为10.4万亿韩元(约93亿美元),同比下降4%;营业利润为5100亿韩元(约9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包含电视在内的映像显示(VD)业务的营收为5.94万亿韩元(约53亿美元)。

三星电子称,由于包括超高清/超大尺寸电视在内的高端产品销售增长,以及新款QLED电视的热卖,电视业务的收益显著提高。但在生活家电(DA)业务上,尽管Family Hub冰箱和CUBE空气净化器等高端产品销售强劲,但空调需求疲软限制了收益的环比增长。

据奥维云网统计,2018年上半年,三星的电视出货量为1810万台,同比持平,但仍领先第二名LG公司500万台,继续蝉联全球电视销售冠军。在中国市场,据中怡康2018年7月彩电线下零售数据,三星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为3.29%,位列第八名。

三星电子产业发展(解密韩国三星电子)(6)

(2018年上半年全球电视主要品牌出货量)

邱宇彬认为,三星品牌在全球市场知名度高,品牌旗下各类产品(电视、监视器、手机等)在中高阶区隔印象深植人心,同时布局已开发与发展中市场都十分积极,这些都是三星电视稳坐电视出货龙头的原因。

而在中国市场,邱宇彬称,由于近年来中国电视品牌崛起,受惠于面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与价格竞争力都扶摇直上,加上市场熟悉度与渠道资源完善,使得包含三星在内的海外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

在财报中,三星对于自己的新QLED阵容寄予厚望,但它仍需要面临老对手LG旗下OLED电视的激烈竞争。据WitsView统计,今年QLED与OLED电视的出货量分别为320万台与250万台,两者的同比增幅分别为40%和65%。

QLED又名光质量子点。三星华南支社彩电总监杨德波曾表示,QLED能成为显示主流的原因在于色域更宽广,亮度大幅度提升(30%到40%)以及低成本、高质量。

但邱宇彬认为,现行QLED建构在LCD背光改良的创新度自然不及完全跳脱LCD架构的OLED,也直接影响其在高阶区隔的成长性。

“今年二季度,三星正式宣布下一个量子点开发阶段为QD-OLED,原先依附在LCD技术上的QD-CF已经正式放弃,这显示三星亟欲开创量子点全新技术路线的野心。” 邱宇彬说。

来源:公司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