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个好话题。

人是怎么从踌躇满志变成躺平颓废的呢(人是怎么从踌躇满志变成躺平颓废的)(1)

人不轻狂枉少年,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我也觉得,年轻的时候,往往会过于觉得自己很厉害,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基础的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感觉,这就是看不清自己,不过,年轻,很容易看不清自己,太正常不过了。

而这,又常常和浮躁,静不下心,过于关注外界有联系。

回到这个标题,为什么有些人持续进步,一直保持踌躇满志,动力十足?而有些人,一开始像打了鸡血,而后迅速萎缩,变成一个躺平抱怨的废人呢?

我觉得就在于看不清自己,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审视,一种冷静客观的分析,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情况,而后采取正确的行动,直到目标达成。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

我想起我们党在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就犯过类似的问题,进攻大城市,而不是进入敌人防守薄弱的农村地区,这就是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主观大于客观,过于高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科书,叫左倾错误。

其实,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其特点,就是无法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要么,是过于低估自己,要么,是过于高估自己。

低估自己,就会错失原本属于自己的机会。过于高估自己,当然,也是一头碰壁。但是,高估一点自己,也是好的,因为有可能抓住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原因

所以,原因就在于此,看不清自己,大多数人都是心比天高,无法脚踏实地,看不起一点一滴的进步,总希望走两步就可以飞起来,最好三天换奔驰,十天住上大别墅,二十天世界首富。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你持续打鸡血,却发现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就会觉得努力好像没啥用,还不如有个好爹。

这个时候,什么反思原生家庭,各种抨击父母,天天脑子里就是为什么我的父母这么差劲,为什么不能提供好的资源,为什么没钱给我等等,各种戾气随之而来。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其实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出身,但是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就应该给自己负责,而不是一昧地抨击自己的家庭,这些都无法替代你给自己做出的改变,这是自己的责任。

态度

难道我们不该志存高远,不该有梦想吗?当然不是!

人可以有盖大楼的梦想,但是现实却只能一块砖一块砖的垒起来,这就是差异。当你能够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的时候,你就会慢慢静下来。

小到今天学会一个知识点,每天做一个小时的锻炼,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一周写一篇文章记下自己的思考与想法,每天读几页好书,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日日进。

想起荀子的一句话:能积微者速成。

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其县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箸也,可以时托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者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