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作霖将儿子引向军事道路的经典片段,在这段剧情中,张作霖巧妙运用“激将法”,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慢慢将张汉卿引入了自己早就设置好的圈套中并就此开启了张汉卿的“少帅”人生。

仅凭这段剧情,你就能明白,于凤至为何数次劝说张汉卿面对自己的父亲“只可顺守,不可逆攻”。

少帅张作霖教做人(张作霖的套路究竟有多深)(1)

帅府内一片祥和,于凤至带头,几房夫人凑在了一起,老帅难得亲临现场,准备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今天打多大赌头呀

老规矩,一桌五块

太小了,一桌就五十块,敢不敢

只要妈妈们同意,我有什么不敢的呀

你要输了,我可不给你付账啊

我赢了,你得替妈妈们付现钱

注意,激将法开始出现苗头了,老帅开始布置自己的陷阱了。

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也好,富贵人家也罢,哪怕是张家这等统治阶层,“成家”就预示着“分家”,这是永远都躲不过去的坎儿,这就是张作霖激将儿子的把柄所在。

只是,类似“分家”这等烟火气十足的话,老帅说不出来,那就得寿夫人出场了:

再现钱,还不是这个口袋进那个口袋,咱这一大家子人,谁的钱不是你爸的钱

有人说,这就是五妈妈顺嘴一说,压根就没有套路汉卿的意思,可你别忘了,五妈妈可是张作霖最为信任的一房太太,无论剧情演绎还是史料记载,五妈妈都是“恃宠不骄、临危不乱”的聪明形象,这种场合,这种情形,这位夫人说错话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句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就是“激将法”的正式开端,就相当于在张汉卿的自尊心上狠狠扎了一刀。

可既然是做戏,那就得伪装成说错了话,五妈妈赶紧给出解释:

六子,我的意思吧,其实

五妈妈提醒的好,说得对,我这一个都讨了老婆的人,还在吃家里的

不是不是,不是那个意思

什么不是不是,当妈妈的,怎么老是唯唯诺诺,秃露反帐的

你看,激将的目的达到了,汉卿已经意识到自己成家以后还吃家里的不合适了。

再来注意老帅的态度,没有理会汉卿的“懂事”,就只是批评了五妈妈的“唯唯诺诺”,啥意思,这就相当于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说得对,道啥歉,他就是该独立了。

这一下,汉卿的自尊心更是遭受了暴击,要知道,此时的张汉卿未满20岁,青春年少,叛逆正盛,哪能受得了如此奚落。

少帅张作霖教做人(张作霖的套路究竟有多深)(2)

于是,张汉卿便一步踏进了老爹准备好的陷阱:

凤至,打明儿个起,咱就不吃家里的啦

长志气了

爸,本来有些话呢,我是打算明儿个再跟你说的,但今天话赶话说到这儿了,说说也无妨,我想学军事,去讲武堂,自己养活自己,你看成吗

注意,想要独立,办法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军事这一条道路,可张汉卿为何偏就顺着老帅的意愿,真就选择了这条道路呢?

大佬布局,向来都是走一步看十步,汉卿认为的“胸有成竹”早就在老帅的“预知预判”中。

就在此前,老帅早就秘密安排了张廷枢、鲍毓麟等汉卿的死党们就读讲武堂,早就提前固定了汉卿的选择道路。

现在,汉卿主动提出了要求,且看老帅如何将这个要求变成既定事实,变成再也无法更改的事实。

你要去讲武堂

不行啊

别给我丢人了,讲武堂,你去两天不干了,跑出来,我可是讲武堂的名誉堂长,你丢得起这人,我还丢不起呢

又是一招激将,但这一次的目的在于堵死张汉卿半途而废的可能。

很多人说,张作霖想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军事,根本就用不着这么复杂,一道命令就行,可“逼着学”和“主动学”怎么能一样?

更何况,老帅提要求,汉卿就有反悔的权利,万一将来的发展并非汉卿所想,老帅就会被埋怨,甚至被记恨;可如果汉卿主动要求,那么情况就会大有不同,主动权就会永远掌握在老帅手里。

少帅张作霖教做人(张作霖的套路究竟有多深)(3)

此时的张汉卿已经被激将到了一定程度,断断然不能再有退缩,他立马给予了明确表态:

爸,别人能干,我六子也能干,别人干得了,我也干得了

态度明确了,老帅是不是就能山水推舟,夯实这个决定了?

还不行!

要想彻底斩断汉卿反悔的可能,那就必须先将所有的困难都提前说明,这叫“先礼后不争”,可如果这些困难都让老帅一人说尽,套路的痕迹又太过明显,那就让几房太太站出来帮场子。

要知道,几房太太都是汉卿的妈妈,出于关心而劝一劝汉卿再合适不过。

四妈妈第一个出场:

就你这身条,就你这单薄样儿,你要当学兵,这真当不了

五妈妈随即跟上:

是啊,那学兵又脏又臭的,泥儿水的,苦差事儿

一句话,不是我们瞧不起你,你还真就受不了那个罪,吃不了那个苦,还是乖乖当你的张家大少爷吧!

二妈妈虽然并未跟上,但却将话语权递给了凤至:

你说呢,凤至

我听汉卿的,随他

娶妻当娶于凤至,要说聪明,要论情商,张家女眷概莫能及于凤至。

面对二妈妈的问话,于凤至该如何回答?

反对汉卿就读讲武堂?

这是摆明了不想分家,还想继续吃家里,当然不合适;更何况,作为汉卿的妻子,就算不支持自己的丈夫也不能明确反对。

那就支持汉卿就读讲武堂?

老帅不信任,几房妈妈不支持,你这不是摆明了要和长辈对着干吗,汉卿可以,可于凤至毕竟是儿媳妇,更不合适。

所以,她也就只能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我听汉卿的,随他!

少帅张作霖教做人(张作霖的套路究竟有多深)(4)

只是,于凤至极为理性的回答却让汉卿找到了发泄口,更重要的是,汉卿不便正面回怼长辈们,就只能冲着于凤至来一出“苦肉计”,再次证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什么叫随我呀,说句肯定的话不会啊,怎么啦,当学兵太太委屈你了,我告诉你,把我惹火了,你就给我搬到宿舍去,跟那帮排长连长太太滚大炕

行了,态度更加明确了,老帅可以发话了:

你别吓唬我们凤至丫头成吗

老帅发话之前,为什么要加上这么一句?

真就是心疼于凤至?

别误会,这是老帅的刻意之举,有了这句话的铺垫,老帅再同意张汉卿学习军事那就是为了保护于凤至的妥协,而不是设计好的阴谋。

一切准备就绪,老帅的决定来了:

你要是能够坚持下来,你一出讲武堂的大门,我就让你当营长

答应了

答应了

可对话进行到现在,还不能结束,老帅还有附加条件:

有个前提,你得找一个担保人,担保你真是去了,不能够跑出来,你跑出来了,我老张这张脸往哪儿搁呀

让张汉卿找一个担保人,容易理解,是为了确保汉卿能够坚持到底,可我们来看张汉卿找了谁当自己的担保人:

五妈妈

我的妈呀

五妈妈

干嘛呢

爷,爷

五妈妈,五妈妈

为什么是五妈妈?

既然是担保,那就一定要是老帅最信任的人,这个人当然非五妈妈莫属!

可就算如此,就算诸事齐备,这件事情就能这么定了吗?

还不行!

少帅张作霖教做人(张作霖的套路究竟有多深)(5)

第二天,老帅又专门将儿子叫到了奉天公署:

来来来,小六子,知道我为啥把你叫到这来说话吗

不知道

记住啊,牌桌上说话是永远不会算数的,大事必须在公堂上说,要记住

牌桌,酒桌,可谈事,也可能会成事,但你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地方就只是“过程”,最终的结果一定要在桌下再次确认。

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什么场合办什么事,该有的过场就只能抱着“不可当真”的态度往“说话算话”的方向努力,这是成熟的标志,更是避免受到伤害的理性选择。

牌桌上,汉卿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如此重要的决定,老帅必须要在一个该有的地方将这个决定弄成“板上钉钉”:

怎么样,想好没有

你还想让我怎么样啊

要干这一行,就要把你那个脑袋系在裤腰带上了

注意,张汉卿沉默了,虽然表情仍是玩世不恭,但心中已有波澜。

老帅起身关门,这个动作以后,老帅就只是一个父亲,而非奉军司令:

后悔还来得及啊,今后那枪子可不认你是谁的儿子

爸,叫我来就问这个呀

就这个

我,你儿子,不怕死

这可是你说的啊,在这个公署大楼里说的,老天作证,万一日后有个什么好歹,你妈妈的在天之灵也不能找我的麻烦,找了我也不认账

爸,你还真挺有意思的啊

看明白了吗?

不是老帅担心儿子会反悔,而是老帅清楚这条路的危险,作为一个父亲,老帅开始动摇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了。

自己打下的江山,必须让儿子继承,老帅就只能让儿子走上这条道路;可走上这条道路就预示着命悬一线,老帅再是英雄一世也躲不过“父亲”这个角色的捆绑。

儿子笑了,老帅却一脸沉重:

咱父子俩的话,说完了,别的话就不是我这奉军司令讲的,会有人跟你讲

这句话之前,老帅就只是父亲,就只是担心;说出这句话,老帅就又变成了奉军司令,就只能让儿子投身疆场,学习拼杀,学习活命,学习接管自己打下的江山。

少帅张作霖教做人(张作霖的套路究竟有多深)(6)

这句话以后,老帅转身离开却又回首:

儿啊

老帅欲言又止,想再多交代几句,却又徒生无奈,谁让你是张作霖的儿子呢!

去吧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一句“儿啊”,老帅是父亲,满是担忧;一句“去吧”,老帅又是奉军司令,只能放手。

诸君,羡慕是生活,无奈亦是生活,羡慕的时候,想想别人的无奈,更要想想别人更优秀却更努力的现实;无奈的时候,想想别人的羡慕,更要想想别人为了追平羡慕而拼命的追赶。

一直学习,一直努力,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