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外出读书开始,在老家枞阳待的时间就开始逐渐减少,以至于故乡的颜色停留在了冬季。

枞阳---一个不起眼的江北县城

小时候,老家有一种烟,叫做“江南”,软纸壳的那种,那时候我一直以为我们是在江南,直到后来稍大才知道老家枞阳是个不折不扣的江北县。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1)

曾经的枞阳区划图(注:藕山镇实为山镇)

故事从牌楼章氏开始讲起

2001年,进入当时的枞阳县后方初中,彼时适龄上学人口较多,学校以及学校所处的后方街都还是比较繁华的。

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给章逐明烈士扫墓,章逐明烈士,后方乡方家仓人,(1902~1930)。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章逐明烈士在1921年前往北京,接触到了进步革命书刊,随后辗转东北。

1927年,章逐明烈士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章逐明烈士开始在家乡发展革命运动,1928年,中共桐城支部在方家仓成立。

在长期指导家乡革命运动中,章逐明积劳成疾,不幸于1930年病逝于家乡。

章逐明烈士所属的牌楼章氏是老家后方乡的一个比较大的宗族,除章逐明烈士外,牌楼章氏还曾走出过一位大人物:章伯钧。

章伯钧(1895年11月17日-1969年5月17日),安徽枞阳人,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长,《光明日报》社社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2)

农工党

作为八大民主党派之一的农工民主党,其在新中国政治协商、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农工党主要以医药卫生届为代表。

章伯钧正是曾经农工党领导层中的一员,在那个革命年代,章伯钧从家乡枞阳的小城出发,在那个没有汽车普及的年代,步行/轮渡/火车是人们出远门的选择。

故乡的大地上,先后留下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脚印,他们怀揣着救国救命的梦想,筚路蓝缕,前赴后继。

后来翻越历史才发现,章伯钧与国共双方诸多高层都曾有过交集,在德国留学时和朱德元帅同住一室,与邓演达更是引为知己。

章伯钧的读书不断上进也激励着他的两个胞弟:二弟章伯韬曾赴法国留学,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语文部主任,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为操劳过度不幸英年早逝。三弟章伯仁曾留学日本,后赴苏联,成为共产党员,继王明(陈绍禹)之后担任过远东区伯力学校校长,在斯大林时代的肃反中被错杀。

合明山下读书声

牌楼章氏生活的区域位于今天的合明山下,合明山也是后方乡的最高峰。而对于合明山,我们老家话叫着“hemugan”(可能故乡的人能读出那个读音)。

山不高,由于丘陵地带的缘故,远远望去,山势连绵起伏。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3)

合明山方位

而在清朝中期,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先生就曾经在合明山下著书授课。

刘大櫆(1698年-1779年或1780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清代中期古文家、诗人,桐城派代表作家。

作为继方苞之后的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在著书文章上已经得到了史学界/文学界的肯定。

现在诸多刘大櫆生平介绍上也讲到了他曾经去往南京乡试、北京会试、各地讲学的经历。在这里,小谈下他与合明山的一些渊源。

刘大櫆曾祖刘日耀,明末贡生,根据1998年版《枞阳县志》记载,“刘日耀,明末诸生,官歙县训导,明亡后隐居合明山麓”。

也就是说,刘大櫆家族从其曾祖父开始,就开始由刘家祖宅所在的汤沟陈家洲定居在合明山下。

方苞在给刘大櫆祖父刘甡著作的传记《亚瞻公传》中记载“公死三年,柱梦立于合明双桂之间,一老人指山后示之曰,汝父他年,当于十二月葬于此”。

这里面的亚瞻公,指的是刘大櫆的祖父刘甡,柱指的是刘大櫆父亲刘柱。

刘大櫆留下的诗文中,有几处提到了合明山:

《怀合明山》:昔登合明顶,凉风吹素秋。

《暮归》:路分牛矢外,家在鹤巢西。(牛矢,即为现在的牛矢岭,在合明山西边)。

除了以上信息外,刘大櫆的大哥刘大宾墓地即位于现在的枞阳县周岗刘家周庄,刘大櫆自己则葬在了合明山西边的金社镇向荣村,从地图上看,两地相距不远,也间接表明了刘大櫆曾经在合明山区域生活、劳作、著书。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4)

刘大櫆墓

往东是横埠

2005年,后方乡整体并入到横埠镇,由此开始对这个枞阳东部区域最为富饶的镇开始了关注。

横埠镇的中心区域叫“左岗”,望文生义的可以想到,这个地方以左姓居多,事实的确如此。

时光回溯到明朝晚期,铁骨御史左光斗正是出生于此。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5)

左氏后裔收藏的左光斗画像

左光斗(1575年-1625年),字遗直。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人。明末东林党人,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

公元1607年(大明万历三十五年),左光斗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被举任为浙江道监察御史。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十九日,左光斗因直斥大宦官魏忠贤,而含冤下狱。不久在狱中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南明弘光帝在位时平反,谥号忠毅。

左光斗有个大名鼎鼎的学生---史可法,在老师下狱时曾经设法营救,但遭到了左光斗的拒绝。史可法最后也为了大明牺牲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左光斗之外,横埠镇还有一位现代“将军级”外交家---黄镇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6)

黄镇大使和法国戴高乐总统

黄镇(1909年~1989年),安徽省枞阳县人。杰出的外交家,著名的"将军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驻匈牙利大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相当于驻美大使,首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文化部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89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后安葬于其生前战斗过的原129师司令部驻地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将军岭。

往西是生活---杨市街

记得当时小升初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小段讨论,是去后方初中读书还是去隔壁乡的金社初中读书,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老家位于后方乡的最西陲,挨着隔壁金社乡,最终还是决定每天早起走山路去3公里外的后方初中念书。

那时候,读书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小伙伴们一大早成群结队,背着书包,在清晨的雾气中向着学校进发。

冬天亮的晚,在穿过山岗时有时候还会感到害怕,几个人就带些插炮,边走边放。

一直走到S320省道,才开始进入市集繁华区域。那时候没有手表,也不知道有没有迟到,但只要在路上看到了同班同学,心里顿时就舒服多了,心里想着“总算不是我一个人迟到了吧”。

交通,一直是困扰着家乡发展的瓶颈。2020年夏天,老家的乡村小路终于通上了公交。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7)

老家的乡镇公交

1994年,堂弟在左岗医院出生,母亲带着我在今天的24公碑那搭车还能去横埠,此后随着新的S320省道开通,曾经车水马龙的金社--德馨庄--桂院--后方线路彻底的衰败,公路路基逐渐恶化成了“水 “泥”路。

这条线路除了寄托着之前县域车辆通行的回忆外,沿途的商铺,甚至由公路衍生出来的两个特殊地名“23公碑”和“24公碑”也深深的镌刻着一代人的记忆里。

23公碑,位于这条路的下坡急转处,坡非常抖,以前那种拖拉机上坡,都需要一个人踩在车头防止车头翘起来。

不同于23公碑的人烟稀少,23公碑可谓之前乡村的繁华之处。这个地方有两条公路交汇,在小时候可谓车水马龙,商店、铁匠铺、废品收购站、碾米厂、理发店等等。

同样的随着公路的沉寂、24公碑的繁华也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往日喧闹的人群逐渐散去,店铺关门,杂草丛生。

以至于初中的时候,24公碑仅剩的回忆就是每周和发小驮米去碾米厂,其他的都已经在无声的岁月中沉沦下去。

再往西,就是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杨市街。

杨市街分为老街和新街,老街在我小时候就已经不再使用,大部分的商铺、地摊都在新街。

新街也就一纵一横,由东边入口进,街道呈现下坡趋势,两边有桂林米酒店、杨市书屋、理发店、早餐店等等,街的十字中心是卖豆腐、豆干、千张,旁边则是林林总总的摆摊,有卖小菜的,有卖鸡鸭鱼的,北面则是连通老街的通道,两边有卖电器的,有卖茶叶的,也有卖化妆品的,我小时候就是在这买圆珠笔和作业本。

再往西边,则是农技站,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农技站对于农民的农药管理、种子买卖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西边有不少卖衣服的店铺,真心的物美价廉。再那边则是杨市河大桥,顾名思义,杨市河就在旁边。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8)

杨市河

一路往西---读书,成长的岁月

2004年,初中毕业进入浮山中学,学校离家比较远,不能和初中一样走读,大部分的同学都选择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回家都是搭乘中巴汽车来回,那时候的票价是5块。

从老家到浮山,沿着S320省道,先到会宫岔路口,再从会宫岔路口转车到浮山中学。

沿途会经过乌金渡大桥,横跨白荡湖。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9)

乌金渡大桥

车子开过乌金渡大桥,会经过会宫乡史家湾,一个白荡湖边的村落,这个地方聚集了众多史姓族人。而对于枞阳史姓,我也是从高中后才开始了解。

高中时期,浮中在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的排座法是高一高二高三列交叉,同年级不同班级行交叉。也就说在考场上左右都是高年级或者低年级的,前后是同年级其他班的,以至于一个考场自己班的同学也就个位数以内。

也正是在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我认识了一位高二学长,学长成绩很优秀,后来也考入了中科大,他正是来自于史家湾,一个在清末民初人才辈出的村庄。

乡贤族长---史恕卿,以前秉承着“皇权不下乡”的理念,乡村的治理基本上都是靠乡绅乡贤和各族的族长,史恕卿先辈正是在清末民初时期史家湾的杰出代表,先生出过国、办过学,参加过同盟会,曾任民国安徽省军政府省财政司长。

到了抗战时期,史恕卿先生积极动员家族后辈保家卫国,三子史伟、三女史迈、四子史照、四女佩芸、六子史康先后加入投入到抗战事业中。

史恕卿先辈以开拓的眼光积极将族中子弟送往新式学堂读书,继而出国留学深造。史氏族谱记载这期间有三、四十人出国留学。

其著名人物有:史逸、史迁、史磊冰、史德宽、史太璞、史尚宽、史沛然、史伟、史化成、史沛渊、史维岫。

这里面重点提下史尚宽先生,如果是学法的同学,应该对史尚宽并不陌生。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10)

史尚宽民法全书六册

史尚宽(1898年-1970年),今枞阳县会宫镇史家湾人,民国著名法学家,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作为迄今为止独立完成"民法全书"的第一人,史尚宽先生在法学界的地位令后辈敬仰。

浮山中学---不仅仅是读书育人的地方

浮中的校园里有一座墓,浮中创始人房秩五先生之墓。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11)

浮山中学

房秩五(1877年-1966年),名宗岳,又号鲁岑,晚号陟园老人,今枞阳县公塥村人,晚号陆园老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

先生与吴汝纶、陈独秀、秋瑾结识并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并以浮山中学为掩护,保护了王步文等中国共产党员。

1951年,房秩五先生以特邀代表身份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会议期间,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的看望。

除房秩五先生外,他的长子房师亮也是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1922年房师亮与朱德、孙炳文、章伯钧等人一起赴德国留学。据1922年9月30日的《申报》---《寰球学生会代订留学生舱位》记载,一行人预订了法国邮船“安琪儿”号1922年10月14日船票,共九人):张鸿年、夏秀峰、李毓九、孙炳文、朱德、章伯钧、史尚宽、房师亮、史逸。其中后四人均是来自于现今枞阳大地。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12)

1922年9月30日的《申报》《寰球学生会代订留学生舱位》

1926年,房师亮回国参加北伐战争,1929 年再度留学德国。1937年获德国符兹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新中国建立后,房师亮历任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浮山中学背倚安徽省4A级景区---浮山,是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铜陵枞阳县特色(故乡的风故乡的雨)(13)

浮山摩崖石刻

未曾踏过的地方

限于足迹所限,故乡枞阳还有很多地方未曾踏过。

如西边的钱桥、义津、麒麟、雨坛,三个江心洲:铁铜、凤仪、长沙,靠江的山、汤沟等。

在外求学工作期间,经常很容易分辨出故乡的人,原因很简单,枞阳人讲普通话有一点口音,比如l,n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等。

值此国庆中秋双节,祝愿故乡发展的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