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动用法是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文言文中,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名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有的省略了代词)之间不是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有时省略了代词)之间不是偏正关系,而这些名词、代词前边的谓语动词却具有“使宾语怎样动”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这些名词、代词称之为宾语,它们前边的谓语动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即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从数量上看,文言中动词用于使动用法的较多;而动词的使动用法却又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也叫自动词),它只有自身的活动,没有动作的对象,不能带宾语。如果它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在句中以“不及物动词 宾语(主要是代词)”的形式出现,一般可译为“使(让) 宾语 不及物动词”的格式。有时也可换成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

(1)广故数 (shuò)欲亡,忿恚(fèn huì)。(《陈涉世家》)——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使尉官非常愤怒。

(2)天下亡,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上天要使灭亡,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3)项伯杀人,臣活。(《鸿门宴》)——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或“我使活”)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六国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军。(状语“再”后置)

(5)忧劳可以兴,逸豫可以亡,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6)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赤壁赋》)——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掉泪。

(7)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鸣”后省略宾语“之(钟磬)”)

(8)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哭泣。

(9)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曹操的军队刚刚连起了船舰,船头船尾相接,(我们)可以用火攻使他们败逃。

“可烧而走也”是“我可烧而走之也”的省略。“烧”的前面不能加“使”字,而“走”的前面却能加“使”字,故前者为一般用法,后者为使动用法。

(10)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为什么要用暴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或“为什么要用暴乱来让郭家的名声败坏呢”)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叫他动词),除了自身的活动外,又有动作的对象,可以带宾语。及物动词与它的宾语之间不是动宾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施行者,在句中以“及物动词 宾语(主要是名词)”的形式出现,一般可译为“使 宾语 及物动词”的格式。辨别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在意义上,要根据上下文判断。例如: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在外交上采取连横的政策使诸侯之间互相争斗。(“斗诸秦”不是“秦”斗诸侯,而是秦使诸侯之间互相争斗)

(2)均之二策,宁(nìng)许以负秦。(《廉颇蔺相如列传》)——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壁,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负”的真正宾语是“曲”不是“秦”,即“(赵)使秦负曲”)

(3)乘犊(dú)车,从吏卒,交游土林,累(lěi)官故不失卅郡也。(《赤壁之战》)——(我可以)乘坐牛车,带着吏卒,与士大夫们交往,(以后)逐步升官,仍然不会失去卅郡一类的官职。(“鲁肃”的地位高于“吏卒”,“吏卒”是跟从者。所以,“从”是使动用法,使……跟从)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如果不想把君位让给他,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两属的心理。(无,同“毋”,不要)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在句中常以“活用为使动词的形容词 宾语(主要是名词、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一般可译为“使 宾语 活用为使动词的形容词”的格式。例如: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削瘦,使他身受贫困。(饿,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无丝竹之乱,无案牍之劳。(《陋室铭》)――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此来使百姓愚昧。

(4)臣闻求木之长(zhǎng)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部稳固。

(5)城不入,臣请完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赵国版图,我就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带回赵国。(或译为:我一定使完好无缺地归还赵国)

(6)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他)想用它来发财,使它的价格抬高,只是没有买主。(高,使……高,抬高。直,通“值”,价格)

(7)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否则,(我们)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发扬光大。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与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又略有不同:普通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方位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该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行动。名词使动用法在句中常以“活用为动词的名词 宾语(主要是代词、名词)”的形式出现,一般可译为“使(让) 宾语 活用为使动词的名词”的格式。

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既东封,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晋国想)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后,又想扩展它西边的疆界。(东: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鸿门宴》)——最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封他为关中王。(王之,使之为王,即做关中王)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把梅弄成奇形怪状,使梅生病,(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悯我使继续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5)齐威王欲将孙膑。(《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想让孙膑做将军。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因此大王不如让苏先生东归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先生了。

使动用法具有生动、简洁的特点,能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在今天的口语和书面语中也广泛运用,如:愁死、乐死、形势喜,发展经济、健全法制、丰富文化生活

使动用法真题训练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成。(《史记·田单列传》)(2001年全国卷)

2、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孔子家语·颜回》)(2004年广东卷)

3、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第八十二卷》)(2006年四川卷)

4、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后汉书·第八十二卷》)(2006年四川卷)

5、今欲降之而反戳其使,无乃可乎?(《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天津卷)

6、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齐民要求·序》)(2006年安徽卷)

7、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孟子·告子下》)(2006年福建卷)

8、知其入而已己疾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2007年湖南卷)

9、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苏轼《王定国诗集叙》)(2007年浙江卷)

10、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2007年福建卷)

11、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明·宋濂《龙渊义塾记》)(2008年湖北卷)

12、竭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晏子春秋》)(2008年重庆卷)【考卷注】胔(zì):腐尸。

13、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聊斋志异·张诚》)(2008年山东卷)

使动用法真题训练参考答案

1、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降,动词使动用法)

2、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形容词“穷”带宾语“其下”,活用为使动词)

3、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形容词“富”“贫”带宾语“臣”,活用为使动词)

4、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形容词“怒”带宾语“万乘之主”,活用为使动词。訾,通“赀”,钱财,引申为宝贵。身,生命之意)

5、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不及物动词“降”带宾语“之”活用为使动词)

6、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动词“食”名词“衣”与宾语“之”之间未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使动词)

7、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傑一样的暴君富有啊。(形容词“富”分别带宾语“之”“桀”,活用为使动词。乡,通“向”)

8、知道把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不及物动词“已”带宾语“己疾”,活用为使动词,使……停止)

9、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意,猜测;相,偏义副词,代他)

10、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平治,同义复词,使动用法,使……太平)

11、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丰,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丰。前一个“以”,介词,把;后一个“以”,连词,同“而”)

12、倾尽钱财不能够交纳赋税,竭尽全力不能完成徭役,百姓饥寒交迫,腐尸随处可见。(殚,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竭,使……尽,即“把……全部拿出”。名词“周”受副词“不”和能愿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完成。“饥寒”和“冻馁”是同义词)

13、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归,使动用法,让……回去;名词“樵”受副词“不”和能愿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砍柴;无论,不必说,更不用说;纵,即使,纵然;“且”和“犹”同义:尚且,还)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例句(使动用法的特点和翻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