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时候,捧着手机,安静地等着迟来的客人。朋友说,外面下雨了。我开心地走到窗户边去。地面被雨水冲洗的干净光滑。夜光灯被这光洁的地面反射着,整个城市都显的格外透亮。

送朋友们回家的时候,听着他们议论晚饭间的几个客人,几个年轻的姑娘。第一眼见到的时候,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确实有点让人躲闪不及。但是,三分钟的闲聊,却又让人不免有点失望。太青春了,以至于,我读不到除了热闹喧哗之外的精彩。主客都借口有事先行离开。我也想起身告退。想来,似乎还是不太礼貌,陪坐到最后。

稳稳的幸福dj(稳稳的幸福)(1)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个体的存在。毕竟,谁没有年轻过呢?

我能明了,大家都喜欢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结交。因为可以借鉴,可以模仿,可以学习。

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去适应别人的高度,但无法刻意拉低自己的智商,去迁就比自己更平庸的人。

大学毕业,按照父母的意愿,我孤身留在宁波的那个部队大院子里,工作,生活,学习,成长……这一路走来,竟然连贯着已经十年之余。

前几天过生日,几个哥哥陪着我庆祝。形式简单,却颇有意义。开心之余,却又容易让人感伤。我想到但丁说过的一句话,“在35岁的那一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树林里。”我比但丁幸运,在不到35岁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一直站在找不到出路的树林里。

暗下决心,要努力换一种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

我开始变的忙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巡游。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参加了不同类别的聚会应酬。喝过的酒水比起过去十年的要多的多。

每次夜晚一个人开车回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酒桌间的欢声笑语似乎都是一场梦。看到的,听到的,总是模糊的那么不真切。唯有酒精残留在体内,催生着种种潜伏着的骚动。

有个朋友H,事业小有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有豪宅豪车有事业有存款,还有不离不弃的老婆孩子。本该知足,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生活里好像少了点什么。

前几天看到他在微信圈里晒的照片,倒是让我颇感意外。他挽着裤角,手里拿着稻苗,努力地往田里插着。身后的背景是年龄参差的老少男女。他一脸的快乐,被这初夏的日光晒的闪闪发亮。

稳稳的幸福dj(稳稳的幸福)(2)

我想起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中有几句这么说的,“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我知道H肯定没有读过这首诗,我也知道,H的快乐也就是当时参与农事的快乐,城市人,一时图个新鲜的快乐。可是,城市里有太多太多像H这样的人,他们在周末带着家人孩子去农家乐,凑个热闹,仅此而已。

农民的田园之乐,更加单纯,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田园,那种喜悦,也是简单的,明朗的。

能与诗人欧阳修一样,在历尽沧桑之后,主动去渴望归隐田园幸福快乐的人,还有吗?

我常常跟身边的朋友们说,有没有谁愿意陪我一起到乡下的乡间小路去走走。回应的人,寥寥无几。

大家都太忙了,忙着赚钱,忙着追逐官名利碌。

终于有个朋友,事业如日中天,因为某些机缘,我亲眼目睹了他对岁月蹉跎的感慨,他对衰老的正视,他对拥抱田家大院的迫切。这般心境,该是如何修炼才做到如此执着?

我有些好奇,他太优秀了,我一定要拜师学艺。便一再的借口邀约。

他倒是对我也颇具耐心。指导我,批评我,教诲我。

也许我还不能完全领悟。但是,他的行为,于我本身就是一种榜样。

我开始练习不必慌张,不再讨好、强求,对于热烈或热闹的事物努力学会坚定地拒绝。虽然,偶尔按奈不住闹场的欢乐,勇敢前往。每次归来,却又一再地验证了这位朋友的谶语。

孤单是孤单了点。

如周国平所言,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确有一种充实。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物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我还没有找到最对的自己。

重又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却信心满满,因为我有东西垫底,它们让我对生命更加有耐心。

稳稳的幸福dj(稳稳的幸福)(3)

晚上,照旧一个人开车回家,故意绕了个弯,在喜欢的那条小路上开车徐行。车里放着最近喜欢的音乐,陈奕迅的《稳稳的幸福》: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抵挡末日的残酷

在不安的深夜

能有个归宿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抵挡失落的痛楚

一个人的路途

也不会孤独

我要稳稳的幸福

能用生命做长度

无论我身在何处

都不会迷途

我要稳稳的幸福

这是我想要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