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攻坚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纪实

在大丰小海镇,立新河悠悠穿过江北、新圩、海团三个村,只见河道水质清澈,河坡绿草茵茵,岸边垂柳青青,倒映在水中,如画一般。“难以想象,几年前河里还漂着不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两岸是杂乱无序的菜地。”提到立新河的变化,沿岸居住的村民语气里充满了惊喜。2018年,大丰相关部门投入249万元对立新河道西段1.82公里进行综合治理,在疏浚引排的基础上,通过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打造高标准农村生态河道。两岸共栽植银杏503株、水杉773株、垂柳199株、晚樱568株,种植地被绿化约3.57万平方米。“河道整治得干干净净,我们在岸边也住得舒心。”立新河“华丽蜕变”,让村民们连连称赞。

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水清岸绿景更美)(1)

立新河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是大丰区全力攻坚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丰区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统筹规划,精准实施,全力整治城乡水环境,以实际行动保护好每一处河湖,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截至目前,已累计整治河道“两违”问题77个、“三乱”问题50个;关闭新增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567家、水产养殖场112家,新建镇村污水管网60.5公里,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5套;疏浚整治县乡河道215条,村庄河道21条,农村河道长效管护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第一;2019年全区6个国省考和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86个河长制考核断面中,优Ⅲ类水质比例达68.6%,优Ⅳ类以上水质比例达89.5%;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高分通过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总结评估核查。

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水清岸绿景更美)(2)

在此基础上,大丰区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夯实工作措施,坚持系统治理,全力建设幸福河湖。加快实施2020年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计划整治大中沟138条,完成土方313万方,建设生态示范河道10条。强化进度管理,对照全年目标任务,紧扣时间节点,抢抓有利天气,上足施工力量,抢抓施工进度,全速推进农村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确保4月底前完成河道疏浚任务,5月底前完成农村生态河道治理工程,10月底前完成村庄河道整治专项行动。强化生态治理,按照生态标准要求,结合森林村庄建设,对新疏浚的农村河道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做到适地适树、栽足栽实,重点在常水位以上河坡、岸堤栽植杉树、银杏、栾树、垂柳等彩色乡土树种,在河坡、河堤林下播撒草籽,扩大河道绿化面积,增强生态治理效果,让河道既有好生态,又有好景观。

今年是河道“两违”“三乱”整治收官之年,大丰区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动态管理,由区河长办牵头,联合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全区23条骨干河道进行排查,确保所有问题排细、排实、排全,对发现的问题,逐项制定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压紧压实责任,限期整治到位。重点围绕区级以上45个“两违”问题和54个“三乱”问题,督促各责任主体按照“属地负责、分类负责”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时序进度,标本兼治,严防反弹,确保三季度前完成销号,实现排查问题清零目标。制定出台河湖水面漂浮物歼灭战实施方案,落实城镇包干责任,加强已建316支管护队伍的指导,推动河湖保洁常态化管理,实现全区河湖场面无积聚性水面漂浮物目标,展现美丽河湖新面貌。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建设幸福河湖的重要抓手。大丰区积极构建职责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长制工作机制,形成党政同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河长制工作格局。完善“河长 警长”双长联动机制,每月组织巡查,压紧压实责任,协调各方科学施策、系统治水。严格执行河长制考核办法和河长制考核细则,每季度对河长制年度任务开展情况、河长巡河管河治河情况、河道长效管护情况、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上级交办完成情况等进行跟踪考核,发现问题迅速反馈,立即整改,形成闭环,以有名有实的河长制推动全区城乡水环境持续向好。(朱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