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猪瘟病毒的简要概述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 该病毒的直径约为40~50nm, 大小在12kb 左右, 其将单链RNA 作为主要遗传物质,在病毒外壳上附有囊膜,同时被糖蛋白包裹。不同毒株在抗原性、毒力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性。一般情况下,随着猪日龄的逐渐增大,对于猪瘟病毒的抵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因此,通常日龄较小的猪群中容易爆发猪瘟。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缺乏较高的抵抗力,在70℃下持续10min 以上即可杀灭90%以上的病毒,当达到煮沸条件时即可百分百杀灭病毒。

2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原因分析

猪瘟弱病毒症状(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预防控制)(1)

2.1 先天原因

所谓持续感染指的是部分病毒感染机体后,除了已经被感染的细胞中,将始终携带病毒或是持续存在于已经被感染的细胞之外,还可以反复将毒素排出体外。研究显示:病毒在猪肉中数月依旧具有一定感染力。从先天性角度来说, 有的母猪自身母体胎盘带有猪瘟病毒, 其分娩出的仔猪因本身几乎没有免疫力与抵抗力,进而会携带病毒。携带猪瘟病毒的母猪, 其病毒不仅可能存在与母体胎盘中,还极可能存在母猪卵巢或扁桃体等部位。如果病毒存在于母猪扁桃体中,当母猪即将分娩时,将会出现病毒短暂减少甚至消失的情况,但在分娩后病毒数量又会重新升高。

2.2 后天原因

从后天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猪长期存在营养不良或本身感染其他病毒病菌等问题,导致其自身缺乏较高的免疫力与疾病抵御能力,容易使猪出现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另一方面,如果猪长时间生活在脏乱、阴暗、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也会导致病毒长时间存在猪体内,或是猪长时间携带猪瘟病毒。而携带猪瘟病毒的猪也会不断向周围环境排毒,进而使其他健康猪群因此而感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猪缺乏定期免疫接种,或是猪接种疫苗因本身质量水平低下或因运输、存储不当而导致疫苗免疫失效同样也会导致猪出现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情况。

3 猪瘟病毒的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3.1 预防措施

猪瘟弱病毒症状(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预防控制)(2)

在对猪瘟病毒进行有效预防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结合猪的具体品种及生长需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深入落实好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考虑到猪瘟病毒的外壳带有囊膜,且猪瘟病毒对碱的抵抗力极弱,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将猪圈、猪舍等生活与活动区域中残留的粪便、污水、灰尘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在及时开窗通风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乙醚等脂溶性溶剂或火碱、生石灰溶液对猪舍及猪圈进行全面消毒, 从源头上防止猪瘟病毒大肆传播、蔓延。除此之外,通过结合上文可知,当猪自身缺乏较高免疫力与疾病抵御能力时,也比较容易出现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情况,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猪本身进行清洁处理,将一定量的维生素制剂或能增强免疫能力的中草药等掺入到猪饲料中,并通过适当加强猪的运动,从而有效增强猪群体质,预防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最后,饲养管理人员需要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加强对猪病毒的检测,以此有效防控猪瘟病毒持续感染。

3.2 治疗措施

工作人员在饲养猪群时应始终密切关注猪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猪感染猪瘟病毒,需立即将其与正常猪群完全隔离,并根据病猪具体病因、病症对症治疗。如出现腹泻病症的猪需

及时停食,并将适量止泻药研磨粉碎后混入水中对病猪进行灌服,如果病猪腹泻情况较为严重,出现明显脱水现象,则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药物注射的方式,严格按照猪的体重合理运用适量强心补液、地塞米松,每日早晚各对病猪进行一次注射,连续注射3d 即可有效缓解病猪症状。对于因持续感染猪瘟病毒而致死的病死猪,相关工作人员需按要求采用深埋等方式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4 结束语

猪瘟弱病毒症状(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预防控制)(3)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猪先天缺乏较高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或是后天与患病猪相接触而感染猪瘟等原因,会导致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充分结合猪瘟病毒的实际特点,灵活选用火碱溶液、脂溶性溶剂等定期对猪圈、猪舍进行消毒处理。认真做好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密切关注猪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猪感染猪瘟病毒需迅速将其隔离,并根据其实际发病特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而有效帮助病猪迅速恢复机体健康,保障猪群实现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