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天官·小宰》中所言:“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做,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廉”在做人治事中的应用

按服天德的需求,有为治理身国的心智与肾智,修廉守廉,效验与作用十分广泛。正如《周礼·天官·小宰》中所言:“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做,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这里指出的修特比较完整。有了这六个廉字,再加上与“善”“能”“敬”“正”“法”“辨”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六个方面的良好效果,即廉能使人做人清廉而善良,廉能使人廉洁而具有才能,廉能使人敬畏天地,廉能令人持正修身,廉能使人法地成功,廉能令人辨识邪伪。这些都体现出修持廉洁的重要性,是贵精的必然善果,也是以善道修将阴我心猿真正收伏,成就贤人修的必然过程。

智德的“廉”元素,组词众多,但均以清廉、廉洁为纲。清与洁,正是擒制浊精之浊的法宝,锁定心猿之钢栓。廉洁必源于守信诚实,守信而少私寡欲,无所贪图而有节操,守法而不失;勤勉干练而公正,正直而行无倾邪;良善贤良而谦恭逊让,朴实而俭约节俭;不好酒色游宴而忠于职守,明辨是非而明察善恶、正邪、真伪;刚正果敢而正直威严,持身方正而不容于邪枉;谦逊沉静而自律严肃,举止端正而御众严整。

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一生忠心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虽高居相位,却生活俭朴,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此外别无积蓄,而这些也足够家人使用的了。我保证在我死后,家里家外都不会留有多余的财产,不辜负陛下对我的厚恩。”诸葛亮不仅自己践行“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还希望子孙后代也成为志向远大、勤学俭朴的有为之人。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配图:玉至

诫子书诸葛亮的修身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