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基本知识(总怀疑自己生病也是一种病)(1)

“医生,再做一下检查吧!我的胃真的非常不舒服,症状真的很像是胃癌。”这半年以来,小A总觉得自己的胃部非常不适到处查询,并认为自己的胃部不适症状和胃癌十分相似。各种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一遍,各医院都说只是普通的胃炎,但小A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最后医生建议转到临床心理科。

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基本知识(总怀疑自己生病也是一种病)(2)

其实,这种人确实有病,只是TA的病不是在身上,而是存在于思想上、精神上。从医学心理学上讲,这种病叫做"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简称为"疑病症"。

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存在担心,大家称之为“健康焦虑”。但是如果担心过剩就是总是对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疑神疑鬼那就是“疑病症”。

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基本知识(总怀疑自己生病也是一种病)(3)

疑病症的症状表现:

1.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表现地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心,TA们总是会每天数自己的心跳脉搏、观察手指上月牙的大小,检查下四肢是否水肿,每天摸一遍怕有肿块......在正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身体变化,却使TA们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病的证据。TA们开始担忧并且回去医院进行检查,到医院检查没什么事,就会怀疑医生水平。

2.有着牢固的疾病观念,思想倾向于负面化,凡事都往坏处想,例如在快步走的时候心跳加速会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可能偶尔嗓子疼都会怀疑自己得了喉癌,会马上看医生寻求心理安慰。

3.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正常)或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顾虑。仍认为检查可能有误,于是TA们担心忧虑,惶惶不安,焦虑,苦恼。

4.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约有2/3的患者有疾病症状,常见部位为头部、腰、喉咙这种疼痛描述不清,有时甚至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常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患者常四处求医奔波于医院的内外科,毫无结果,最后才到精神科。

5.“疑病症”的人坚信自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分的担心,对于这种情况TA们会五天一大补,三天一小补。TA们对医学和养身之道特别的感兴趣,TA们在网上看到别人得了某种病,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也存在类似的症状,然后在网上查询,一边查询一边吓唬自己得了重病,最后终于找到了相似的病种。然后立马去医院检查,最后发现什么病都没有。还有人得知自己亲属或朋友死于某种严重疾病,就会怀疑自己也步其后尘。见到别人得肝癌,就会觉得肝区不适。

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基本知识(总怀疑自己生病也是一种病)(4)

疑病症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核心表现是恐惧和焦虑。所以,针对疑病而言首要解决的还是先帮其消除疑虑,减轻恐惧和焦虑。关键有疑病倾向的人要懂得防止疑病的发生,所以生活中尽量要做到:

1、不查资料,不乱给自己贴标签

不要上网看一些来路不明的宣传,不要到处查阅各种资料,这是治疗疑病症的重要原则。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在经常给网友做咨询发现很多网友都说自己有心脏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但等我问他怎么得出来的,都说是自己上网看得,但我看他们的体检报告却一切正常,所以不乱给自己填标签是一种有效地防止手段。

2、不乱求医

终于知道“有病乱投医”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病”是疑病。改变四处投医问病的习惯。只有确实有某种疾病,才接受必要的医学诊治。

3、不要太敏感

杜绝经常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习惯。因为人对机体内部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刺激都有感知能力。感觉过分敏感,就会脱离现实,会把生理的感觉疑为疾病的过程,把轻微的小病体验为大病、重病。感觉要恰如其分才能准确评价机体的状态,无根据的担心疑虑,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诱发多种身心疾病的导火线。

4、不要过分关注

只要不是器质性疾病,对自己身体上一切功能性症状和不适要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5、不拒绝诊治

对于偶然发现的确实存在的疾病,要积极诊治;对于个人不能克服的疑病症,建议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

来源:搜狐健康 中华康网-余雨生教授

编辑:杨文杰

审核:侯碧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