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走进保山市昌宁县勐统镇板家寨村驻村工作队种植的百香果地,看到工作队员正在为种下一个多月的百香果苗搭着藤架。今年以来,板家寨村驻村工作队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在东北大学云南昌宁百香果种植产业助农带动项目推动下,结合本地实际,决定把百香果作为扶贫产业来打造。

北流市百香果脱贫项目(自掏腰包试种百香果)(1)

板家寨村驻村工作队种植的百香果

谋划产业项目添后劲

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考察种植基地和销售市场,论证项目可行性。在多次论证的基础上,工作队员一致协商决定,自主、自发地在原村集体种植坚果地上套种百香果,所有的种植费用由工作队员支付,所有的后期管理由工作队员负责,所有的种植效益由村集体享有。

“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带动下,我家也种植了10多亩的百香果,想要通过百香果种植增加我们的家庭收入,让百香果种植成为除了种植香料烟、茶叶以外的又一主要的经济收入。”陈家地基村民小组种植户赵建萍说到。

北流市百香果脱贫项目(自掏腰包试种百香果)(2)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到百香果地里除草

“百香果,3年为一个种植周期,见效快。当年栽,当年就有收益。首年栽种后,管理好的话,苗子可以管3年。首年亩投资3000元左右 ,同年亩产约800斤,第二至三年亩产约1200斤。按销售价5元/斤测算,第一年收入约4000元/亩,即可收回成本;第二至三年6000元/亩,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可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创造较大经济收入。”工作队员李强认为很划算。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商定后,积极策划实施百香果产业发展项目。

邀请专家传授种植技术

北流市百香果脱贫项目(自掏腰包试种百香果)(3)

给百香果种植农户开展技术培训

“思路决定出路,要出路先学技术。”板家寨村位于昌宁县西南部山区,是传统农业种植村庄。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开拓致富的新思路,驻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和种植大户为农户和工作队队员讲授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专家结合多年种植经验,用朴素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种植事例,就百香果种植条件、种植方式及后期管理、采收加工等实用技术进行细致传授。并且还结合村情实际,与听课的农户进行开放式、互动式交流教学。随后专家与农户及工作队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就选址、择苗、培土、挖坑、浇水等环节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对大家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鼓励群众树立致富信心,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驻村工作队邀请专家帮助我们免费种植百花果,并且就种植的事项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后期还会帮助我进行果实销售。现在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的收入不断增加,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贫困户张会学开心地说。

工作队试种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根据该村实际情况,牢牢把握“特色农产品生产、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扶贫发展”三条工作线,通过引进百香果的种植,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再进行大面积推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以产业扶持为主线、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产品生产为抓手。多举措、多方式确保当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我们了解到百香果的种植及经济效益后,决定帮助农户种植百香果来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积极与派出单位进行联系,专门邀请种植专家到板家寨村指导百香果种植。我们先在板家寨村进行试种植,在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后,组织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后期我们会帮助农户进行果实销售。保证农户‘种得下、长得壮、卖得好’,不断提高农户收入。”板家寨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说。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殷彧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