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不正常佛经(每遇烂人)(1)

文 / 佛愍

先引用网络上的两个小故事,并向故事作者致谢!

第一个小故事是:

我曾和一位领导去机构调研。早上从酒店出来赶路,随便找了个路边摊吃早餐。内地的早餐摊你懂的,人来人往,一波狼藉叠加一波狼藉,服务基本靠自助。

我去排队买早餐票,领导去找位置。他看到一个桌子,空了出来,便把台面上污秽的餐具腾到水池里。他刚刚坐了没一会儿,就看到一个耳朵上夹着烟的人和他说着什么,气氛不大对劲。

我连忙过去,原来那男人说他没吃完,就被我们收了碗盘,很不爽。我说:“那我再给你买一份吧,你接着吃。”

他说没心情吃了,让我们直接给他现金:100人民币。我说你在开玩笑吗?你把店里每样东西都点一遍,也花不完这个数。

我俩争执之际,领导迅速打开公文包,翻出一张100元,递给了对方。这么爽快,竟让对方也有点吃惊,他略愣了一下,然后捏着钱,对我不怀好意笑了一下,拍着屁股走人。

我那个气啊,正想再说点什么,领导却有点不耐烦地向我摆摆手,意思让我快点去排队,自己低着头,开始用黑莓回复邮件。

路上,我略有怨气地嘟噜,那分明就是个烂人,有意在讹诈我们,我当时也看到,餐具里的东西都吃干净了。领导把我打断,本来以为他要给我讲什么好心态,宽容之类的大道理,谁知他却说:“哎呀,啥事重要,知道不?”那烂人似乎没在他人生中出现过。

第二个小故事:

我之前写过一篇小文,说在香港迪士尼乐园,遭遇大妈插队,被两个香港女孩指责后,其中一个大妈用极其恶毒的语言,对两个女孩进行咒骂。

那篇文章,我略去了一个细节,其实当时我站了出来,帮女孩子说话,结果却很丢人。那大妈说我之所以帮腔,是看中了女孩的姿色,还有鼻子有眼地描述:“你小子,好多次偷瞄那女孩的胸脯,你以为我没看见?”

作为一个曾获大学辩论冠军,现任培训师的我,那天竟然哑火了,因为纠缠下去,我只能说我没看,那大妈会说你就是看了,我又说我哪里看了?大妈还会说,你明明看了,还咽了口水......

这种无中生有往往让你洗不干净,若想反击,唯有以暴制暴,指责那大妈刚刚一直在偷看我的胸脯。但如果这样,我岂不是也沦落成和她一样?这不是我希望的,因此只能默默吞下“污水”。

所以,和烂人计较十有九输,因为烂人是没有底线的,他也要把你拉入这个没有底线的战场。就像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所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因此,你和烂人计较,多半的结局是输。即使偶尔赢了一回,其本质上讲你还是输了,而且你输得更惨!

上面两个故事中,主人公面对烂人的处理是不与计较了事,从世法来讲当是明智之举。第一个故事中,那位领导是因为有要紧的公务在身,或又因当领导很有钱,被讹100元眼都不眨一下,所以才不与计较的。第二个故事中,那位曾获大学辨论冠军的培训师,被插队大妈无端“泼污水”,是因为有理讲不清。若强行争辩,必会斯文扫地,丑态毕露,丢了身份,加之费尽口舌,即使赢了,赢的还没输的多,所以才“哑火”,默默吞下“污水”。

这里,笔者说明一下,文中所说的“烂人”,是随顺当今流行的网络用语习惯。而从佛弟子以慈悲心对待每一位众生的角度来看,不可称这类人为“烂人”“人渣”之类,而应对他们心生怜悯和同情。他们之所以做了这类违背公共道德的“奇葩事”,是因为他们的烦恼习气较之于我们更厚重,被不良的业力牵引得团团转而不能自已。他们一时一地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所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他们是非常可怜的一些有情众生。借用净宗法师的一句话:“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相互指责。”

作为一名佛弟子,一名念佛人,我们该怎样应对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这类“奇葩事”中的“烦恼人”呢?首先不与他计较是最基本的,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话,嗔心一起,起码的慈悲心顿失,有背佛教精神;二者从因果律的角度上讲,每遇这样的“烦恼人”缠身,绝对离不开过去生的宿世因缘,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他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点与你相遇,是来向你讨债报怨的,所以遇到了就是“故友重逢”,除了不与他计较外,还当心生庆喜,感谢上苍赐给自己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与他了此恩怨。

作为我们念佛“专业户”来说,当念佛离开这类“烦恼人”,并将此念佛功德回向他,愿他能消除烦恼厚重的业障,减轻不良业力的牵引,走好未来的人生路,更愿他也能信佛念佛,同生极乐!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