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在一个地大物广的国家,经纬跨度大,因此造就了很多南北方各具特色的习俗、饮食等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例如南方的酸菜和北方的酸菜、南方人口中的青菜和北方人餐桌的青菜、南方人对家里长辈的称呼和北方人对家里长辈的称呼。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南北方“过桥米线”的不同。

带你吃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1)

提到过桥米线,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各具争议,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是娘子与秀才的一段佳话。传说清朝时期,有位杨姓秀才,经常在一处湖心小岛上刻苦读书。其妻一日三餐都要经过一座小桥送到岛上,因路途较远,送来的饭菜经常已经凉透,加上秀才学习废寝忘食,身体日渐不支,妻子焦虑在心,导致送饭途中晕倒。待秀才将妻子唤醒时,发现妻子拿来的米线与鸡汤还是烫乎乎的,揭开砂锅的盖子,原来米线与鸡汤分而装之,鸡汤的表面覆着一层鸡油,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从此以后,妻子如法炮制,秀才也更加用心读书,终于考上了状元,从此,后人便把这种美食称之为“过桥米线”。

带你吃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2)

过桥米线在我国的南北两个地域也以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我国的北方以沈阳为典型,米线的形状多为较粗的状态,食之有种嚼劲,故而经常会有新闻报导米线是胶做成的,或者米线由塑料制成的,导致很多人想吃却不敢吃。且北方的米线大多是以砂锅的方式被端上餐桌,貌似和传说更加贴合。

带你吃最正宗的过桥米线(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3)

而在南方,不言而喻,米线最具盛名的产地就是云南,乃至云南米线风靡全国。小编作为一个东北妹子,有幸到云南旅游过一番,除了感慨云南的美景之外,更让楼主意外的就是云南的米线完全颠覆了楼主从小到大吃过的米线。这种米线在北方更被人们接受的一种说法叫做“米粉”,面线更加细腻,吃起来有种淡淡的米香味,汤汁更加清澈,不似北方的油腻。

大家还有什么南北不同的风俗、饮食习惯?不妨一起来讨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