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一男子开着一辆小轿车,摇摇晃晃走进派出所。

民警问他有啥事,男子哐当丢下一句:我喝酒了,开车。

见民警蒙圈了,他又补充:我来投案自首,能拘留多少天?

原来该男子不想带孩子,为躲避来自老婆的压力,就出去跟朋友喝酒消愁。

酒喝到一半,老婆又打电话催他回去带小孩,他就打起了酒驾自首主动跟老婆隔离的主意。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1)

为什么有人宁愿坐牢也不愿在家带孩子?

有的爸爸觉得带孩子是女人的事;有的爸爸说自己忙,应酬多;还有人是对孩子没耐心。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这些爸爸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有多重要。

1 爸爸缺位,妈妈加倍焦虑,孩子成长失控

每一个缺位的爸爸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加倍付出,疲惫焦虑的妈妈。

电视剧《安家》里,刘斯礼每次回家都会问:

老二今天拉臭臭没?

老大在幼儿园开不开心?

爸妈的血压高不高?

然后回屋一坐,就没自己啥事了。

宫蓓蓓跟他说“咱们之间出了问题”,他还一副理所当然又莫名其妙的态度,“那怎么了?不都这样过日子的?”

宫蓓蓓终于忍不住大倒苦水:“我不生老二你让我生,我生了两个孩子,你什么都不管,两个孩子长大了,老大你一块尿布都没有换过,一块尿不湿你都不会用。”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2)

“我是你老婆,我不是保姆。我说实话,外卖快递跑腿保姆,谁的贡献都比你,对这个家庭的大。”

宫蓓蓓说出了多少女人的心声?

很多男人不是不爱家,而是他没意识到在这个家庭里,他应该发挥的作用。

爸爸是什么?是带孩子走向这个世界的人,爸爸的力量、权威和责任感,给孩子的是勇气、胆识、规则、担当等等,都是无可替代的。

耶鲁大学一项连续进行了12 年的研究表明,从小由爸爸陪伴的孩子智商高、精力旺盛、善交际、学习成绩也更好。

相反,父亲缺位的家庭呢?

有本书叫《世界需要父亲》,给出了一组让人惊醒的数据:

63%的自杀者来自父亲缺位的家庭;

70%的少年犯来自父亲缺位的家庭;

80%的强奸犯来自父亲缺位的家庭;

85%有行为问题的孩子来自父亲缺位的家庭,男孩们被迫加入帮派,女孩们提早性成熟,追求性刺激、同性恋……

这方面的数据还有很多很多,父亲缺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问题。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3)

著名心理学家鲁伊基·肇嘉在《父性:历史、心理与文化的视野》一书中写道: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在这样的家庭里,母亲心力交瘁,孩子疏于管教,每个人都活在问题的边缘。

2 没有不会带孩子的爸爸,只有重视与不重视

公益短片《共享爸爸》通过“共享爸爸”这一职业,让我们看清了爸爸的重要性。

“共享爸爸”其实就是租赁爸爸,他们会在那些需要爸爸在场(比如孩子的生日派对、亲子运动会等),但爸爸们分身乏术的时刻,挺身救场。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4)

主人公当了200多次共享爸爸,解决了无数客户的燃眉之急,他坚信这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然而,一天下班回到家,他却发现,另一位“共享爸爸”正在陪自己的儿子过生日。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5)

他心头泛起一丝苦涩:我能出色扮演别人的爸爸,为什么却做不好自己孩子的爸爸?

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爸爸,“陪孩子”若是一份工作,他们都能出色完成,但陪伴自己的孩子,他们却总是没时间。

没有任何一份工作需要24小时值守,也没有不会带孩子的爸爸,只有重视与不重视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

10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懊悔。

3 做爸爸,也是有“有效期”的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做着世界上最忙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可不管有多忙,他都坚持一个原则:每晚6:30跟家人一起吃饭,每周不可错过两次。

他会利用晚饭时间跟女儿谈心,跟老婆聊天,和家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他夫人米歇尔说,“我家每天都是这样。”

令奥巴马自豪的是,即便在竞选总统期间——长达 21 个月的选战中,女儿的家长会他也从未缺席。

要发表胜选演讲了,很多人会担心孩子在身边添乱,而他则一边抱着6岁的小女儿,一边看演讲稿。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6)

奥巴马很关心两个女儿的阅读,经常带她们到书店选书,还利用睡前阅读时间,陪女儿读完了 7 本厚厚的《哈利·波特》。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7)

在父母精心的陪伴下,大女儿玛利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成为爸爸妈妈的校友。

奥巴马曾说:“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个父亲。”

人就这一辈子,请务必留出做父亲的时间。

在无意识中,很多爸爸把陪孩子放在了“重要但不紧急”的选项里。

但其实,做爸爸也是有“有效期”的。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12岁之前,孩子往往会把父亲当成偶像去崇拜,他们信服爸爸的权威,会下意识地模仿爸爸的所作所为。过了这个年纪,孩子心智逐渐成熟,他们则会努力去超越父亲的高度。

换句话说,在孩子把你当英雄的年纪,全力做他的英雄;过了这个年纪,你想拉他坐下来一起聊聊天,他都未必愿意听。别等说话不灵的时候,再去多费口舌。

4 爱孩子,请多往情感账户里投资

近日,湖北武汉一位爸爸被女儿气到“变形“。

女儿写作文,满篇都是妈妈的爱,没一句提到爸爸。

爸爸十分嫉妒,要求女儿:“你必须强行写出爸爸的爱!

这位爸爸义愤填膺地叨叨:“爸爸就没有爱?你衣服哪来的?你旅游怎么去的?你每天喝的奶,吃的乱七八糟的哪儿来的?谁赚的钱买的?

女儿补刀:“妈妈买的!”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8)

爸爸气得直拍桌子:“我们家都是妈妈一个人赚的钱?妈妈一个人养的这个家?这房子?家里所有的钱都是妈妈一个人赚的?!一点良心都没有!”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9)

不是孩子没良心,她可能确实没感受到爸爸的爱。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谁为他准备吃喝,谁哄他睡觉,谁陪他玩耍,谁陪伴照顾更多,谁就是最爱他,也是他最爱的人。

孩子感受不到爸爸的爱,恰恰是在提醒爸爸:别因挣钱养家,疏忽了孩子内心的需求。

1987年,Lamb等人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培养爸爸跟孩子之间的感情,时间(孩子需要爸爸在场,能不能找到人?),参与度(能否与孩子积极互动),责任感(包括给孩子提供物质、精神资源等),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明确了孩子的这些情感需求,即使爸爸无法时刻提供贴身陪伴,依然可以用心营造“闪光时刻”,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比如,无法每晚陪孩子读书,那至少在孩子的生日会、学校的运动会等孩子在意的时刻,到场给孩子鼓劲撑场面。

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那就提高每一次陪伴的质量,多跟孩子互动。

你的每一次用心,都会变成亲子情感账户里的资产,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5 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是最高级的富养

前几天,郭晶晶夫妇分享了他们带孩子做饭的视频。

视频中,霍启刚穿着白色T恤,一边清理虾线,一边跟两个孩子讲解注意事项及步骤。

7岁的哥哥学着爸爸的样子,认真打理。3岁的妹妹扒着操作台,神情专注地观看。家庭氛围,温馨有爱。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10)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像他们这样的富豪之家,保姆都不止一个,还要自己动手做饭?

但细想想又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做饭不是重点,重点是陪孩子一起做事。疫情期间宅在家里,陪孩子一起做做家务,研究研究美食,多么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就像霍启刚所说:好不好吃不是重点,重点是从头到尾完成一个任务,和妈妈妹妹一起分享!

霍启刚带女儿下厨(霍启刚带娃做饭)(11)

犹太人流传这样一句话:“父亲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亲。”

“穷爸爸“和“富爸爸”之间,差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眼界、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时间,是最高级的富养。

不是每个爸爸都能给孩子万贯家财,但每一个爸爸都能给孩子的童年种下美好的记忆。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孩子的成长会给你答案。

--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一键关注 @卷儿妈爱科普 ,育儿路上少走弯路。

我是卷儿妈,4岁女孩小卷儿的妈妈,科学育儿实践者与分享者,著有《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分享科学育儿干货,推荐优质教育资源,与你一起轻松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