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终身寿险复利的优点与缺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终身寿险复利的优点与缺点(复利3.5的诱惑)

终身寿险复利的优点与缺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吹爆全网,月底下架。3.8%保额复利递增,终身价值锁定!买教育金,一定要抓紧时间考虑XXXX增额终身寿险。”

作为上半年最火热、也最具争议的寿险产品,增额终身寿险的产品设计、精算假设、选购攻略、销售话术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小红书平台内涉及增额终身寿险的笔记数量已超2万篇,内容涉及选购攻略、产品推销、避雷指南,以及投诉吐槽。“增额终身寿险排名”、“增额终身寿险踩坑”、“增额终身寿险值得买吗”等话题,均引发热议。

9月23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表文章《风险提示:警惕增额终身寿险误导宣传》称,目前,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终身寿险相关产品过程中涉嫌混淆保额增长率与投资收益率、忽略终身寿险前期退保损失大等误导性宣传,请消费者予以警惕。

究竟增额终身寿险缘何“出圈”?部分产品高达3.8%的保额复利是否属实,又与保险产品的实际收益有何关联?消费者在产品选购过程中哪些内容应该重点关注,又容易面临哪些误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市面上产品信息及专家意见对增额终身寿险的定义、用途、受欢迎原因及潜在风险作出梳理。

利率下行 中长期保险产品热销

增额终身寿险的火爆,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中高净值人群对中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

9月1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存款利率下调公告;此后,包括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在内的城商行及上海农商行等头部农商行陆续跟进下调利率。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理财打破刚兑,中高净值人群逐渐将投资目光转向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中长期保险产品。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当前,银保渠道主销产品进一步集中,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具有的资金灵活度高、用途多样的功能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银保市场绝对主流地位。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增额终身寿险能成为近年来保险市场的网红产品,本质上是满足了客户保障和理财的双重需求,尤其是较为稳健的理财收益率。

作为终身寿险的一个分类,增额终身寿险保险期限为终身,以被保险人死亡或者全残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二者的区别在于,增额终身寿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可持续增长,客户拥有逐年递增的保险金额和身故保障,传统终身寿险侧重风险保障功能,增额终身寿险侧重长期储蓄功能。

业内普遍认为,增额终身寿险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可持续增长的身价保障,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且产品利益较为明确,同时可定向财富传承。整体而言,增额终身寿险更适合中高净值客户,可满足其长期储蓄及资产传承的需求。

现实中,增额终身寿险的理财属性究竟如何?

以一款宣称即将下架的增额终身寿险为例。据销售人员介绍,此款产品核保宽松,仅一条健康告知内容,具备假日交通工具意外高保额,且支持隔代投保。其最低保费为5000元,缴费方式为趸交、3年交、5年交,以及10年交,同时支持减保。现金价值方面,以30岁男性10万元趸交为例,此款产品的现金价值第1年、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60年及70年分别为40990元、139830元、197180元、278100元、392220元、553170元、780160元及1100300元。

记者咨询保险中介机构得知,目前市面上较为热门的几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均可在10年内实现现金价值对保费的超越;但投保前10年,尤其第1至5年间,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往往远低于保费,此时消费者退保易产生财产损失。

宋占军表示,要判断增额终身寿险的理财属性还需结合当前客户可以获得的投资收益率。“从现金价值计算可以计算出内部收益,相当于年化收益率。从十年期乃至更长期限来看,锁定年化收益率3.3%左右的理财产品是有竞争力的。”宋占军称。

“同时,增额终身寿险还承担着死亡保障功能,但这部分保费保额杠杆较低。目前这款产品最主要的功能还是理财,兼具一定的死亡保障。并且,与万能险、分红险等新型寿险相比,增额终身寿险收益确定,写入保险合同,合同保障更清晰。”宋占军表示。

存在误导销售等问题

为何各社交平台中,保险代理人总是大力推荐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而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宋占军表示,增额终身寿险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机构、部分销售人员片面销售,混淆保额增长率与投资收益率,未告知客户前5年左右退保可能遭受本金损失等情况。

9月23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风险提示,对增额终身寿险销售中的常见误导话术作出说明。具体而言,主要有混淆保额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诱导消费者中途退保及夸张其理财属性。

首先,混淆保额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中国精算师协会指出,“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其中3.5%的复利是指保额增长率,而非投资收益率,与实际收益无关。

终身寿险的保额指在被保险人身故或者全残时,受益人可以领取到的保险金额;投资利润率则是一个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投资总额的比率,两组概念截然不同。宋占军表示,若消费者想衡量增额终身寿险的投资收益率,应参考的数据为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即寿险保单的退保金数额,而非保额增长率。

“部分机构将保额增长率与投资收益率混淆宣传,一方面是因为监管政策不允许承诺或过度宣传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是呼应存款利率变化和客户理财需求。”宋占军表示,“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增额终身寿险每一年的收益率都不一样,消费者要加强对这种产品收益率的全面理解。”

其次,在销售过程中忽略其保障功能,过度强调理财属性。中国精算师协会表示,增额终身寿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身故或全残保障,养老、储蓄功能相对较少,部分保险代理人在销售宣传中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类比理财产品,忽略其保障功能,诱导保险消费者中途退保。“保险消费者想要购买保险产品来满足养老、储蓄需求,还是应当选择功能较为匹配,提供生存给付的年金保险或两全保险产品。”

此外,销售过程中未如实作出风险提示,指出终身寿险前期退保损失大。中国精算师协会表示,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交保费。”

据中国精算师协会披露,不完全统计,若消费者选择在投保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

宋占军表示,针对上述误导销售问题,监管机关可通过风险提示等方式提醒消费者增额终身寿险的产品特性,规范保险公司宣传口径;消费者在选购时还需注意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长期保障与投资的产品,短期退保将遭受巨大损失。

除上述误导销售问题外,记者注意到,年内有多家寿险公司将旗下的“网红”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下架,重新上线时间未知。

业内人士表示,相关产品的下架既可能由于产品自身的迭代、更新,也可能与产品设计存在的长险短做风险、现金价值过高带来的利差损风险有关。

“个别保险公司为提升竞争力,会将增额终身寿险前几年的现金价值拉高,利好短期退保的消费者,吸引‘短钱’,而非‘长钱’,这就有长险短做的风险,违背中长期投资理念。”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现金价值过高也类似。这固然可以吸引消费者、提升竞争力,但长此以往保险公司可能存在利差损,不利于长期稳健经营。”

今年2月,银保监会也曾在《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2版)》中指出部分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递增比例超过定价利率,存在严重误导隐患;减保比例设计不合理,加保设计存在变相突破定价利率风险。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