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很多人会想到自己的生命从哪里来,其实这个不必探讨,当然是父母所赐。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命”字从何而来,“命”字与“口”又有何关联?“命令”之“命”与“命运”之“命”又有何干系?如果您想知道“命”从何来,就请您继续阅读吧。
“命”字如今常与“令”组合为“命令”一词,二者在发号施令之意上常形影不离。其实,二字古时关系就非同一般,甲骨文金文为同一字形,至金文二者才有所区别,“命”增加“口”字。甲骨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命”“令”字
从字形可见,“命”“令”当为会意字,其上为“亼”为古代“集”字,这里也就是把众人集合起来之意。那么,上下两部分合起来,字义便是“把众人集中起来,然后发布命令”之意。从以上字形可见,字形下当为“人”形,且为下跪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布命令之时的威严以及发号施令者的身份之高。
后来的“令”又由本义引申出“法令”和“官长”之意。如《史记·司马让居列传》:“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国之时宰相称之为“令尹”,到了秦朝官府里的一些部门的主管人也以“令”称之,如“郎中令”、“中书令”。再后来各县的最高长官又称为“县令”。
那么,不禁有人要问“令尊”“令郎”“令爱”之“令”又作如何解释呢?这也是“令”的引申义,有了“官长”之意和官府主管人的叫法之后,古人认为“官”当然是最受尊敬的,且应该是饱学之士,“令”遂引申为“美”、“善”之意,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因此便有了“令尊”“令郎”“令爱”之说。也正如,现在酒场上称呼身为某个局的一般职员为“局长”、某个医院的护士为“院长”、某个学校的老师为“校长”,虽有调侃之意,但也延续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往上看的敬重思想。
许慎在《说文》中对“令”的解释如下,但对“令”也有误解:《说文》:“令,发号也。从亼、卪。力正切。”徐锴曰:“号令者,集而为之。卪,制也。”
很遗憾,许慎未见甲骨金文,把“亼”下之人认作“卪”字。
许慎对假借进行定义时,又提到了“令”字,曰:“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认为“令”字在“县令”之中同“长”一样均是假借。很显然,许慎这里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县令”之“令”只是意义的引申而已。其实这也涉及到“假借”概念的内涵问题,许慎把“令”“长”都归入假借,显然把“引申义”也涵盖进去了,这种做法会把很多“字”纳入其中。宋末元初的戴侗就明确认为“引申”不能算入假借,他在《六书故》中说:“所谓假借者,义无所因,特借其声,然后谓之假借。”“义无所因”这一表述就直接把“令”“长”假借的说法给否定了。
好了,明确了“令”的意义发展我们就把眼光转向“命”字。刚才我们已经提到“命”字至金文就与“令”字出现了字形差别。其金文和篆书字形如下:
金文“命”
篆书“命”
从字形可见,“命”字已经开始多了“口”旁,正如《说文》所释:“命,使也。从口、从令。”大概加“口”字为与“令”作区别,也正可以表示“命令”从口出之意。
《荀子·臣道》曰:“逆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其义为:虽然违反君主的命令,却做了对君主有益的事情,称作忠诚;遵守君主的命令而做出对君主有利的事情,称为顺从。
“命”“令”二字虽在西周金文中有所差别,但是二者仍存在混用现象,有学者研究认为二字到战国晚期还未彻底分化。从音韵学角度讲,“命”古声母为明纽;令,声母为来纽。二者既然同字,可能二者从“明纽 l-”的复辅音分化而来的。(注1)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从语音和字形上说通了二者的同源性。
“命”字的意义不断引申,后来就有了“性命”“命运”之意。那这个意思是如何引申而来的呢?细想起来,也不难理解,试想古代统治者下达的命令有着绝对的权威,容不得下属或者普通百姓的违抗。绝对服从是“命令”的最核基本要求。对统治者和“命令”有着恐惧心理的普通百姓一定把“命令”视为自己的生命来看待。想必古人收到命令后,可能会说:“这是命啊!搞不好会死人的。”(哈哈!)因此,后来便有了很多与“性命”相关的词:命案、命运、救命、逃命、命根子等等。
结语“命”“令”二字甲骨文为一字,至金文开始分化,“命”有了口字,或许为区别于“令”;“令”的引申出“法令”和发号施令的“官长”,进一步引申“美”“善”尊敬之意。“命”是诸侯皇帝等发布的命令,不服从就会丢失性命,因此古时把“命令”与“性命”相关联!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的最大鼓励!期待与您交流国学,非常感谢!
参考文献:注1,周克庸,《“X-L-”式联绵字及其字族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