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丁玲站在高高的向阳湖大坝上,望着秋雨朦胧中的黑胡子冲……陪同的领导劝阻说,还有好几里远,山路泥泞,不便前行。两行热泪从她眼眶中溢出,她轻轻地呼唤道:“黑胡子冲,你的女儿回来了。”

这是1982年10月29日,丁玲生平最后一次返乡的情形。

实际上,当时黑胡子冲的蒋家大院,只剩残垣断壁。即便能想办法进去,看到与记忆不符的场景,丁玲恐怕愈加触景伤情。

时光荏苒,沅澧巨变。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黑胡子冲完全不一样了。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丁玲故居景区。

重温历史记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1)

丁玲故居内。李龙 摄

临澧走出的“文小姐”

“家中总还算有许多钱,我的祖父,曾作过很大的官职。我在家里看到父亲保留下许多荣耀的衣服饰物。可是我的父亲在一种有趣之下,把家产又都用光了。”

——1931年丁玲在光华大学演讲时谈到自己的家庭。

“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8月19日,行驶在佘市桥镇乡道上,一块醒目的标识牌提示我们转入村道,5.1公里后,即达蒋家村。那里是曾经的黑胡子冲。

路过连片的果蔬大棚,越过向阳湖湿地,穿过82棵柚子树,丁玲故居景区便到了。

远看青砖黛瓦,近观古朴典雅。修复的丁玲故居现有房屋7栋,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是原蒋家大院的约五分之一。

蒋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初年。传闻中,蒋家是可以在临澧开凿人工运河的商贾巨富。不过,浏览丁玲的生平业绩,可约略窥知:生于大户人家的丁玲,并没有受多少家族的庇佑。

1908年,父亲过世时丁玲才4岁。随之,家道中落。次年,她跟随母亲从蒋家大院迁出,移居常德舅父家。

丁玲的母亲余曼贞可不是封建时代里普通的小脚女人。

1910年,在女子要读书的呼声里,常德女子师范学校诞生了。6岁的丁玲随母亲进校读幼稚班,母亲读师范班;1912年,余曼贞考入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8岁的丁玲又随母亲在此校读小学二年级。一时间,母女同读一校的新鲜事传遍了临澧县城,亲戚们在背后议论纷纷。但余曼贞不管这些,她在家日夜攻读,在校广交朋友,和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成为忘年交。余曼贞到桃源县立女子小学教书后,丁玲也入此校读书。课余,除了教女儿《古文观止》《论语》《孟子》及古代诗词,母亲还常给丁玲讲西方著名妇女活动家的故事。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的生活环境、教养方式,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时代等多种因素,都起到不小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

可以说,母亲是对丁玲影响至深的人。母亲的视野和格局,是丁玲人生的起点。正因为有余曼贞的支持,少女丁玲才能逃离家族的包办婚姻,飞往上海读书,并接触到瞿秋白、冯雪峰这类早期共产党人,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女性成长为鲁迅旗帜下的“左联”斗士。

抗日前线的“武将军”

“当一个伟大的任务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应该忘却自己的渺小。”

——1937年8月11日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前,丁玲写在日记中的话。

如果丁玲的一生是一部电影,那么她4岁时被母亲牵着小手,从精致幽暗的深宅大院碎步走出的场景,就是一个隐喻命运的长镜头——出走,走出封建家庭,走出衰败的旧时代;求索,在风云际会的新时代寻找女子的一片天地。

1927年底,丁玲开始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大胆揭露旧中国黑暗现实,表现了“五四”运动后觉醒的知识青年尤其是知识女性的痛苦与追求,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1930年5月,她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她的伴侣、著名左翼作家、共产党员胡也频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白色恐怖面前,她勇敢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1932年3月,她在瞿秋白等见证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期间,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欺骗,她拒绝给敌人做事、写文章。同时,积极寻找地下党组织,终于在1936年9月,在党的帮助下逃离南京,并于11月初化装转赴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是第一个从国统区前往陕北苏区的著名作家,受到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欢迎。

陕北,开启了丁玲革命生活和创作的新生涯。

当红军,到前线去,是丁玲的热切期望。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同意后,她穿上土灰色的四兜军装,戴着军帽,打着绑腿,穿着平底圆口鞋,走在奔赴前线的红军行列。白天,她急行六七十里山路;夜晚,她在摇曳的火光下握笔疾书,写出了《到前线去》《彭德怀速写》《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等名噪一时的战地散文。

丁玲,不再是那个上海亭子间里忧郁迷茫的文学青年。她将创作、将个体置身于伟大的革命洪流之中,接受洗礼、淬炼,最终成为了久经考验的革命文学家。

1936年12月30日,聂荣臻交给丁玲一份电报。丁玲打开一看,惊呆了,原来是毛泽东发给她的一首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芙蓉国里的美丽乡村

“果园里,红的、绿的葫芦冰,密密麻麻挂满枝头;海棠果一串串地垂下,红得比花还鲜艳;梨子结得又重又密,把枝条都倒拉了下来……”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夕阳下,漫步景区向阳小道,偶见湖畔白鹭翩跹。这条1.2公里的游道,中间一段以丁玲人生重大转折的6个时间和事件节点为主题,布局打造了6处景观。

“这全是用太浮山的竹子建成的。”驻足“望乡亭”时,同行的临澧县政协委员彭友平介绍,当年丁玲就是站在这里,远眺黑胡子冲。

丁玲“两次”回乡,蒋宗棣都在现场。

一次是1982年。

“她穿得蛮朴素,上衣新不新旧不旧的,裤子上还打了一块补巴,脚上一双黄胶鞋。”今年75岁的蒋宗棣是丁玲的堂弟。丁父排行老大,其父是老四。他回忆道,丁玲当时问亲戚们,屋后的栗树还在不在?家里拉电了没有?乡里有没有电影院?

一次是2017年。

“塑像运来时,下着瓢泼大雨。”令蒋宗棣印象深刻的是,在广场立塑像的时候,大雨忽然停了。他买了鞭炮、花篮,请了乐队,以一场热闹的仪式迎接了“丁玲”。

曾经,她是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决然转身投向崭新世界。

如今,“她”静静地坐在向阳湖边,见证着家乡脱胎换骨。

2014年,蒋家村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临澧县以打造名人故里、创作基地、精神家园为目标,对丁玲故居景区进行提质改造。景区整体区域达到33万平方米,核心区域5.68万平方米,除了丁玲故居、丁玲文学创作基地,还建起丁玲塑像广场、早春园、闯王桥、向阳湖及湿地公园等20个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

“我的蜂蜜在景区卖100元一瓶,完了还有游客加微信要快递过去。”蒋宗棣告诉记者,光靠养蜂,他一年收入近10万元。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红色旅游的兴起,为蒋家村带来发展契机,也为村民创造了致富条件。

重温历史记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2)

蒋家村精品特色民宿。 刘颂 摄

近几年,蒋家村大胆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广泛发动群众,盘活闲置土地。同时,引导致富能人发展绿色产业,兴起千亩李子、千亩罗汉果、千亩油茶等绿色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村民、合作社、村集体共同受益。

2017年,蒋家村脱贫摘帽。2018年,华丽蜕变为市级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同心美丽乡村。2019年,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

脱贫村民王先富感叹,“不是我名字起得好,是我赶上了好时候。”国家的扶贫政策,帮他和妻子减免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在旅游消费带动下,村里兴起产业,两口子一年务工收入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踏实。

物阜民丰奔小康,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从红色基因中守望初心、汲取动力、赓续文明,显得尤为重要。

临澧人不断推动丁玲研学工作,近年有历史传记文学《安福蒋家传奇》、长篇纪实小说《纤笔将军》等相继出版或者完稿,同时还积极组织了品牌讲学活动。丁玲故居景区服务中心主任张进介绍,2015年11月,由省作协签约授牌的“丁玲文学创作基地”落户丁玲故居景区。连续6年,省县联合组织“丁玲讲坛”讲学活动,先后邀请王跃文、唐浩明、贺桂梅、水运宪、商震等作家、学者来临澧开坛设讲。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努力发展生产,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澧水两岸,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兴旺、繁荣,成为芙蓉国里的一朵更加美丽鲜艳的花朵”——40年前,丁玲辞别临澧时这样寄语家乡兄弟姊妹。

她夙愿成真。

她魂回故里。

【记者手记】

阅读资料,我发现丁玲是一位颇具女性意识的革命作家。女性意识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也贯穿她的一生。从童年到青年到壮年……她的脚不断地向外迈出,从封建家庭走向革命战场,从文学领域走上政治舞台。

她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折射的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妇女不断觉醒、发声,从夫权时代的附属品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半边天”的过程。

丁玲的女性意识是凭空而来的吗?

当然不是。她的母亲余曼贞主张女性自强,颇具民主思想,不仅支持丁玲读书,还创办学校,让更多女子有机会接受教育。母亲的言传身教,很大程度上培育了丁玲的人格。

恩格斯认为,“在任何社会,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和过去相比,中国妇女整体的社会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仅从“妻管严”“虎妈”“白骨精”“女强人”等标签人设,便可合理推断一个背景——无论家庭还是职场,妇女拥有相当的掌控权。

感恩,那些曾受压抑的女性先驱,为后世探索、开辟出一条通向平等自由的道路。她们对中国的革命运动,以及新中国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到当下,在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的时期,如何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和涵养自己,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及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发挥妇女的智慧和力量,将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女性力量?

这是我们需要实践的课题,也是我们必须担起的责任。

重温历史记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3)

丁玲塑像。李龙 摄

【丁玲简介】

丁玲(1904年——1986年),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临澧,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共党员,中国现代著名女性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处女作《梦珂》于1923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代表作品有处女作《梦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在黑暗中》等。1952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

1986年3月4日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