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老人与海》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大致上想表达的思想内涵,并表达了本人作为读者立足于本书所得出的思考心得内容大致分为作品及作者简介、用文学评论的方式表述对这本书的个人见解、透过硬汉精神辩论成功与失败、本书之于后世的价值和成就这四部分文本仅代表我个人片面的想法,拙笔拙见,如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多多包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老人与海这一切只是一场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人与海这一切只是一场梦(硬汉精神永不言败)

老人与海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摘要:本文介绍了《老人与海》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大致上想表达的思想内涵,并表达了本人作为读者立足于本书所得出的思考心得。内容大致分为作品及作者简介、用文学评论的方式表述对这本书的个人见解、透过硬汉精神辩论成功与失败、本书之于后世的价值和成就这四部分。文本仅代表我个人片面的想法,拙笔拙见,如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多多包涵。

《老人与海》不仅是本学期MOOC课程第六讲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更是从我们小学起就被划为学生必读书目的书籍之一,是一本在全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万古流传的名著。书中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接连八十余天都没有钓到鱼,就在他几乎饿死时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鱼,但不幸的是,这条鱼一直在拖着食物和淡水都耗尽了的他向大海深处走去。这位老人没有武器,没有帮手,却在左手抽筋的情况下耗时两天两夜杀死了大鱼,并把它拴在船边。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忽然鲨鱼来袭,不论他怎么攻击、怎么抵抗,圣地亚哥的战利品还是被鲨鱼们吃了个精光,最终,他只拖回了一副空空的鱼骨架。小说以他回到住处,躺在床上并进入梦乡作为结尾,站在主角的角度把美好的回忆和落魄的现实世界做出了残酷的对比,从圣地亚哥的力不从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

这部书是作者海明威一生中最优秀的传世之作。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他在幼年时就常常跟随家人去进行一些诸如踢球、钓鱼、打猎等户外活动,这使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并一定程度上铸就了他坚韧、强悍的性格,让年幼的他对胜败和生死早早地有了初步认知。生逢世界大战这最动乱的年代,海明威虽然身处动荡世界的绝望之中,其精神世界却一直抱有不灭的希望,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拥有着硬汉精神的人。只有这样的他才写得出如圣地亚哥一般坚强勇敢的故事主角,写得出《老人与海》这引人入胜的传世佳作。

用文学评论的说法来讲,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行文简练清爽、内容铿锵有力、精神永久流传的伟大作品。

首先,从本文写作的角度来看,海明威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他擅长于使用结构简单的精炼的句子,但我们又可以从每个单词中看到作者在写作时一定经历了反复推敲的仔细与用心。这也是海明威自成一派的文体最鲜明的特点,有学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电报式”文体,没有一个词汇是多余的,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曾表示,从19世纪亨利·詹姆斯处延续下来的华丽到过于繁杂、多存在冗长赘述的写作风格就好比附在“文学身上的乱毛”,这乱毛被海明威“剪得一干二净”,可见海明威文风之靓丽。

其次,从小说内容的角度来看,全文不仅在行文结构上编排得极富节奏感,让读者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全身心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清晰明了地接收到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还成功塑造了极其丰满的人物形象。主角圣地亚哥在生活的重压下一直抱有奋斗的人生观和不可战胜的心态,比他小了很多的忘年交好友,配角马诺林,也在忠心地等待圣地亚哥出海回来的同时保持着满满的信心,这样饱满立体的人物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小说的同时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其的精神内涵。文章开头与结尾分别对应着主角从住处出发出海和回到海边,相互照应,耐人寻味。

第三,从精神主题的角度来看,作者想要歌颂的正是主角圣地亚哥的性格中最大的闪光点——硬汉精神。圣地亚哥是一个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人,被钓不到鱼又日渐苍老的困境侵蚀,这种长期失败所折磨的他不仅没有丧失斗志,反而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了他一如既往的勇敢与坚毅。他更是一个持续向前,不畏惧失败的人,鲨鱼群来袭时他没有打退堂鼓,更没有因为即将失去战利品而丧失斗志。他这个人本身就是硬汉精神最璀璨的结晶,他的一生就是一则寓言故事,那伟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存在于小说主角和作者海明威的心中,更或深或浅地扎根在世上每一个人的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心中一直在与自己做着一场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辩论,到底什么样的结果才是成功、什么样的结局才算失败呢?对于主角圣地亚哥而言,只运回了一具骨架的他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是真正的硬汉,坦然面对困难,永远不畏惧挑战,向着自己心中想做的事勇往直前,可能从他风烛残年生活落魄等前线的角度来看他是不成功的,但探究其精神世界,他早已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这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的成功。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海明威的文字中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坚持做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

海明威用他动人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之下,都应该正视现实,接受现实,超越现实,一个人只有在精神层面取得了胜利,他才能极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真正的成功,让他的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要知道,任何形式上的失败都无法真正地击溃我们的整个人生,除非我们开始胆怯退缩,否则,没有什么事情是配得上击垮我们的意志的。真正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做的事,以坦然并满怀希望的良好心态面对做自己想做的事的途中出现的种种艰难险阻,不论最终的结局如何,不后悔,不放弃,我们也会是像圣地亚哥和海明威一样真正的硬汉,尽管会有失意,但我们,永不言败。

立足于现代社会体味这篇小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其跨越时代的不朽价值。《老人与海》在后世之所以能达到脍炙人口的程度,除了是由于海明威雅俗共赏的绝妙写作技巧以外,更有适用于全时代、全部人的精神引导作用和精神激励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光怪陆离的社会所影响,产生一种认知误区,认为人只要有钱有势、生活无忧无虑,就算得上是成功。通过沉下心来阅读《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在寓言中找寻到生活的真谛,甚至可以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做自己想做的,追求精神上的成功,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保留住心灵这一片净土。除此以外,我们更能从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中提炼出面对生活的应有的姿态,或许这部书能让我们以满怀希望的心态面对未来,以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发掘我们人格中“硬汉”的一面,把我们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强大。

从1936年海明威第一次从杂志上看到渔夫捕到大鱼却被鲨鱼截胡的故事,到他历经十年反复琢磨终于在1950年末用八周时间完成这部伟大的作品,再到1961年这位伟人选择用饮弹自尽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老人与海》同时作为海明威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小说和他一生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传奇,传世,不论是对海明威自己还是对世人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本书在195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谓是创作长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艺术价值不容小觑。

非常惭愧的是,作为一名专业学习文学的学生,我对外国文学的阅读实在是很疏忽,在平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时也很少会考虑外国文学作品。通过外国文学专业课的学习和对于外国文学精彩作品的深入了解,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多多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提升个人综合实力,丰富自身修养,争取成为一个在文学研究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合格的中文系人。

参考文献:

孙致礼先生译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老人与海》

孙致礼先生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将军级首席教授,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委员会会员,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曾经翻译过《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等世界名著,既浅显易懂又颇有艺术的精准的翻译文本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敬的人。

中国大学MOOC 外国文学史(袁祺)第六讲 《老人与海》

主讲人 浙江工商大学 蒋承勇

360百科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名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