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开始,中国与日本就一直保持着一种十分微妙的“国际关系”。

7世纪中期,日本掀起了“大化改新”运动,开始学习先进的经济体制、优越的农耕技术,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进步。而经历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大唐,也成为了日本积极学习的目标。此时的“中日关系”一片友好、祥和。

然而到了16世纪,随着织田信长的去世,丰臣秀吉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开始在此时破裂。

1592年,丰臣秀吉萌生了建立“亚洲大帝国”的想法,并派出海军进犯朝鲜半岛,以及中国沿海一带。虽然日本海军最终战败,但丰臣秀吉的“亚洲大帝国”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野心家”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

19世纪的“甲午战争”、20世纪初的“二战”,日本的那些“军事野心家们”都抱着“亚洲大帝国”的幻想、对中国领土进行了侵犯。

二战结束后,中日之间也经常因为“领土问题”,搞得关系焦灼。

1970年,美国驻日大使馆对外宣布:“将琉球列岛于1972年‘归还’日本,其中包含了历来属于台湾的钓鱼岛”。这起声明,在70年代的中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舆论。香港、台湾地区的不少学生,都因为这起声明,走上街头、进行游行。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

1972年,武侠片名导胡金铨,也响应了这起“保卫钓鱼岛”的民间活动,打算与当时的“嘉禾”合作一部武侠作品,来讲述“倭寇”进犯中国沿海,并侵占中国岛屿的故事。

对于胡金铨的想法,嘉禾十分支持,还派出了洪金宝,与胡金铨合作完成这部作品。于是在1972年6月,胡金铨导演正式开拍了武侠经典《忠烈图》。而借助于洪金宝的关系,元奎、元彪、元华等人,也都参与了这部经典作品的拍摄

因为有洪金宝、元奎、元彪、元华等一帮实力派打星的加盟,这部《忠烈图》成为了胡金铨导演生涯中,打斗最为精彩的一部作品。

而胡金铨的武侠片导演之路,也随着这部《忠烈图》的诞生,走向了新的转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忠烈图》。同时说一说,该片让胡金铨导演遇到了怎样的事业转折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3)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4)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5)

在这部《忠烈图》里,胡金铨导演将镜头聚焦在了“抗倭名将俞大猷”的身上。

故事的一开始,倭寇频频进犯我国江浙沿海一带,为了剿灭倭寇,“右副都御史”朱纨(屠光启饰演)上书议事。于是,嘉靖皇帝(赵雷客串)任命朱纨为“浙江巡抚”,统办闽浙军务,肃清倭寇。

执掌闽浙军务2个月,倭寇前后作案30余起,这让朱纨这个“浙江巡抚”的脸上,十分难堪。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6)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7)

“施南国抚司”前来朝拜大明皇帝,朱纨安排麾下军门“周立德”(杨威饰演),护送抚司前去面圣,结果途中遭遇倭寇劫掠。

深知麾下军门无能的朱纨,请旨将“漳州守备”俞大猷(乔宏饰演),调到自己麾下。为了扫平倭寇,嘉靖皇帝也应允了朱纨的要求。然而,俞大猷的到来,却让朱纨手下的周立德十分不满。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8)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9)

俞大猷得知,江浙一带的倭寇横行,都是因为当地“官匪勾结”的原因。浙江衙门里的不少人,都收了钱、为倭寇做眼线。

为了以防万一,俞大猷让自己的副将汤克俭(刘江饰演)、王世科(陶威饰演),去邀请三位江湖侠客、暗中帮忙。这三人分别是在辽东号称“一阵风”的伍继园(白鹰饰演)、伍若诗(徐枫饰演)夫妇,以及“江南豪侠”卢少棠(李文泰饰演)。

俞大猷带着随从阿才(吴明才饰演),来到了渔民老李的家中,与汤克俭、王世科、伍继园、伍若诗、卢少棠汇合。此时,恰逢一伙倭寇袭击渔村。于是7人联手,将这一小股倭寇歼灭。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0)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1)

在江浙一带闹得最凶的,是海盗许栋(韩英杰饰演)与倭寇博多津(洪金宝饰演)。如今这两股盗贼合兵一处,在海上侵占岛屿、自立为王

俞大猷认为,如果对倭寇进行强攻,他们一定会退回海岛,等军力松懈后,再来进犯。要想将倭寇连根拔起,就必须查清他们的藏身海岛。

为此,俞大猷一方面向朱纨建议,暂停对倭寇的大型进攻。另一方面让伍氏夫妇、汤克俭、王世科等人,化妆成商人,在沿海村镇活跃,诱惑倭寇抢掠,趁机抓几个“舌头”,打探消息。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2)

俞大猷的方法确实有效,这些江湖侠客们假扮商人,多次行动,引出了不少倭寇,也抓了不少倭寇的眼线。然而,这些倭寇誓死不肯交代藏身地点,这让俞大猷等人十分为难。

正当困惑之际,渔民老李告诉俞大猷,之前一个渔村被劫,他看到衙门指挥使“林懋和”(吴家骧饰演)的管家,与倭寇偷偷见面,还进行了交谈。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3)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4)

根据老李的情报,俞大猷向林府管家进行了询问。管家言语闪烁,而林懋和也在帮管家打圆场。俞大猷认为,林懋和与倭寇一定也有关系。于是,一条“卧底之计”在俞大猷心中产生

俞大猷让伍氏夫妇抓了林家管家,还约林懋和在“李家祠堂”见面。

伍氏夫妇曾在辽东占山为王,在“黑道”之上也颇具威名。夫妻二人告诉林懋和,自己落了难,想去投奔博多津,让他代为引荐。

“林懋和”本打算指使几名倭寇,在“李家祠堂”干掉伍氏夫妇,救出管家。结果这几名倭寇,根本不是伍氏夫妇的对手。人没救出来、反而暴露了身份,无奈的林懋和,只好答应伍氏夫妇的条件,带他们去见博多津。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5)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6)

伍氏夫妇在“黑道”之上的名头很大,博多津、许栋都对他们有所耳闻,但是眼前这对“伍氏夫妇”是不是冒充的,却让人难以下定论。

为了试一试伍氏夫妇的身手,许栋派出多位高手,与二人过招。无论是拳脚、箭术还是刀法,倭寇们都不是伍氏夫妇的对手。最终,博多津决定留下伍氏夫妇,但二人必须干掉俞大猷,以表诚意。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7)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8)

伍氏夫妇离开海岛,前去刺杀俞大猷,而博多津、许栋也派人暗中跟踪、观察。伍氏夫妇夜里摸入营帐,成功干掉了俞大猷。跟踪、观察的倭寇,也连忙回岛报告情况。

得知俞大猷被干掉,博多津、许栋准备设下宴席,欢迎伍氏夫妇入伙。然而,这次来到岛上的,除了伍氏夫妇,还有巡抚衙门的官兵。

一番大战之后,岛上的倭寇被剿灭,而伍氏夫妇、卢少棠、王世科等人,也都在大战中殒命。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19)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0)

故事的最后,胡金铨导演留给了观众们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朱纨因为不肯向上官行贿,被排挤、打压,俞大猷也因为刚正不阿,遭到了贬职。博多津这一伙儿倭寇虽然被剿灭,但新的倭寇势力,却继续在沿海一带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的美国迫于舆论压力,最终在“琉球归还”的声明中,去除了钓鱼岛的名字。

而这部为了响应“民间保钓活动”所创作的电影,在拍摄期间,也因为胡金铨前往巴黎,参加国际电影人举办的学术会议,被迫中断。直到1975年5月,《忠烈图》才完成最终的制作,登上大银幕。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1)

这部《忠烈图》是胡金铨导演生涯中,打斗最为激烈的一部武侠作品。当然,该片精彩的动作场景表现,与参与该片拍摄的打星、武指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该片中出演伍氏夫妇的白鹰、徐枫,算得上是华语大银幕上的老牌打星了。胡金铨的《龙门客栈》里,白鹰凭借邪气十足的反派“曹公公”,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动作影坛的地位。

而《侠女》中的出色表现,也让徐枫的名号,在国际影坛响彻一时。在这部《忠烈图》中,白鹰、徐枫的携手合作,为影片的打斗戏码,增加了不少看点。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2)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3)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4)

早年的洪金宝,不仅为这部《忠烈图》担任了动作指导的工作,同时也在片中出演了大反派“博多津”。值得一提的是,拍摄这部《忠烈图》时,洪金宝还被叫做“朱元龙”。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5)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6)

除了洪金宝,“七小福”中的元奎、元彪、元华,也在师兄的安排下,参与了这部《忠烈图》的拍摄。

电影开始时,俞大猷等7人在渔村会面,结果巧遇倭寇,而这伙儿倭寇的首领,正是由年轻时的元奎出演。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7)

伍氏夫妇登岛后,许栋让手下与夫妇二人比武。在这场比武大战中,元彪、元华也分别以“倭寇”的形象,与伍氏夫妇进行了拳脚打斗。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8)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29)

袁和平的父亲,在《醉拳》里出演了“苏花子”一角的袁小田,也在这部《忠烈图》中饰演了倭寇岛上的“老僧”一角,与“伍若诗”进行了一场箭术对决。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30)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31)

诸多实力派打星的加盟,让这部《忠烈图》的打斗桥段精彩异常。然而,胡金铨导演的武侠片之路,也因为这部《忠烈图》的诞生,走向了新的转折

70年代初,“吊威亚”的技术,还未被当时的动作指导们广泛应用。而演员们的真实打斗,配合快节奏剪辑的打戏呈现方式,也在这部《忠烈图》中,被玩儿到了极致。

7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武侠片,还是功夫片,在动作场景的设计之上,都进入了瓶颈期。为了突破“打戏对电影创作的限制”,胡金铨在《忠烈图》之后,转变了自己的武侠风格。

随后的《山中传奇》、《空山灵雨》等作品中,胡金铨开始减少打戏的安排,将电影的重心放在写意感的表达,佛学禅意的讲述之上。

而这部《忠烈图》也成为了胡金铨电影事业的分水岭,武侠风格的转折点

元华打洪金宝完整版(为了响应保卫钓鱼岛)(32)

值得一提的是,70年代末,在港片动作指导们的努力之下,功夫片率先走出了“打戏设计瓶颈”。喜剧元素与打斗场景的融合,掀起了功夫喜剧的时代热浪。而洪金宝、成龙、元彪等人,也乘着这股浪潮,走上事业高峰。

80年代初,程小东开始对“吊威亚打斗”的动作设计风格,进行大胆的变革、创新。而随着“威亚时代”的来临,华语武侠片也在徐克、程小东等人的手中,走向了新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