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黄欣英

550克,一斤一两,差不多是一瓶矿泉水的重量,一百多天以前,新生儿“莹莹”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出生时,体重也仅仅只有这么重。经过4个多月的抢救治疗,目前她的身体各方面趋向好转、情况稳定。“莹莹”的出生,也刷新了佛山市顺德区历史上经抢救成功存活的最轻体重早产儿纪录。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该医院新生儿主任黄润忠介绍,550克的早产儿经抢救存活的案例,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

早产36+的宝宝(顺德最低孕周宝宝要)(1)

550克的早产儿经抢救存活的案例,在全国十分罕见

9月21日早上10点钟,在“莹莹”的母亲梁女士的怀中中,女婴“莹莹”皮肤红润,睡得香甜,比起其他婴儿,她的体型依然显得相对孱弱。“只有巴掌那么大,刚刚出生的时候,还曾经重度窒息,没有呼吸,心律很微弱。”新生儿科副主任苏永棉介绍。由于早产,“莹莹”的肺部还未发育成熟,可能随时都会呼吸中断,抢救难度极大。黄润忠介绍,新生儿科随即抽调了技术骨干医务人员对早产儿展开抢救,并保持24小时监护。经过4个多月的治疗,目前婴儿的体重已经增加到7斤,自主呼吸也已经平稳,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正常,可以出院回家了。

生死博弈 她比手掌大不了多少

早产36+的宝宝(顺德最低孕周宝宝要)(2)

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莹莹的主管医生苏永棉仍清楚记得孩子刚到新生儿科时的样子——她是一个急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只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23周 6天。苏永棉也暗暗捏一把汗,新生儿科每年收治30多例超低体重儿,但莹莹是孕周最短、体重最轻、病情最重的一个。她出生时的体重仅550g,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没有自主呼吸,全身皮肤薄如蝉翼,柔弱得不堪一击……

一场生死博弈,随即展开。为帮助宝宝“回忆”在妈妈子宫里的安全感,医护人员制作出“鸟巢”;他们将宝宝的暖箱盖上厚厚的遮光布避免声音、光线等刺激;医生和护士每天都要仔细观察莹莹的行为表现,“读懂”宝宝想要表达的“话语”……这些针对性的照护措施,帮助宝宝度过她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

早产36+的宝宝(顺德最低孕周宝宝要)(3)

三道关卡: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都要闯

第一关——呼吸关

苏永棉说,由于莹莹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医护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其有效呼吸。为此,除常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发育外,呼吸机辅助呼吸是度过呼吸困难关的必经之路。条件成熟时,医护人员还积极帮助莹莹改进呼吸方式。莹莹出生后一个月后,医护人员帮莹莹拔除气管导管停用有创呼吸机,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从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同时减少气管插管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第二关——感染关

如此小的宝宝,全身器官发育不完整,医护人员也非常担心宝宝能否存活及生存质量,而救治成功仅仅是为宝宝生存打开了一扇门。为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医护人员为莹莹注射抗生素等消炎针剂,在预防感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关——营养关

由于莹莹的外周血管条件有限,如果没有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会对救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新生儿中心的护士们,通过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为莹莹打通生命通道,为静脉营养支持及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经过精心的治疗,在住院131天里,莹莹的体重从550g长到了3500g,纠正胎龄达到了38周 6天。

“刚来的时候,不会吃奶,靠静脉输液营养,10天后从胃管每次注入0.5ml奶,逐渐增加奶量,过了80天,才慢慢开始自己吃奶。”莹莹的爸妈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现在,莹莹已经过了100天,可以完全自主呼吸,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当然,未来还需要经过后续照护随访,监护宝宝的远期生存质量。

为早产儿开“毕业典礼”

早产36+的宝宝(顺德最低孕周宝宝要)(4)

为两位宝宝举办“毕业典礼”

当天,新生儿科另一名早产儿也“毕业”回家。据了解,2018年5月26日,“含含”的母亲离预产期还有4个月,做彩超检查时提示“宫颈机能不全”,不久就顺产诞下一名女婴,“含含”提前4个月降临了。

“含含”出生时无自主呼吸、肌张力低下,心率减慢,胎龄仅24周、体重740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各个脏器发育极不成熟,救治难度非常大。但在新生儿科团队的抢救下,“含含”有了呼吸和心跳,入驻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作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新生儿科的精准治疗下,“含含”闯过了呼吸关、脑损伤关、感染关、喂养关。通过医护人员118天日日夜夜的精心救治,出院时,巴掌大、皮肤透明的小家伙已经长成一个3500多克、胖嘟嘟的小家伙。

9月21日,院长陈启康、医疗顾问陈日玲一同来到新生儿科室为两个“奇迹宝宝”的“毕业典礼”作见证,并代表医院向家属们送上慰问与祝福。新生儿科还为两位宝宝精心制作了成长记录的PPT,为她们的人生第一关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在简短的PPT介绍之后,新生儿科室的黄润忠主任对两位奇迹宝宝的诞生与经历作了概括描述,并向宝宝家人们给出愈后建议。随后,陈启康对婴儿家属表示祝贺,同时感谢新生儿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为每一位早产婴儿所作出的付出与贡献。医院为双方家庭准备了鲜花、蛋糕、小学士帽与毕业证书,整个新生儿急救中心瞬间充满了欢乐与感动。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欧阳志强

责编 | 田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