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西多俊才,在我国明朝的时候,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明代首位内阁首辅,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理、首相这样的职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永乐大典》的总编——解缙,就是江西省吉水县人解缙在江西及周边省份的百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写的对联家喻户晓、口口相传,是著名的“对联大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解缙对联全文行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解缙对联全文行书(对联大咖解缙)

解缙对联全文行书

自古江西多俊才,在我国明朝的时候,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明代首位内阁首辅,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理、首相这样的职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永乐大典》的总编——解缙,就是江西省吉水县人。解缙在江西及周边省份的百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写的对联家喻户晓、口口相传,是著名的“对联大师”。

对联大师”解缙,出生于书香门弟,他的爸爸解开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的妈妈高高妙莹也是大家闺秀,同样是熟读经典,在经史、传记、天文、地理、医药、烹饪方面,可以说是无所不通。优秀的遗传基因和优异的书香熏陶,使得解缙从小就天赋异禀、聪明伶俐,尤其是语言天赋非常的出众,经常“金句频出”,京十里八乡人称“神童”。

五岁的解缙,就能够脱口吟唱出胸襟开阔,充满哲理、气魄博大的诗句。“更欲附飞龙,上天看红日。人道日在天,我道日在心。”七岁的解缙,因为偷偷到赣江游泳,怕衣裳湿了被爸爸责骂,就随手将自己的衣服挂在了一颗江边老树上。解开看到后,给他出了个题,要过关才能上岸。爸爸出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解缙立刻对了下句“万里长江作浴盆”。在气势上宏大豪迈,超过了他爸爸出的上联,避免了责罚。

而解缙在家乡流传最广的一副对联,是他15岁那年写的一副春联,内容是“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他将此联贴到门上后,吸引了不少的老乡来围观,惹得他家对门的财主很不高兴,他觉得解缙是在讽刺自己。虽然家财万贯,但是不及他家自有书香。因此,他认人把自己家里的竹子全部砍掉,这样对联就不成立了。解缙看后,不急不忙,只是微微一笑,将对联加了两个字,改为“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一“短”一“长”,高下立刻分明,财主更不高兴了,马上派人竹篼也挖掉,心想看你这次怎么改,解缙见状挥笔又改成“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一个“无”,一个“有”,对仗工整,层层递进。财主气得无可奈何,这幅对联被解缙从十个字加到十四个字,字字对仗,逐次意深,十分巧妙,让人拍案叫绝。

相传明成祖朱棣,要考一考解缙的对联水平。一天清晨,他把解缙叫来对对联,告诉他,昨天晚上后宫诞生了一名婴儿,以此为题。解缙第一句说“吾皇昨夜降金龙”,朱棣说,“不,是女儿”。解缙随即接着说“化作嫦娥飞九重”。朱棣又说,“可惜夭折了”。解缙忙转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朱棣又说“已经投到水里了”。解缙毫不慌张,道出了最后一句“翻身跳入水晶宫”,意思是化龙女,朱棣不由的称赞“好”。虽是同一个主题,但有四个不同的场景,且是即时对联,字字对仗,不仅朗朗上口、合乎韵律,而且便于记忆,构成了一首完整的诗。如此敏捷的才思,连皇帝也不得不服,难怪要让他当《永乐大典》的总编,可是这样一个大师俊材巨匠,最后的下场却十分的凄凉。

这是因为解缙性格耿直、嫉恶如仇,因此得罪了不少朝臣,比如当时皇帝最宠幸的内臣锦衣卫纪纲,一次在宴会上,阴险奸诈的纪纲,当着朝中大臣们的面,吟出“塘里水鸭,嘴边脚短叫呷呷。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趴趴。”的对子,让解缙对,讽刺解缙身材矮小,乱发议论。解缙听出他不怀好意,也没客气,就回了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场的大臣们听了,都知道是讽刺纪纲,才学粗陋、为人浅薄。纪纲更虽然没有当场发作,但却因此怀恨在心。在解缙因皇室更替发表言论,得罪皇帝而下狱的时候,纪纲就趁机拱火,并假惺惺的到牢里请解缙喝酒吃肉,趁解缙酒醉的时候,把他拉到监狱外的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年仅47岁的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就这样英年早逝。

今天的吉水县还保留着解缙的坟墓,虽然略显荒凉,但是在他的墓前,我们看到一副对他一生,定评的对联“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