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真的能想开吗?

年纪大了真的不易吗(年纪大了真的能想开吗)(1)

与时俱进就是要适应现代生活,现代生活明显的标志就是高科技。我在超市上班,公司推出电子会员卡,许多人都喜欢,并且,获益不少。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并不是不好而不喜欢,而是不会用而不喜欢。他们经常抱怨:一点用都没有、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记得小时候爱看孙悟空,小人书、电影百看不厌。依我看,孙悟空最大的本事就是顺风耳、千里眼,那时知道那是神话,可是现在我们用上了微信,隔空聊天、隔空视频,那可都是及时的真实信息,瞬间就是大洋彼岸、天南地北,难道说这不是“顺风耳”、“千里眼”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所谓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我都在怀疑,那是神话吗?

我觉得现在的微信群,会玩的玩门道,不会玩的就玩个热闹罢了。其实,每一个微信群都应该是一所大学,一所没有围墙、不需要学费的开放式大学。并且没有年龄、种族、职业的限制,没有身份、权势、学历之别,自由交流、自由互动、自由选修、自由深造,各取所需,留心处处皆学问。

我参加的“群”不多,大多是战友群,除了每天获取必要的信息,还能欣赏高超的书法、精湛的绘画、喜欢的文学作品、重温历史。当然,自己也能发表随感。

月前,在我的原部队八连战友群,高红星战友发了一句感慨:年纪大了,什么都想开了!

提到八连,不得不说,还是茬开先说点我的老连队吧。八连是我军校毕业后任职的第一个连队,说起八连名字响当当,与南京路上好八连相提。我们不在南京路上,而是在山西一个具有古代气息地名的地方----部落,但我们也是个好八连,特别是有了一连的好战友、好兄弟。

当时,我去任职,其实我的年龄、兵龄都跟战友们差不多,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和战友们也特别聊得来。离开连队三十多年了,战友们也早就各奔了东西、连队也已被整编掉了,可是,战友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在眼前、在脑中;我们一起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同休息的情景,依然难忘;战友们的名字、籍贯,我还记得不少。

高红星战友个子不高,很壮实,一张稚嫩的国字脸,两只眼睛很机灵,很是喜人,话不多,但能看出很有思想和主见,也表现出了他的坚强和忍耐。听说他现在当站长了,真为他和战友们所取得的成绩高兴,这种高兴比我自己所取得什么成绩要强烈得多。

高红星战友说:年纪大了,什么都想开了!

我理解和明白,这里“想开了”的意思,就是看淡了的成份比较多;与世无争,图个清静的意思比较多。

无论怎么去解读,应该说这是一句很是现实、很有思想和哲理的话。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难道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凡事都能想开了吗?

读着这一句话,我首先想到了《守财奴》,那还是我学生时代在语文课本中读过的。守财奴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杰作,记得守财奴葛朗台临死前还在为一根灯芯草而咽不下气。年纪大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还是放心不下,还是怕多点了一根灯芯草而浪费。葛朗台咽气的那一段很是耐看,文笔细腻、独到,也不乏讽刺。当然,那是文学作品,可是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人还少吗?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事感受的比较多,那些乡亲们,有哪一位不是到实在做不动了才肯罢手,包括我的父母。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酷暑三伏,总是他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泥巴一脸的汗。他们没有错,那是他们高贵的品质,但就是想不开。这种想不开很少是为了自己,大多是现实逼出来的。很是记得一句话:持家如针尖挑土啊!生活不容易,要积累一点财富更不容易。而对于那时的农村人来说,积累起的财富,哪一点不是靠省吃俭用,辛勤劳动而来呀。

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听到一句劝人的话:想开点。就是因为想不开而拖累了自己;就是因为想不开而把身体搞垮了;就是因为想不开引起了家里家外的矛盾和麻烦;就是因为想不开而葬送了自己。

现在我生活在英国,同样有着切身的感受,咱华人每到哪里都是喜欢存钱。英国人是利用银行养自己,咱中国人是进行存钱养银行。因为,英国银行存款几乎是没有利息的,而银行贷出就要付利息。中国人钱多都是存起来么!

又使我想起儿时读过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中国老太和一位美国老太。中国老太存钱买房子,最后钱够了,房买了,老太也过世了,遗憾的是一辈子没有住上好房子;美国老太贷款买房子,住了一辈子好房子,最后贷款还清,老太归天了。

英国老人都留有一手,那就是以房养老。年轻时贷款买下一套房子,上班挣钱还贷,年届退休房贷还清,留下房子自己养老。

我来英国买的第一套房子,就是一对老年夫妇需要卖房搬进老年公寓。

2021年的9月我曾参加女婿的30岁生日,女婿在海边租了一大套房子,我们十几个人住了一周。房主就是一位老太,她是不是富婆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准富婆。我看到她坐在窗前、沐浴在阳光下看书,那份优雅、那份清静,那是何等的颐享天年啊!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羡慕不是眼馋,更没有嫉妒,而是由衷的佩服和祝福。

想得开,想不开,说别人不一定真实,扪心自问说说自己,结论还是想不开呀。总觉得自己身体好,还有力量去干活;总觉得英国钱好赚,不赚白不赚;总觉得能挣一分是一分,兜里有钱不发慌;总觉得对子女能帮一把是一把,不遗余力;总觉得帮子女还不够,还要去帮孙子女;总觉得这一辈子也干不出什么大名堂了,何不踏踏实实上班。哎,总觉得就是那么回事,身体永远是本钱,身体的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子女,也不是十分清楚夫人的真实想法。就我个人而言,子女也大了,成家立业,日子过得比我好,可我从来没有已是两家人的感觉。没有觉得“子女的就是我的”,倒是一直坚守着“我的就是子女的”。

外孙女2岁多了,女儿、女婿正在教孩子姓什么、叫什么,外孙女报出的姓已经不是我的姓了,我一点都没有介意,这是人类进化的规律,是社会的规则。我所要尽的不仅是父亲的责任,还有社会的责任。

女儿、女婿刚买了一套大房子,我和夫人的思想是同一的,大力支持。我们现在不能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了,为子女买房增砖添瓦还是能做到的。无需回报、无需偿还,只是老了没准过去住上几天而心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象而言,这是一种想不开。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回国,一位老领导就跟我说:你还那么辛苦干吗?你缺钱吗?

尽管我干得很欢,起早贪黑,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但有时我也觉得有点累,可就是喜欢。修身、齐家,身也不知修哪里去了,家在我的眼面前哪。人各有命,我认了,并就此一生。

我不缺钱,我从来没有过多么富裕,但衣暖饭饱还是从来都有保障。我不缺钱,但手头有个钱总会是好事。

我曾经说过,自己退休了,放下一切,周游列国。可是,现在有了外孙女,我有假期,但就是不愿意外出,因为,我想多点与我孙女的陪伴。

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人生理念,两者对我来说是吻合的,社会也给了我平台。我只知道珍惜,利益最大化。对我个人而言,也是过好每一天吧。前几天发过一条短信:谁也不知道人生还剩下多少,活在当下。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福的人各有各的辛酸。

一个人真正的想得开,唯有他一了百了的时候。否则,“名和利”永远是追逐的目标,并且是无止境、无休止的。

你看美国总统选举,那么大的老人了,还在竞选,并且争个你死我活,甚至不怕让世人笑话。这是想得开,还是想不开?

英国首相之争,也是丑态百出,秀尽人间凄凉。这又是想得开,还是想不开?

天灾人祸,人世间的灾难过半来自于人祸,而那少半的天灾,又是个过半的人祸引起。人类是在自己折腾自己,自己毁灭自己啊。猫玩老鼠,人类是猫,又是老鼠。

年纪大了,想开了。想开的不是淡了、静了、完了,而是想得宽了、广了、深了;自个人生的目的更清楚了,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更明白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了;为人处世、人情世故更明了了。

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想开了,放得下也是想开了。

想开了,没有杂念的想开。想开绝不是放弃,而是担当;想开决不是自私,而是天下为公。

无论是神仙,还是佛主,他们传道、普渡众生,那是想开了。

人生也需要坚持、执着,想开了,方向明确、矢志不移;想开了,轻松上阵,勇往直前。

愿人人都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想开了,想开了一身轻松;想开了思路更加清晰;想开了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想开了知道保本,有一个保本人生。

想开了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是一种忘却自我的奉献、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释怀!

想开了是一着活棋、是一场远见、是一个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