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钢铁侠》横空出世,这代表着未来将驰骋商业片疆场的漫威电影宇宙正式成立。

但在《钢铁侠》上映之后,好莱坞的业内人士还都认为,除了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以外,其他超级英雄很难引起注意。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1)

当时的漫威公司就是在赌自己的未来,他们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身上,漫威试图建立一个共享的电影宇宙,而这是从前从未有人做过的事。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2)

漫威赌对了,现在的漫威电影宇宙,已经成了好莱坞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成功故事,几乎所有的其他电影公司,都在试图模仿这种共享宇宙的讲故事的模式,但却没有一家能像漫威影业这样成功。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3)

与此同时,漫威依托自己的共享宇宙,成功将一些二线、三线英雄推到了台前,并获得了喜人的票房。

《黑豹》成为2018年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化标志,《惊奇队长》票房突破10亿,成最受欢迎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复联4》更是成为影史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夺走了《阿凡达》的桂冠。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4)

2009年,被迪士尼收购的漫威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漫威影业的CEO凯文·费奇被认为是迪士尼最伟大的资产之一。

如果把时间倒退到上个世纪90年代,你会发现如今不可一世的漫威正处于生涯最落魄的时期。

当时的漫画市场受互联网以及其他娱乐产业的冲击,将漫威漫画公司推到了破产边缘。

而索尼有两次收购漫威的机会,但他们都因各种原因放弃了。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5)

1996年底,漫威漫画公司申请破产,并欠下了7亿美元的债务和10亿美元的债券。,法院当时指定了委托人试图出售漫威,这位委托人接触了不少顶级的娱乐公司,包括DC漫威的东家华纳兄弟。

但最有机会收购漫威的却是索尼影业。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6)

当年的索尼影业非常想获得“蜘蛛侠”这个大热IP的影视版权。当时索尼影业的CEO约翰•卡利认为,此时正是控制蜘蛛侠影视版权的最佳时机,当然顺手接盘了漫威漫画公司也是值得的。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7)

为此索尼还和全球最成功的玩具商孩之宝达成了一项联合协议:没加公司出资2.5亿美元,索尼将制作电影,而孩之宝则根据计划负责周边的开发,从而达到电影刺激玩具销量,玩具爱好者去看电影的双赢局面。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8)

当时的漫威内部已经相当的混乱,漫威的高管们都试图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但最终漫威还是从破产重组的阴霾中走出,逐渐稳定,从崩溃的悬崖上稍微往回缩了缩脚。

索尼第一次失去了收购漫威漫画公司的机会。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9)

既然漫威没收购成,索尼就试图去谈判蜘蛛侠版权的购买事宜。漫威为了尽快的回笼资金,将X战警、神奇四侠、绿巨人等IP摆在谈判桌上,并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试图出售这些版权。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10)

虽然现在的漫威英雄的商业价值极高,但在1998年,漫改的超级英雄电影前途一片黯淡,索尼并不看好除蜘蛛侠以外的其他IP,最终索尼的老板决定,我们只要蜘蛛侠,其他的您留着卖给别人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洽谈后,漫威有降了降低价,向索尼开价2000万美元打包版权的提议,这也表明,漫威当时对自己的超级英雄信心不足。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11)

索尼依旧不愿收购除蜘蛛侠外的其他漫威版权。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索尼获得了蜘蛛侠的电影制作版权,但却第二次错失了拥有整个漫威电影宇宙的机会。

索尼确定15部漫威角色宇宙电影(索尼曾有两次机会拿下漫威电影宇宙)(12)

当然,漫威电影宇宙创建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如果当年漫威真的有了索尼这个金主,没准就不会拼死一搏决定开发《钢铁侠》创建漫威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