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30才彻底读懂王阳明传习录【8】


不管境界的上中下,只要做到了,就都是一样的

上节说到,王阳明和朱熹对儒家三重境界的先后排序是完全颠倒的,这也就是让徐爱犯糊涂的地方,接下来看看这师徒如何进一步问答。

原文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二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仁也详解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呢?”


“生知安行” 出自《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从知的角度来说,人不管是生来就知道、还是通过学习才知道,或者是在碰到困难后才知道,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从效用来说,人不管是天生就自愿去做,还是因为利益才去做,或者是被逼无奈勉强去做,但他们只要最终做到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从知与效果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就是三个儒家的概念:“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孔子认为这三个概念有上中下的高低之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困知勉行”,遇困境而知人生,然后勉力而行,这是第一重境界,可能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碰壁了、穷困了才去努力;

“学知利行”,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知人生,然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价值而努力,这是第二重境界;

“生知安行”,生来就知道自己的使命,然后日日不断为使命而努力,一做超出自己使命之外的事,就心有不安,这是最高境界,达到圣人的标准。


王阳明认为,孟子所说的“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就是中庸和孔子所说的“困知勉行”;“存心养性事天”,就是“学知利行”;“尽心知性知天”就是“生知安行”。


徐爱问的,就是老师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先生说:“天性是心的本体,天理是天性的本原,尽心就是尽性。《中庸》说:‘只有天下最诚的人,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天性,才能知晓天地万物的孕育和演化。’一个人说‘存心’,也就是他的心还没有完全发挥到尽,还没达到‘尽心’的高度。‘知天’的知,就和知州、知县、知府的知一个意思,是把一州一县的事当做自己分内的事,所以知天就是把天之事当做自己的事,与天合一。但‘事天’的事,就和儿子事父、臣子事君一个意思,必须要恭敬侍奉,才能够没有过失,但父子、君臣毕竟是分离而独立的两个人,所以‘事天’表明你和天还是分离的,而不像‘知天’一样和天是合一的,这就是圣人与贤者的区别,圣人知天,贤者事天。至于无论‘夭寿’都没有二心,是教人一心向善,不能因为人生有顺逆、寿命有长短就改变了向善的心,而要日日不断修养自身、静候天命。就算看到人生顺逆、寿命长短背后是有个客观天命在的,我也能够做到不为此改变心意。‘事天’虽然与天分离,但面前已经看到有个天命在那里。‘俟命’是还没见到天命,只在这里默默等候,这就是初学者确立其心的开始,但多少有些在困顿中勉力去做的意味在。现在朱熹朱子却把这三个境界的顺序颠倒了,所以才让学习的人无从下手。”


王阳明是从中庸思想和词语词义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人“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俟命”是我不知道天命在哪、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到,就只能修身来等待,期盼它早点到,“俟”这个字多少有些无奈的、困勉的,而且隐约有“意必固我”的意味,所以“修身俟命”落了下乘,所以是“困知勉行”。

“存心养性事天”,“存”和“养”,都是有意识去做的,带有功利性的目的,通过把自己的心性存养好,以此来“事天”,就好像一个人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开拓眼界一样,所以是“学知利行”。

“尽心知性知天”,“尽心知性”是下意识去做的,或者说生来就是要去做的,心用到尽,当然比心还存有余地更彻底,所以是“生知安行”。


这是王阳明的理解,那朱熹为什么跟他的看法完全相反呢?


朱熹在《孟子集注·尽心篇上》说:“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夭寿二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


“尽心知性知天”,是知,知道心之性、天之理,“存心养性事天”,是行,不知道理,就做不好事,只知道理不做事,也是白搭,所以先“知天”,后“事天”。我的“知天”,能够“夭寿不二”,这是最高的智;我的“事天”,能够“修身俟命”,这是最高的仁,所以“夭寿不二,修身俟命”是最高境界。


朱熹这个解释和王阳明用中庸的思想来解释并不一样,所以王阳明对朱熹的批评也是站不住脚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对我们来说,圣人打架不要去站队,他们都对,我们都学,不管任何一个境界,能做到都是极高的水平。还是中庸说得好,“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不管境界的上中下,只要做到了,就都是一样的。

活到30才彻底读懂王阳明 活到30才彻底读懂王阳明传习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