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全文共178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表妹打电话说女儿糖糖很不一样,我询问具体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她说:“她最近像家里的“总管”,马克杯的手柄一定要朝外,吃饭的时候筷子一定要放整齐,家里人脱鞋的时候一定要让她看一看是不是放整齐了……一言不合还发脾气,我快被她折磨疯了。”
表妹觉得糖糖是强迫症的最小“患者”,如果不管教,会一直这样“作”下去,自己可不想陪她玩这种“游戏”。我安抚表妹情绪,让她不要情绪化对待孩子,这种情况每个孩子都有,只多不少,不必慌张,不必大惊小怪。
“小管家”的秩序敏感期
糖糖像“小管家”一样的举动,我家哥哥、妹妹在2-4岁期间都曾发生过。记得哥哥3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天天因为关卧室门的事情与家人发生争执,他一定要自己去关门,如果谁不小心关门,一定会惹来他的一通嚎叫。先生那会儿很不理解他的行为,因此父子二人经常互相生气。
其实孩子这种执拗、油盐不进、脾气大、物品的摆放顺序、位置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思进行,而且爱操“闲心”,什么事情都要插手等等,只要家长看到的孩子发生的各种烦人的表现,都代表着他们进入“秩序敏感期”。
进入秩序敏感期后,那些让大人抓狂的表现都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是他们通过外在物体的位置、顺序等形成的一种心理秩序感,一旦遭到了破坏,就会出现不安、哭闹等现象。一般这种情况从1岁多开始,2-3岁是为鼎盛时期,4岁之后逐渐改变。
秩序敏感期是学习的过程
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写道: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在表现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时,是用一种不声不响的方式来表现的,在这一阶段,这种敏感性成了他们的行动指南。
其实让家长崩溃的秩序敏感期,恰好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
1、生活技能
闺蜜儿子小柚子在3岁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刷鞋,即便妈妈刷好了鞋子,他也会在哭闹了2个多小时以后,将鞋子塞在沙发下面蹭脏,再自己放在盆里洗。孩子在秩序敏感期会发生很多这种让大人哭笑不得的行为,不急,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
2、遵守规则
秩序敏感期的发展,是孩子在内心建立一些“秩序”,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去理解、适应这个世界。他们遵守自己内在的秩序,同时帮助孩子形成外在的秩序,比如正确过马路、坐地铁要排队、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喊叫等等,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培养习惯
经常听身边的一些朋友抱怨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不是吃饭乱跑,就是家里玩具扔满地。的确没有好习惯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因此要抓住孩子秩序敏感期,这个阶段是他们学习技能、掌握技巧、提升认知能力最快是时候,把握好这个时段,只要方法得到,效果事半功倍。
蒙特梭利说:儿童所具备的秩序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件伟大的礼物,它促使儿童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还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引导自己成长。
处在秩序敏感期,请对孩子好点
其实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敏感期一知半解,甚至有的人毫不知情。不仅错过了培养孩子的好时机,还总是在这个阶段“粗鲁”的对待的孩子,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爸妈,如果你还没有错过机会,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对孩子好一点!
第一点:尊重理解孩子
我一直觉得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采取六字箴言“多观察,少介入”,当孩子发生一个行为的时候,不要着急下定论,而是多观察一段时间,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如果在秩序敏感期孩子做的一些事情,让大人不理解,并且不小心破坏了他的“秩序发展”,允许孩子把情绪发泄出去,并尊重他的行动。
第二点:不打骂孩子
在孩子敏感期阶段,他们也许会做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变成家里的“管家”,什么东西放在哪里都由他们说了算等。
面对这些行为,保持稳定情绪,不要气急败坏的打骂孩子,否则他们不能顺利度过敏感期,未来也毫无规则可言,很难管教的。
第三点:尽量满足孩子,营造有秩序的生存环境
如果孩子在秩序敏感期内提出自己要求,只要合理,家长都尽量满足孩子。在顺应孩子敏感期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在秩序敏感期出现的“有序愿望”。尊重孩子对事物的秩序并配合,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顺利过渡。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孩子会变成一个蛮不讲理的“小坏蛋”,但这个阶段是每个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爸妈一定要耐心的陪孩子度过这个特殊的事情。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适当引导,孩子会变得更优秀!
小辫子妈有话说:
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不是短期内就会有多大成效,而是一个漫长但时刻会有惊喜的过程。所以,别烦恼孩子秩序敏感期的所作所为,这是很好的教育阶段,不可错过。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1:孩子总在学校尿裤子,和生理、心理都有关,家长别想当然
相关链接2:宝宝喜欢扔东西,心理学家:孩子在学习,这样做培养“小学霸”
相关链接3:孩子总是故意捣蛋?耶鲁心理学家:请家长读懂“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