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本届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日渐增多,而很多人并不是真正清楚这个疾病,误区和谣言肆起,所以要做到“零”艾滋,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破除艾滋病的认知误区,正确预防,才是最重要的环节。

我们个人要如何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如何预防艾滋病(1)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日渐增多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谐捷介绍,目前我国艾滋存活人数有66.5万。近年来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了解,15—19岁组占报告病例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1.3%增加到2015年的2.6%。截至2015年10月,学生艾滋病感染累计报告630例,占到全省总报告病例数的1.1%。其中又以以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大中专、中学生为主。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交(包括正常性交、肛交及口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成人每10人中有9人的感染是通过性交传播的,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也就越大。患有性病的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性交时很容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性接触传播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不论是在同性恋或是异性恋的性交中,HIV的传播均可发生。

2、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或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而传播。也可以通过使用受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器纹身、穿耳、针灸、与患者和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传播。

我们个人要如何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如何预防艾滋病(2)

3、母婴传播:母亲是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怀孕、分娩过程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育的孩子有1/3可能会从母体感染艾滋病病毒。

牢记上述传播途径,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人,在平时生活中洁身自好,养成健康卫生习惯,就不用担心了。“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陈谐捷医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时说道。

下列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吃同饮;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厕所和浴室;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我们个人要如何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如何预防艾滋病(3)

性爱时如何预防艾滋病?

对于日渐性开放的大学生来说,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生活传播,一定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一是只有一个固定的、没有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二是每次性生活都正确使用安全套。

陈谐捷医师说:“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最好手段。”许多男性朋友觉得偶尔一两次“一夜情”,不戴安全套未必会感染艾滋病。诚然,一次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很低的,但并不排除一次就感染的可能,奉劝男性朋友们切勿心存侥幸。

通常情况下,使用质量过关的安全套,把体液交换的环节隔断,将能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使用了安全套,交多少个性伴侣都很“安全”,由于安全套的质量与使用方案等因素,如在性交过程中发生破裂和滑落等,它并非百分百安全。洁身自爱、单一性伴侣,才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