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6日,这是人民解放军包围城市的重要一步,攻克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济南,战役一开始就牵动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统帅部的心弦。
淮海战役的序幕缓缓拉开时,在中原战场形势其实并不容乐观。国民党军两个重装甲机械集团军,总兵力远超我军。国民政府的将帅们更是拿出王牌精锐,定义此役为“国军生死存亡”之所系。如此非同寻常的一战,双方都高度重视,使出全身解数,调动一切力量,规模之大、历时之久、激烈之程度、胜败之悬殊、精彩之纷呈都为战争史上所罕见。
时间来到10月下旬,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由初期的战略上协同,逐步变成为在战役上联合作战,至此两大野战军共同打淮海战役的趋于条件成熟。
联合作战,我军迫在眉睫的就是要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那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军事上关于指挥的概念,指挥也分为很多层次。一是战略层次的指挥,二者为战役层次指挥,再则是战术层次的指挥。
淮海战役在战略层次上的指挥,当然是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和中共军委,他们通过电报等方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中国各大战争进行一锤定音的战略决策。而国民党方面就是蒋介石的指挥,但却也常常干着团长的活,甚至细到指手画脚去对连级阵地进行布置,着实令人叹服。
战略指挥之下,就是战役层次的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谁来指挥呢?照常理,看的是谁的部队多、实力强,在进攻趋势和战法上谁主攻,甚至是谁率先发起啃硬骨头,那整个战时的指挥大权就应当为这支部队的军政主官。我们很清楚,淮海战役是粟裕向中央建议的,照常理来说战场的指挥权应该是由粟裕去指挥,然而,事实没有按预想的那样去发展。
10月31日,栗裕给中央军委发去了分量十足的电报,主要表达的是:此次战役规模很大,涉及面广,请陈毅,邓小平指挥。电报没有提刘伯承的原因,是此时刘伯承还在豫西作战,分身莫及。这份极其重要的电报,作为战役发起人的粟裕并没有索要战役指挥权而行“独断专权”之名,充分体现了粟裕顾全大局的高尚风格。
11月1日,时隔一日,辽沈战役结束之际,中央军委就迅速电告陈毅、邓小平、粟裕,并告华东局、中原局:“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奇怪,粟裕作为淮海战役的建议发起人,要把华野的指挥权交给中野的陈邓?而且中央对此反应神速并如此肯定?这是怎么回事?
道理也不难猜,中央军委也好,华野粟裕也好,只是需要华野和中野两支部队有仲裁人。恰好,陈毅是华野司令员兼任中野的副司令员,邓小平和陈毅在中野搭伴,他们两分别在华野、中野中都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凡涉及到中野、华野两只部队协同配合的事情,只要他们两位能拍板的,那就基本板上钉钉了。这里也不得不说中央军委的另一点高明之处,当年把陈毅调到中野,是不是就预想到而今淮海战役联合作战的局面?
接到电报后,陈毅、邓小平深感责任重大,立马于11月2日向中央军委回复电报并告知粟裕:“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陈邓为什么作如此决定,通讯工具真的是很大的问题吗?小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战役开始,粟裕指挥着华东野战军的15个纵队,而中原野战军就4个纵队。战场指挥权交给谁?这主次关系按什么条件认定呢?
且战场上时不我待,临阵换帅,变更指挥权更是兵家大忌。如果造成了指挥的紊乱,那后果不堪设想。会战、决战这一层次的较量,那是主力大兵团的生死之战,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二是中野军政领导人对华野部队本身不够熟悉,陈帅离开华野实际已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对华东野战军所在的徐州战区变换情况,缺少了然于胸的掌握;且淮海战役的战略构想,本身也是由粟裕提出的,怎么打,相信粟裕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也应该有了更周全的应对。
三是粟裕的能力,虽然在淮海战役前,其“战神”威名还没广传四方、光芒万丈,但是大兵团作战的军事才华和指挥能力已经是全军翘楚,在抗日战争得到显著证明。
立足于此,中央军委全面考量了两大野战军的实际情况,立马成立了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为委员、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并授权其获得“临机处置一切”的权限。战役最后实践证明,成立战役总前委对保证战役顺利实施并夺取最终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军委和两大野战军往来电报中,还有一封重要电报,原文如下:
中央军委关于中野独立应付南线之敌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的电报(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刘陈邓,粟陈张,并告谭王:顷接粟陈张巧二十一时电,已知华野(编者注:粟裕所在部队)全军用于北线打黄、邱、李,目前不能分兵协力中野(编者注:刘陈邓所在部队)打南域之敌。应即照粟陈张部署实施,请刘陈邓适当应付南线之敌。但请粟陈张注意对邱、李各军不要打得太多,以先歼一部为宜。
由此看出中央军委也清醒地认识到, 协调好两个野战军及各参战部队的行动方略,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力,是淮海战役是否胜利的关键变数。另一方面,这也说通了要选择邓小平当总前委书记的原因,要完成两个大野战军六十万人的作战任务,非邓小平这个政治高人不能胜任。
邓小平作为总前委书记,所以从名义上也好从政治上层面也罢,有观点说邓小平指挥了淮海战役,并非空穴来风,这也是有根据的。但从军事角度出发,毋庸置疑,粟裕有非常大的战时指挥权和军事发言权,并且直接受中央军委的指令,从上述电报原文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句话:
“应即照粟陈张部署实施,请刘陈邓适当应付南线之敌”。电报要明确要求:刘陈邓所在的中野积极配合粟裕的部属,要将两大野战军的协同配合效应发挥到最大。
邓小平也曾指出,为了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只要歼灭了敌人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邓小平传(1904—1974)》
至此,淮海战役浩瀚壮阔的两大兵团作战拉开了帷幕,我军指挥协调各部队采取大规模的运动战,以割裂、迂回、诱迫、追击和堵击等方式,先后完成对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的合围;而后转入大规模的阵地进攻战,歼灭据守众多村落并构成环形防御体系的敌方重兵集团,最后取得了胜利。
辩证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们且回过头来看看,国民党军最高总指挥蒋公,他是如何指挥的,甚至,他是被谁指挥了?
这个答案,用淮海战役担任蒋介石战场“监军”之职的李以劻曾经写的著文为答案吧。“蒋介石的措施,实际上是受到毛泽东的指挥”。
蒋介石投入在淮海战役的八十万大军受毛泽东指挥?这句点评简直是淮海战役最大的黑色幽默,换句话说,国民党军基本上被我军牵着鼻子走了。或许这些国民党军将领内心深处认识到:国共双方高级将帅差距太大,二者是不可匹敌的。事实也正是这样,战役一开始,蒋军几十万部队就被牵着鼻子在战场上“逛街”。
我们来对比双方战略指挥官:创立“十大军事原则”的毛泽东在战事运筹上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得心应手;而蒋介石却始终举棋不定,忽左忽右。接着对比双方的战役指挥: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上军事评论就已经有所评价:中国军队有“三个半”参谋长,即林彪、刘伯承、粟裕,那半个是“小诸葛”白崇禧。
淮海战役蒋军长蛇阵被“斩腰”“揪尾巴”“挟头”正是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决策指挥的。
刘伯承是机动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的光辉典范,粟裕在兵学运算上精确到空间以里计、时间以时计,他被人称为“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的“三奇将军”。
再看那“半个”参谋长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呢,他出于争权夺位挤蒋下台、拥桂系李宗仁上台的政治目的,表面上应付蒋的调遺,背地里却在抵制和捣蛋,恨不能蒋介石的南线主力在淮海战役中打尽输光。
而直接临场指挥的总司令刘峙是“福将”、“败将”齐名的人物,在我军民心目中则是个“大笨猪”,以致宣传单上就有“要想日子过得好,打到徐州去杀“猪”的内容。刘峙竟将潘塘之役我军转移兵力,误认为是总撤退,大肆报喜邀功,徐州全城燃放鞭炮庆贺,还引得国民政府宣传部长张道藩率慰问团到部队携带大洋前来嘉奖。
不料三日后黄百韬兵团被歼,从而创演了战史上贻笑大方的滑稽剧。还是这个刘峙,当决定放弃海州时,提前告知为他开盐店的经纪人,弄得满城风雨,而此时驻军司令都未接到撤退电报。
难怪蒋介石痛心疾首地叹悔道:“刘峙无耻已极,怪我选将不力”。但这句话,到底是推卸责任,还是怒其不争?各有判断了。
我方在战略指挥中,毛泽东常常采纳前线指挥员建言,淮海战役中设立总前委后多次强调有权“临机处置”,紧急情况“不要请示”。战役第二、第三阶段计划的改变,就是总前委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胆识提出的;上有民主作风,下则积极主动,发起淮海战役就是粟裕在攻克济南的当天晚上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的。
再看看蒋氏阵营一边呢,蒋介石每每一改再改重大决策,弄得战场将帅们怨天怨地,什么“将师无才,累死三军”、“举棋不定,亡国之征”、“这样指挥,安得不败”、“国防部是打糊涂仗,是亡国的国防部”云云。读者朋友们在电影里恐怕都听过一句经典台词:“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上峰独裁专断,部下必消极应付。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特写镜头,当战役进到第二阶段的关键时刻,杜聿明在刘峙面前提出上中下三策方案并说道:
“战守进退的决策,关系到整个国家军事前途,目前我不敢轻易出主意,必须由老头子本着他的企图下决策。”
刘峙听了后,露出了影帝级的表演水准,嘴唇抽动,表示很为难的神态,但一句拟声词都没说出来,就战场指挥而论,一个不敢轻易出,一个只是嘴唇抽动,凭此二位同刘、邓、陈、粟捉对厮杀,那结局是什么?
得道多助与失道寡助。淮海战役中我军得到五个省广大民众的全力支持,有二百多万民工支援前线。而蒋军一方呢,“官吏组织不起老百姓来,甚至带路的都找不到”。他们十几万、几十万大军被围,马皮、树皮都吃光了,地下的棺材板都烧完了,仍免不了大批战士饿死、冻死的命运。
再拿蒋方情报来说,要么无,要么假,要么迟,一般“迟两天甚至一周”。敌情报厅厅长侯腾诉苦说:“国防部预备一百零四部电台想打进‘匪区',但到了边缘却进不去。试想,面对“无”、“假”、“迟”的情报,蒋介石的“算”与“断”怎能精确和及时,其“变”又怎能不被动,不失误!
蒋介石不是不想得到多助的。在淮海战役期间,他就说过:“敌人善于组织宣传鼓动,我已令人好好研究,取敌人长处,补自己不足。”殊不知我军的“长处”他们是“研究”不透,学取不到的。蒋介石不懂,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才能有效地组织、发动、进行人民战争。
小结:
淮海战役中蒋军有武装到牙齿的美式装备部队,有飞机、坦克、大炮,乃至催泪弹、毒瓦斯,但这些武器都不能挽救国民党的灭亡命运。我们既重视武器,更重视运用武器的人;对敌人既要实施军事打击,还要发动政治攻势。小编想,其实,讨论到此谁指挥了淮海战争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那些指战员、那些人民群众,是不怕牺牲连续奋战气概,是忠诚可靠团结奉献的斗志信念,才是决定战役胜利的关键因素。
,